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
常熟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20191209124249]
内容摘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它的价值没能很好地体现,该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有时流于形式,有时直接停留在了纸片上。鉴于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从场地、器械、活动时间、形式等六大维度,全面观察、分析该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并对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最后根据实际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改进策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组织
目 录
一、前言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三)文献综述 2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4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基本现状 5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状况 5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7
(三)幼儿园体育师资情况 9
(四)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9
三、问题分析 11
(一)场地不足的原因 11
(二)幼儿教师观念与行为不一致 12
(三)家长观念带来的阻力 13
(四)活动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14
四、建议与改进策略 15
(一)重视环境的作用,创设科学的户外活动场地 15
(二)树立科学的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活动 17
(三)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17
(四)促进幼儿发展,降低意外伤害的几率 18
五、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附 录 22
致 谢 24
常熟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
一、前言
(一)选题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健康教育领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并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响应号召,各地都组织专家对幼儿户外体育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实践。黄世勋编著的《幼儿园体育创新——基础理论和方法》一书中提出“创新性幼儿体育”;坐落于上海的中福会幼儿园在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快乐体育”的概念;湖北省实验幼儿园从“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整合作用的研究”中得出“一个中心”——以日常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全面发展,树立“健身育人”的理念;财源街道中心幼儿园(山东)经过多年研究与实验提出“体能欢动课”;韩山师范学院(广东)尝试开发体育器材,在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等。
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在户外开展,以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形式,以基本动作、器械活动及各种体育游戏为活动内容的一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对3-6岁的幼儿而言,好动是其本性,又因其对活动环境的好探索,所以户外的体育活动更能吸引幼儿。与此同时,幼儿的身体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较大,身体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教师应结合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为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提供条件。大量实践证明:经常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幼儿灵活、自信。他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各项生理功能发育良好,各项生理指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的幼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户外体育活动是一座沟通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桥梁。多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能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周围都是疼他们的亲人。在大人的眼中享尽幸福的孩子,其实内心是特别孤独与寂寞,没有任何童趣可言。因为兄弟姐妹、同龄玩伴的概念离他们越来越遥远,他们真正需要的伙伴少之又少。
《纲要》等文件都明确了户外体育活动的地位。户外体育活动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在其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持续性、多样性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因为户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所以一些幼儿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户外体育活动。又因为户外体育活动中,活动场地大,幼儿活动分散,教师不易组织,易出安全事故,不好向家长交代,因此较少开展。由此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有甚者直接停留在了纸片上。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原因来妨碍它的有效开展?这让我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式来看清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对幼儿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一章就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很显然,国家要求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中,“体”被放到了幼儿教育各个方面的首要位置。而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主要也是有效的途径。幼儿在户外能直接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的刺激,对幼儿身体各大系统的健康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组织形式又是多样的,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能力水平,提供适合的多样的器材,让幼儿能轻松愉快的尽情活动。又因为它的玩伴不定,活动内容自选,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更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所以,研究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科学、合理与有效性,而且也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莫大关心。为此,本文对常熟市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试通过科学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归纳与总结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优点与不足并且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希望能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科学、有效的开展提供参考。
(三)文献综述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指幼儿园安排在日常的游戏时间内并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灵活性大等特点。它包括三类:体育课、早操锻炼及体育游戏。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有较大帮助。这是幼教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幼教人士的一个共识。
《规程》、《纲要》的颁布,使幼儿体育作为幼儿教育各育之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巩固,并掀起了幼儿体育研究的新高潮。在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户外体育活动的文献一共有263篇。从研究的主题来看,近10年我国幼儿户外体育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李长征(1997)认为:“体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的发展,而且为幼儿理性行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这个教育环境中,幼儿会学会移情、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尊重与互助、学会恰当的自我评价,因此体育是幼儿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杨月敏(2005)冷小刚(2003)认为体育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丹豫晋(2006)指出体育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的干预价值。
