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五年级上册为例
“人教版”与“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五年级上册为例[20191217130900]
内容摘要:教材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自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国家鼓励有关机构和出版部门根据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多种版本的教材打破了原有人教版独揽教材市场的局面,这不仅使不同地区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教材,也为各地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文章就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结构、内容、例习题设置、图文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本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思考与建议部分提出了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以期完善小学数学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
关 键 词:教材比较 结构 内容 例习题设置 图文版面
A comparison of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and Jiangsu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Mathematics trial textbook
(Grade 5,book 1)
Abstract: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is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a country or area elementary education level.Since 2001,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experimental draft)”since,the State encourages the relevant agencies and publishing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various?versions material?breaking the old?PEP?textbook market?monopoly?situation,?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different areas can be targeted to choose the local teaching materials,also provides a board space for the local teachers teaching.Article on the current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and Jiangsu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Mathematics trial textbook(Grade 5,book 1),a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the content,The example and exercise,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s and words to set.Lay out analysis,found that two versions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ompiling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in order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methematics teaching,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st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realiz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Key word: Comparison of teaching material;The structure;The content;The example and exercise;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s and words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课题来源 1
(二)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2
(一)课标对教材的阐述 2
(二)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2
三、研究思路 3
(一)选取研究对象 3
(二)研究方法 4
四、两个版本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4
(一)两个版本教材结构 4
1、“人教版”教材的结构 4
2、“苏教版”教材的结构 5
3、教材结构的比较 5
(二)两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 6
1、“人教版”教材内容 6
2、“苏教版”教材内容 6
3、教材内容的比较 7
(三)两版教材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8
1、例题比较 8
2、习题比较 11
(四)两个版本图文版面的比较 13
1、“人教版”图文版面 13
2、“苏教版”图文版面 14
3、教材图文版面的比较 14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15
(一)研究结论 15
(二)思考与建议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来源
近年来,国家鼓励各出版社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的基础上,组织编写多种版本的中小学教材,更好地适应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
表1中罗列了多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这些教材从不同角度把握《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后,进入各课改实验区的小学生的课堂。然而,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都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还是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编写的?每个版本教材的质量如何?是否利于教师教学?又是否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呢?
表1 多种版本数学教材
出版社 主编 适用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卢江、杨刚 一年级至六年级
江苏教育出版社 孙丽谷、王林 一年级至六年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坚、孔企平、张丹 一年级至六年级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乃庆 一年级至六年级
青岛出版社 展涛 一年级至六年级
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天孝 一年级至六年级
河北教育出版社 赵杏梅 一年级至六年级
在这些版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在此,笔者仅选两种版本的数学实验教材进行比较。
(二)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一纲一本”的局面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逐渐开始打破,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之下,教材开始注重多样化;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热潮,并且形成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对现行两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从中取长补短,对以后科学合理地编写、使用教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在“中国知网”、“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等网站搜索,共获得相关文章100多篇。对其分析后,简要概括如下。
目录
(一)课标对教材的阐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数学教材是指学生学、教师教的“范本”。不管是它的结构、内容,或者是关于知识的表达形式,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的对象,而对教师来说,如果能将“范本”复制、粘贴到学生的头脑中,那么教学就获得成功了。数学教材所反映的数学理念是:每位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都是完全一样的,而教师将那些理性、客观的数学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标准》却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主要有这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新旧教材的比较,二是国内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三是中外教材的比较。
在国内新旧教材的比较方面,李录琴和常宝宁在其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以课改前后人教社新旧两版教材为例》中得出结论:新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但仍有不足之处。从整体上看,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从内涵上看,新教材更体现了人本思想,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谢歆在其《小学数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为例》中研究发现: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新教材的习题量急剧下降。
在中外教材的比较方面,张文宇和傅海伦在其《新加坡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新加坡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弥补“双基”的不足、解决问题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教材的编写以综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等做法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佘友军在其《中美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中认为:美国加州教材的栏目设置富有特色,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内容完美整合,形象化的模型和知识的拓展使学习简单而有趣,同时还注意培养数学写作能力的训练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国内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方面,代表性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毕宏东在其《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之我见》中得出以下结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上都隐含在揭示概念的过程中,并且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弹性很大,留给师生较大的空间,而这一点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要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具体体现。苏教版教材采用圆周式编排,即把要学习的每部分内容划分几个阶段学习,其素材丰富,呈现形式多样,可读性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大。
李俊在其硕士论文《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中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两种版本教材全面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归纳出两种教材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两种教材都有优势又各有不足,“人教版”教材逻辑性强,编写严密,注重基础知识,能适应全国大多数地区;“北师大版”教材思维活跃,形式生动,富有童趣,但所表现出的逻辑性不强,教材内容跳跃性较大,一些学生思维学习能力跟不上,教材中留给教师学生的空间过多,由于教师能力的不同,所把握的教学标准就不一致,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一,同时该教材不太适用于大班教学。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以人教版教材为主线,适时穿插北师大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思路
