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调查研究——以几所幼儿园为例

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调查研究——以几所幼儿园为例[20191209123703]
内容摘要:幼儿园室内玩具的使用率与合理性激发起研究者对幼儿园室内玩具的研究与分析。此项研究通过对某幼儿园中小大班各个年级的室内玩具的一个收集整合与规划,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初步了解了一些幼儿园室内玩具的现状,从中将收集到的资料和幼儿的使用状况和兴趣程度进行比较和考究,发现其合理(值得肯定的地方)与不合理(存在问题的地方),并针对其不完整的地方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从中寻找一些可以改变或者改进的方式和方法,在不断的学习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中同时也了解了接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怎样做。从这次的调查研究中可以了解什么样的室内玩具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更加具有发展与使用价值,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幼儿室内玩具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完成对幼儿发展的最有利化,提高幼儿的发展效率与科学性。有效的促进幼儿园更科学地进行玩具配置和使用,从而提高幼儿全方位的能力,在幼儿积极性不缺失的情况下进一步更科学的培养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与提高,并对其他幼儿园具有特别好的借鉴参考价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材质兴趣年龄特征对策
目 录
一、引言 1
二、问题的提出 1
(一)概念界定 1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 2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3
(一)研究方法 3
(二)研究过程 4
四、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4
(一)室内玩具的材质调查 4
(二)玩具的配备忽视了幼儿的年龄与性别特征 5
(三)教师选择玩具过程中过于强调其教育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6
(四)玩具的使用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7
五、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对策建议 8
(一)室内玩具应该更多地提供自然玩具和自制玩具 8
(二)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和需要的玩具 8
(三)选购幼儿玩具应该考虑兴趣性和生态化 9
(四)某种程度上加强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价值 9
(五)增加室内玩具的种类,避免其单一性 9
六、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 录 12
附录一:幼儿园室内玩具调查记录 12
附录二: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 12
附录三:幼儿园幼儿访谈提纲 13
致 谢 14
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调查研究
——以常熟市几所幼儿园为例
一、引言
玩具是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的教育与教学中,适当合理的运用玩具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从而可以刺激幼儿的感官,能够快速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与吸引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更加的喜欢游戏。玩具是促进幼儿的主动地去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所使用的玩具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都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习惯,在使用方法中配合了幼儿的思维方式,使用较为简单不复杂,而且能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更具有吸引力。玩具是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的重要工具。玩具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模拟品之一,幼儿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脑和手逐渐将现实世界的初步形状创造成实际的事物和实际的物品。而在幼儿园中玩具有室外玩具和室内玩具之分,幼儿一日生活中大多时间都集中在室内,所以室内玩具对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的作用。
相应的室内玩具配置的研究是根据幼儿成长发展需要和成熟程度进行的相应的匹配,不同的年龄段,幼儿应该有适合自己的玩具,为了有益于幼儿的发展,玩具的种类,形状,大小,性质都应该有一定的变化和不同,以此进行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玩具配置,进行一定的改变,进行这次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幼儿教师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理解不同的室内玩具适合什么样的幼儿。
二、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此项研究目的在对某幼儿园中小大班各个年级的室内玩具的一个收集整合与规划,了解幼儿园室内玩具的现状,从中将收集到的资料和幼儿的使用状况和兴趣程度进行比较考究,发现其合理(值得肯定的地方)与不合理(存在问题的地方),或是在某个阶段,什么样的室内玩具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更加具有发展与使用价值,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幼儿室内玩具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能够充分利用幼儿早晨在校时间,完成对幼儿发展的最有利化,提高幼儿的发展效率与科学性,避免更多无效的游戏。促进幼儿园更科学地进行玩具配置和使用,从而提高幼儿全方位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配合教学活动,在幼儿积极性不缺失的情况下进一步更科学的培养幼儿。促进他们的成长与提高,并对其他幼儿园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在他们想象最活跃的时候幼儿是离不开玩具的,玩具与游戏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这都是孩子最需要和最喜欢的,玩具是游戏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在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行为与老师给与提供的玩具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室外大型游戏来说,幼儿园室内玩具具有机动性强,操作性强,更能够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
