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研究以k小学为例【字数:14873】

“朗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髓,它蕴含着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朗读有助于倾听、理解和记忆,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正因为如此,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朗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笔者通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已有研究的整理和现实教学观察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似乎并不如人意。为此,笔者以常熟市K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四个重要维度,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2
(一)概念界定 2
(二)国内相关研究 2
三 、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对象 5
(二)研究方法 5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6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现状 6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2
五 、对策与建议 15
(一)教师要明确朗读教学目标 15
(二)根据文本体裁特点,丰富朗读方法 15
(三)重视课堂朗读,多开展课外阅读诵读活动 15
(四)因材施教,有效评价 16
六 、结语 17
参考文献 21
附录 18
致谢 19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朗读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全面性,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流于形式而看不到人,面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在此方面做了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徐瑰瑰认为:“要让学生经历学习朗读的实践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朗读。”除此之外,钱莉认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刘惠春则提出:“教师要从意识上重视朗读,丰富朗读形式。”综上来看,研究者提出的解决策略虽然繁多,但是目的性不明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只停留在宏观层面,还有很大研究空间。因此笔者结合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现状以及现有研究的整理,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研究——以常熟K小学为例”这一研究课题。同时以常熟K小学一至三年级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案文本和课堂观察为主,辅以文献法来了解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随着“朗读者”节目的热播,朗读教学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朗读在阅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也对不同学段的朗读提出了要求,尤其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和情感上的独特体验。
本研究将探究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此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发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思维,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朗读的价值。
2. 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丰富朗读教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更加的深入和具体。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此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效果,实现新课标的目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概念界定
1. 朗读
什么是朗读?从字面意思来看:朗,就是声音要清晰、响亮;读,就是要念出声音来。而《现代汉语词典》中把朗读解释为:“用洪亮、清楚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教育大辞典》中对朗读的定义是这样的:“朗读是一种出声阅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眼看文字,大脑接收文字信息,然后指挥口发出声音,有声言语信息再传入大脑,大脑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的一个过程。”[1]除此之外,许多的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窦桂梅认为;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过程,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喻”的韵味。再如当代语言学家张志公认为:“朗读是指自觉运用语言技巧对书面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生动的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上述定义,本研究将朗读界定为:朗读就是朗读者通过声音,以自身的体会为依据把书面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的过程。
2.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运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把朗读当作一种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本质其实是对话,是学生、文本和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关系,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在上课前,而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朗读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正确有效方法的引导下,反复朗读,直面文字,一步步深入地感受文本、体会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再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把暗藏在书面文字中的情感用声音传达出来。所以,笔者认为:朗读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和目标,朗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下自行体验文本情感的过程。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的研究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社会对语文的重视以及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社会都对朗读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朗读的好处也逐渐被发现。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因经济文化发展、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基础的不平衡使得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具有差异性。许多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付欢欢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从目标、方法、技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并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再有孙阳发表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综合儿童心里发展在不同学段的特点和朗读教材的文本类型两个维度探讨朗读教学目标及教学注意,对不同年级段的朗读教学提出了指导方略。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研究可以是多样的,多角度的,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地区以及教师、学生的差异,使得朗读教学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