(一)选取研究对象
本文选用“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和“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作为比较对象。
在《标准》下诞生的教科书有许多版本,并且这些不同的教科书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本文选择“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因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教科书的研究与编写,它有一支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课程教科书编写、审订、实验、推广的专业研究人员,在如今“一标多本”的情况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选择“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则是因为苏教版教材编写灵活,生活气息浓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一大批一线教师参与,更贴进教学实际情况。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辩证思维稳步发展的关键期。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 向抽象逻辑思维 过渡的阶段。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 的重要时期,选取五(上)数学教材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比较研究法。选用“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与“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作为比较对象,对比两个版本教材的结构、内容、例习题设置以及图文版面。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教材比较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3.案例分析法。对教材中的某些案例进行分析,更加全面的比较两版教材。
四、两个版本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一)两个版本教材结构
1、“人教版”教材的结构
“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不仅精心选取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而且,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际例子,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的结构
教材在第一页特别设置了一段“编者的话”,它以亲切的口吻讲述了学生在该册要学习的内容,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材,喜欢数学。每单元都是以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图为起始,彩图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充满了生活气息。这样的处理十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结构特点,遵循其抽象能力不高,但形象性、直观性较强的认知规律。单元内容以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为背景,通过一道道例题来展开,并在之后设计了“做一做”的环节,为学生及时巩固新知提供方便,逐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2、“苏教版”教材的结构
“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将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现实素材呈现给学生,建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起点。通过相关情景图的呈现,将学生一步步引入充满新知识的数学世界,并在有效切入后安排了相应内容的例题学习,让学生真正经历“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等。
图2“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的结构
教材基于典型的例题,配合“试一试”、“练一练”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归纳、描述等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与此同时,通过每个单元最后的“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四个栏目,能够推动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与交流,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材结构的比较
“人教版”教材的标题设置方式是在单元大标题之下分设若干个小标题,直接点出每课时要讲的主要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在每道例题之后均设计了“做一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逐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教材还设置了“你知道吗”的栏目,虽然不是每个单元都会出现,但该设置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认识,开阔了视野。
“苏教版”教材的题目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每道例题之后设计“试一试”和“练一练”的环节,更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在每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中设置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这四个栏目,由此可以看出,“苏教版”教材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的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从而逐步转变数学学习的方式。
内容摘要:教材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自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国家鼓励有关机构和出版部门根据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多种版本的教材打破了原有人教版独揽教材市场的局面,这不仅使不同地区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教材,也为各地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文章就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结构、内容、例习题设置、图文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本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思考与建议部分提出了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以期完善小学数学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
关 键 词:教材比较 结构 内容 例习题设置 图文版面
A comparison of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and Jiangsu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Mathematics trial textbook
(Grade 5,book 1)
Abstract: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is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a country or area elementary education level.Since 2001,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experimental draft)”since,the State encourages the relevant agencies and publishing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various?versions material?breaking the old?PEP?textbook market?monopoly?situation,?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different areas can be targeted to choose the local teaching materials,also provides a board space for the local teachers teaching.Article on the current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and Jiangsu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Mathematics trial textbook(Grade 5,book 1),a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the content,The example and exercise,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s and words to set.Lay out analysis,found that two versions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ompiling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in order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methematics teaching,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st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realiz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Key word: Comparison of teaching material;The structure;The content;The example and exercise;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s and words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课题来源 1
(二)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2
(一)课标对教材的阐述 2
(二)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2
三、研究思路 3
(一)选取研究对象 3
(二)研究方法 4
四、两个版本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4
(一)两个版本教材结构 4
1、“人教版”教材的结构 4
2、“苏教版”教材的结构 5
3、教材结构的比较 5
(二)两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 6
1、“人教版”教材内容 6
2、“苏教版”教材内容 6
3、教材内容的比较 7
(三)两版教材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8
1、例题比较 8
2、习题比较 11
(四)两个版本图文版面的比较 13
1、“人教版”图文版面 13
2、“苏教版”图文版面 14
3、教材图文版面的比较 14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15
(一)研究结论 15
(二)思考与建议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来源
近年来,国家鼓励各出版社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的基础上,组织编写多种版本的中小学教材,更好地适应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
表1中罗列了多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这些教材从不同角度把握《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后,进入各课改实验区的小学生的课堂。然而,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都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还是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编写的?每个版本教材的质量如何?是否利于教师教学?又是否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呢?