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幼儿的亲密伴侣。游戏材料泛指用于供幼儿游戏的玩具、物品、工具,既包括从商店买来的那些玩具,也包括有的教师利用幼儿的半成、废旧物品制作的自制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在幼儿园中,凡是供幼儿园来游戏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做玩具和游戏材料。有的时候玩具和游戏材料又有所区别,游戏材料包括玩具、替代材料和辅助材料等。
在幼儿的教育中,幼儿园玩教具的现象构成了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学习资源,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对玩具材料的操作活动,是幼儿感知和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操作性学习方式,能够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同时这也是对幼儿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玩具和游戏材料依旧是幼儿的游戏支柱,是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它也有助于实现学会怎么学习、学会如何生活、学会怎门合作、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利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开展进行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儿童教育在内容、方法、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其鲜明的特点,而玩具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现代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物质条件和基本的物质需求。在教育领域中,现代学习方式的体验性、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问题性,已经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确立和发展。
室内玩具恰巧可以在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上起到一个非常非重要的作用。观察力的发展是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在与玩具设施相关的游戏中,许多活动以及事物中能够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观察的能力和探究的积极性。所以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米歇尔·芒松在《永恒的玩具》与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编写的《百年中国儿童》分别从国外与国内对玩具史进行探索:玩具史不仅与童年对代和儿童对玩具的认识紧密联系,而且与制作的技术密不可分。钱玲娟在《玩具伴孩子健康成长》一文根据儿童年龄为儿童提供不同的玩具及其玩具。
对儿童的身心的影响.倪斯杰、丁杰在《儿童手工游戏新启发》一文探讨怎样制作玩具才能促进幼儿不同方面的发展。杨培源在《以自制玩具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一文论述自制玩具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开发.陈晓娟在《发挥自制玩具和替代玩具在农村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作用》与曲海燕在“通过参与自制玩具培养幼儿创造力”都强调自制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王国丽在《重视自制儿童玩教具》一文论述了自制玩具促进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提纲和现有条件,用研究者的观察记录下实习幼儿园的各个年级的室内玩具的配置情况,从中知道他们的区别与共同之处。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2、访谈法
研究者事先做好充分的访谈前的准备,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在见习期间向幼儿教师了解现在大中小班室内玩具配置的现状以及她们对此的看法;在幼儿早晨活动期间,观察幼儿生活对玩具的使用的现状,通过与其进行交谈,来了解幼儿对玩具的真实喜爱的状况。
3、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文采取的另一主要方法。要对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研究就必须在阅读国内外有关的书籍和报刊,对现有的史料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和探索。因此,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初步了解室内玩具对幼儿的重要性,结合现有的资料和内容为本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内容和方法。
(二)研究过程
事先搜集文献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分析整理文献内容,在幼儿园中进行观察,记录现状,统计数目,并和幼儿园中的教师进行访谈以便进一步了解情况。过程表格如下:
四、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观察,结合对幼儿园室内玩具的统计,和对幼儿与教师的访谈对结果进行分类汇总,从中我发现室内玩具的配置比较匮乏,种类比较少,同时真正运用到实际活动中的玩具的类型比较单调和简单。
(一)室内玩具的材质调查
幼儿园室内的玩具其实以塑料材质为主,属于自然材料的玩具占少数。其中塑料玩具的总体比例为60.19%,木质玩具占24.11%,其他类型玩具(包括自制玩具、橡皮泥等) 占15.70%,见表1。
表1:幼儿园室内玩具类型与数量统计
园所 班级 木质总数(%) 塑料总数(%) 其他(%)
幼儿园A 大班 2种(22.2%) 5种(55.6%) 2种(22.2%)
中班 3种(25.0%) 6种(50.0%) 3种(25.0%)
小班 0种(0.0%) 7种(87.5%) 1种(12.5%)
幼儿园B 大班 2种(25.0%) 4种(50.0% 2种(25.0%)
中班 4种(36.4%) 4种(36.4%) 3种(27.3%)
小班 3种(33.3%) 4种(44.4%) 2种(22.2%)
幼儿园C 大班 2种(22.2%) 4种(44.4%) 3种(33.3%)
中班 3种(27.3%) 4种(36.4%) 4种(36.4%)
小班 1种(11.1%) 7种(77.8%) 1种(11.1%)
“一个使人沮丧的符号,那便是木质材料的逐渐消失和人造化学材料的出现”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不难看出幼儿园室内玩具配置中以人造塑料材料玩具为主。根据相关的实践研究,幼儿更多的还是喜欢自然玩具,主要是因为自然材料的玩具具有生命力与活力,让幼儿倍感亲切,使得更多的孩子愿意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玩具。而塑料玩具不但冰冷,没有活力,而且生命力薄弱,容易被幼儿损坏,使用效率和次数都大大低于自然玩具。另外,尽管现在已经加大对塑料玩具的管理和制作过程的检查,但是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其中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多少还是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玩具的配备忽视了幼儿的年龄与性别特征
