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研究以b小学为例【字数:21590】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时形成新的知识技能,是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效率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明确课堂师生互动的概念,并根据学者们的经验设计研究方法;其次利用在B小学实习的机会进行调查,分析数据,总结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现状;根据所得的数据结果,发现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互动过于形式化、互动存在空间差异等问题;最后通过访谈教师学生,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教师、学生、班级等角度出发,提出改善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针对性策略。只有形成了良好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问题来源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二、国内外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现状 2
(一)概念界定 2
(二)国内相关研究 3
(三)国外相关研究 4
三、研究过程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6
四、常熟市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现状 7
(一)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总体认知 7
(二)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行为表现 9
(三)学生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总体认知 12
(四)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表现 13
五、常熟市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分析 16
(一)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16
(二)课堂师生互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18
(三)课堂师生互动浮于表面,过于形式化 20
(四)课堂师生互动时的空间差异问题 21
六、针对B小学改善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23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互动积极性 23
(二)多样化互动形式,深化互动内涵 23
(三)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大化互动作用及效率 24
(四)构建良好学习氛围,缩小互动空间差异 25
七、结语 27
参考文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8
附 录 29
致 谢 35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非常少,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没有师生互动的课堂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失去对老师的亲切感。死气沉沉的课堂是无法让学生得到发展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一个双向互动,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且基础的互动。如果一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互动,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教学。合理又具有科学性的师生互动,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老师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最后可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导向下,需要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多元的教育文化中,正确的师生互动是必须给出一种规范的模式,还是说也可以多元并存呢?小学师生课堂互动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小学中师生互动的调查分析来丰富有关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以及提出一些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相关策略及建议。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如今的小学中学生和教师课堂互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发现科学合理的课堂师生互动有着怎样的特点,又该如何设计,希望也可以通过此次研究为设计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一些帮助。良好课堂师生互动,有助于小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有着许多帮助。也希望此次研究,可以为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1.互动
互动分成广义互动和狭义互动。广义的互动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狭义的互动,将范围缩小到了人的范畴,具体是指人与人或群体间,或是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动作文字或是一些特定符号进行的交互活动影响。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关系 。
2.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情感心理和语言行为上发生的一些交互影响和交互作用。师生互动也可以分为广义的师生互动和狭义的师生互动。广义的师生互动指的是任何情景模式下一切师生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而狭义的师生互动则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师生互动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密感。而消极的师生互动,可能会导致师生间的对立,甚至会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冲突。形式上,师生互动可以分为行为上的外显性和心理的内隐性。外显的师生互动指的是一些可见的动作或是言语上的互动,内隐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情感及心理的互动。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上的,师生在课堂中进行的互动。
3.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中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进行的互动。
包括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课堂师生互动必须遵循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相互尊重的原则。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师生互动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比如教师的授课、提问、评价和回答学生的问题,还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比如表情的变化、和学生距离的变化。它还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行为如学生回答教师问题或主动提问。
4.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特点
①.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平等性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课堂中教师不应该仅仅要求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更应该欢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与教师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讨论,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问题来源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二、国内外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现状 2
(一)概念界定 2
(二)国内相关研究 3
(三)国外相关研究 4
三、研究过程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6
四、常熟市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现状 7
(一)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总体认知 7
(二)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行为表现 9
(三)学生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总体认知 12
(四)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表现 13
五、常熟市B小学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分析 16
(一)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16
(二)课堂师生互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18
(三)课堂师生互动浮于表面,过于形式化 20
(四)课堂师生互动时的空间差异问题 21
六、针对B小学改善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23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互动积极性 23
(二)多样化互动形式,深化互动内涵 23
(三)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大化互动作用及效率 24
(四)构建良好学习氛围,缩小互动空间差异 25
七、结语 27
参考文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8
附 录 29
致 谢 35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非常少,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没有师生互动的课堂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失去对老师的亲切感。死气沉沉的课堂是无法让学生得到发展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一个双向互动,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且基础的互动。如果一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互动,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教学。合理又具有科学性的师生互动,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老师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最后可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导向下,需要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多元的教育文化中,正确的师生互动是必须给出一种规范的模式,还是说也可以多元并存呢?小学师生课堂互动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小学中师生互动的调查分析来丰富有关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以及提出一些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相关策略及建议。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如今的小学中学生和教师课堂互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发现科学合理的课堂师生互动有着怎样的特点,又该如何设计,希望也可以通过此次研究为设计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一些帮助。良好课堂师生互动,有助于小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有着许多帮助。也希望此次研究,可以为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1.互动
互动分成广义互动和狭义互动。广义的互动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狭义的互动,将范围缩小到了人的范畴,具体是指人与人或群体间,或是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动作文字或是一些特定符号进行的交互活动影响。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关系 。
2.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情感心理和语言行为上发生的一些交互影响和交互作用。师生互动也可以分为广义的师生互动和狭义的师生互动。广义的师生互动指的是任何情景模式下一切师生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而狭义的师生互动则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师生互动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密感。而消极的师生互动,可能会导致师生间的对立,甚至会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冲突。形式上,师生互动可以分为行为上的外显性和心理的内隐性。外显的师生互动指的是一些可见的动作或是言语上的互动,内隐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情感及心理的互动。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上的,师生在课堂中进行的互动。
3.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中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进行的互动。
包括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课堂师生互动必须遵循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相互尊重的原则。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师生互动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比如教师的授课、提问、评价和回答学生的问题,还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比如表情的变化、和学生距离的变化。它还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行为如学生回答教师问题或主动提问。
4.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特点
①.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平等性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课堂中教师不应该仅仅要求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更应该欢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与教师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讨论,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