表1 多种版本数学教材
出版社 主编 适用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卢江、杨刚 一年级至六年级
江苏教育出版社 孙丽谷、王林 一年级至六年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坚、孔企平、张丹 一年级至六年级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乃庆 一年级至六年级
青岛出版社 展涛 一年级至六年级
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天孝 一年级至六年级
河北教育出版社 赵杏梅 一年级至六年级
在这些版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在此,笔者仅选两种版本的数学实验教材进行比较。
(二)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一纲一本”的局面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逐渐开始打破,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之下,教材开始注重多样化;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热潮,并且形成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对现行两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从中取长补短,对以后科学合理地编写、使用教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在“中国知网”、“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等网站搜索,共获得相关文章100多篇。对其分析后,简要概括如下。
目录
(一)课标对教材的阐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数学教材是指学生学、教师教的“范本”。不管是它的结构、内容,或者是关于知识的表达形式,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的对象,而对教师来说,如果能将“范本”复制、粘贴到学生的头脑中,那么教学就获得成功了。数学教材所反映的数学理念是:每位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都是完全一样的,而教师将那些理性、客观的数学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标准》却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主要有这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新旧教材的比较,二是国内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三是中外教材的比较。
在国内新旧教材的比较方面,李录琴和常宝宁在其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以课改前后人教社新旧两版教材为例》中得出结论:新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但仍有不足之处。从整体上看,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从内涵上看,新教材更体现了人本思想,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谢歆在其《小学数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为例》中研究发现: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新教材的习题量急剧下降。
在中外教材的比较方面,张文宇和傅海伦在其《新加坡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新加坡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弥补“双基”的不足、解决问题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教材的编写以综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等做法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佘友军在其《中美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中认为:美国加州教材的栏目设置富有特色,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内容完美整合,形象化的模型和知识的拓展使学习简单而有趣,同时还注意培养数学写作能力的训练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国内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方面,代表性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毕宏东在其《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之我见》中得出以下结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上都隐含在揭示概念的过程中,并且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弹性很大,留给师生较大的空间,而这一点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要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具体体现。苏教版教材采用圆周式编排,即把要学习的每部分内容划分几个阶段学习,其素材丰富,呈现形式多样,可读性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大。
李俊在其硕士论文《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中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两种版本教材全面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归纳出两种教材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两种教材都有优势又各有不足,“人教版”教材逻辑性强,编写严密,注重基础知识,能适应全国大多数地区;“北师大版”教材思维活跃,形式生动,富有童趣,但所表现出的逻辑性不强,教材内容跳跃性较大,一些学生思维学习能力跟不上,教材中留给教师学生的空间过多,由于教师能力的不同,所把握的教学标准就不一致,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一,同时该教材不太适用于大班教学。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以人教版教材为主线,适时穿插北师大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思路
(一)选取研究对象
本文选用“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和“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作为比较对象。
在《标准》下诞生的教科书有许多版本,并且这些不同的教科书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本文选择“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因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教科书的研究与编写,它有一支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课程教科书编写、审订、实验、推广的专业研究人员,在如今“一标多本”的情况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选择“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则是因为苏教版教材编写灵活,生活气息浓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一大批一线教师参与,更贴进教学实际情况。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辩证思维稳步发展的关键期。从小学生的思维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比较研究法。选用“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与“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作为比较对象,对比两个版本教材的结构、内容、例习题设置以及图文版面。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教材比较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3.案例分析法。对教材中的某些案例进行分析,更加全面的比较两版教材。
四、两个版本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一)两个版本教材结构
1、“人教版”教材的结构
“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不仅精心选取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而且,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际例子,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材的结构
教材在第一页特别设置了一段“编者的话”,它以亲切的口吻讲述了学生在该册要学习的内容,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材,喜欢数学。每单元都是以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图为起始,彩图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充满了生活气息。这样的处理十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结构特点,遵循其抽象能力不高,但形象性、直观性较强的认知规律。单元内容以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为背景,通过一道道例题来展开,并在之后设计了“做一做”的环节,为学生及时巩固新知提供方便,逐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2、“苏教版”教材的结构
“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将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现实素材呈现给学生,建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起点。通过相关情景图的呈现,将学生一步步引入充满新知识的数学世界,并在有效切入后安排了相应内容的例题学习,让学生真正经历“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等。
图2“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材的结构
教材基于典型的例题,配合“试一试”、“练一练”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归纳、描述等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与此同时,通过每个单元最后的“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四个栏目,能够推动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与交流,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材结构的比较
“人教版”教材的标题设置方式是在单元大标题之下分设若干个小标题,直接点出每课时要讲的主要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在每道例题之后均设计了“做一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逐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教材还设置了“你知道吗”的栏目,虽然不是每个单元都会出现,但该设置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认识,开阔了视野。
“苏教版”教材的题目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每道例题之后设计“试一试”和“练一练”的环节,更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在每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中设置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这四个栏目,由此可以看出,“苏教版”教材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的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从而逐步转变数学学习的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