玩具作为游戏活动的支柱,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玩具的种类和特点不同,所引发的游戏活动内容也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玩具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幼儿园玩具的种类提供是否适应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实习调查,作出幼儿园各年级幼儿选择玩具的情况表。见表2。
表2:幼儿园各年级玩具选择情况统计
年级 种类 小班(%) 中班(%) 大班(%)
沙子 8% 14% 19%
娃娃家 18% 16% 10%
积木 20% 14% 12%
彩色吸管 16% 18% 17%
雪花片 13% 14% 13%
动物头饰 14% 8% 6%
钓鱼 11% 7% 4%
小手工 9% 9% 7%
从表格2中我们比较容易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不同玩具的吸引力存在一定差别。小班幼儿对玩具的色彩较为敏感,对色彩艳丽、明亮的玩具更有兴趣,他们也很喜欢娃娃家的角色,对于玩具的操作性要求不高,更偏向一些操作性较低的但是色彩更加丰富,明亮的玩具;而中班幼儿从选择家具类操作性较低的玩具向操作性稍稍强点的玩具过渡,同时一些发展比较缓慢的幼儿则对这两类的玩具的需求量更大;大班的幼儿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加偏向细节性的一些玩具,同时对操作性玩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幼儿玩具选择的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各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喜爱的玩具是不同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提供的玩具类型在各年龄段班级中的种类和数量其实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变化,大班、中班、小班在分配玩具时也没有明显的区别,设计者和分配者没有完全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的兴趣出发分配这些玩具,这种作法在一定角度上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发展存在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习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更偏爱从课程角度出发来选择玩具,虽然这样能够很好地配合常规的教学活动和计划,但是与此同时幼儿使用玩具的次数和使用玩具的时间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在幼儿使用玩具的数量上,平均一桌幼儿共使用一篮玩具,很多时候会出现玩具不够用,幼儿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甚至出现在抢玩具玩的现象;同时在玩具的使用时间上,教师会根据自己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给予幼儿使用玩具时间,幼儿使用玩具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有的时候幼儿刚刚开始玩玩具,由于要出去做操或是需要吃早点,就仓促结束了玩玩具的时间,甚至有的时候之间跳过了一些使用玩具的时间。不同年龄的幼儿对玩具的要求是不同的,幼儿园在玩具的提供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为了配合课程计划的需要,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角度出发,为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提供玩具。
同时,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除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需要不一样的室内玩具外,由于性别关系,很多男小朋友更倾向于玩一些比较富有创造性的玩具,同时相同的玩具在男性幼儿的使用下,他们的玩法或者乐趣有的时候要比女生多。同时研究者还发现,女性幼儿更多时候更倾向于玩一些绘画、填充、或是拼图等玩具,更多的倾向于偏安静一点的玩具。根据男性女性成长的不同需求,研究者认为应该在此尊重幼儿的性别特征,相应的准备更多不同种类的玩具,这样在挑选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三)教师选择玩具过程中过于强调其教育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指导者,教师对玩具的价值观是幼儿玩具使用的直接影响者,因此对教师玩具的价值观的调查同样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在对教师的玩具价值观上的采用上运用访谈法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师对玩具的真实看法,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提出有用的对策。在调查和观察的过程中,90%的教师都普遍认为玩具的价值应该以发展性或是以益智性为主,因为玩具带给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玩具的选择的依据上,有60%的教师则认为对玩具的配置需求是根据教育阶段目标来选择玩具,提供给幼儿平时和上课使用,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对课程技能的掌握和学习;50%的教师则表示选择玩具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玩具的经济实用性,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幼儿的成长需要,同时也不乏对其兴趣性的培养。从这些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选择玩具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倾向性。教师在大多数时候考虑的是玩具的教育性和教育价值,是否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匹配,从而较少的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玩具的生态性。在实习的过程中编写者观察幼儿园很少给幼儿提供半成品玩具材料和可以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和废物利用相关的材料,这样就忽视了让幼儿自制玩具。教师认为幼儿自制的玩具不精美,不实用,缺乏一定的实用性。教师的玩具价值观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当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益智性玩具的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忽视甚至忽略掉对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对玩具的敏感度下降,玩耍的乐趣也会相应的降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