2.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中国教师教育网明确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体育课、早操锻炼及体育游戏三种。王欣(2011)指出:“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是不同的,要达到共同的目标,需要因地制宜,幼儿户外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体育游戏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 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耿倩(2011)户外体育游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幼教工作者们有责任把户外游戏创设好, 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让孩子们亲近阳光、花草和树木, 尽情地享受户外游戏的乐趣, 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需要有其有效性,具体表现在活动的时间和质量上。樊可娣(1993)指出要注重户外体育活动锻炼的有效性, 达到促进幼儿机能协调发展, 增强体质的目的,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一小时户外体育活动”。冷小刚指出:“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都达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每天一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吴迪认为:“明确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为宗旨的同时,教师应学会运动监测手段,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状态进行有效运动监测和评价以促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幼儿在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真正达到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并在活动中运用运动检测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活动的科学和有效性。
4.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建设以及运动器械的合理布局。
廖志丹 (2009)认为:“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体育活动的形式与质量,良好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物质环境是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还认为应该存在面积适中的保护性地面。”马风霞指出要在塑胶场地上画出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游戏;在大型器械场地铺设时,精心设计了游戏区、休闲区等让幼儿在欢乐的环境中尽情活动。
5.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使用器械及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是体育教育的目标,所以安全事故是影响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大威胁因素。华爱华(2009)认为:“在户外游戏中,游戏与意外伤害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因此在户外游戏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应当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对游戏器械和设备应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并做好记录,开展户外活动前,教师要检查幼儿的服装以适应户外游戏的要求,确保安全,在游戏的组织安排上考虑空间大小、人数与游戏的难度,以免造成拥挤和冲撞。”器械的安全使用还不能完全保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杨伏兰(2012)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幼儿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常熟市S幼儿园。该园是新建的大型幼儿园,2004年投入使用,有幼儿数497名,全园共有大、中、小各四个共十二个班级。每班人数不等,为方便计算,每班为41名幼儿。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情况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该园主班、配班教师共二十四位。故教师问卷24份。问卷是以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师资这六大维度进行的,以期了解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相关内容。同时,对幼儿园各班周计划抽样调查
(2)访谈法
分别对园长、业务副园长、主班老师(3位)进行多次访谈,了解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情况,并一一记录谈话内容。
(3)文献分析法
从中文期刊网搜集了大量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学术论文、期刊等,结合之前积累的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书籍、文献,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维度的划分,从而归纳总结出已有的研究现状。各类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相关书籍有:《学前儿童体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等等。
(4)观察法
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总有不确定因素存在并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实施,如室外温度超过28℃将取消户外活动,所以要真正了解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必须要实际观察。
幼儿是课程实施的对象。幼儿的满意度是课程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项。满意度的直观表现就是幼儿是否乐于参加活动,是否快乐地游戏,因此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观察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情景是非常必要的。
观察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师资这六大维度进行的。通过这六大维度,具体分析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各方面的情况。以了解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否保质保量开展,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预期达到的目标
希望通过对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能较全面了解到目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针对现有的问题与不足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达到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希望能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科学、有效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基本现状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状况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指出:“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且面积不小于60㎡,各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三、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S幼儿园创建于2003年,于2004年正式使用,作为一所新建公办幼儿园,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建设;作为一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属于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更应该遵循相关规定。
1.场地数量、面积、材质。
S幼儿园拥有两块集体性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该园集体性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械活动场地是一体的),总面积约为750㎡。《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室外活动场地,应包括分班活动场地和共用活动场地两部分,分班活动场地每生2㎡;共用活动场地包括设置大型活动器械、嬉水池、沙坑以及30米长的直跑道等,每生2㎡。”该园现有幼儿497名,共十二个班。分班活动时,每班以41名幼儿计算,每生18㎡左右。全年级集体活动时,每生4.57㎡。当进行全园集体活动时,每生1.5㎡。幼儿园都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表(一般以苏州市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表为标准),要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必须要进行全园性的活动,故幼儿的个人活动面积不能达到标准。
保护性地面是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中铺设的,能够有效防止幼儿因弹跳、奔跑、由器械跌落等而造成身体伤害的弹性地面,如塑胶地、草地、沙地、橡胶垫等。该园场地均是水泥地上覆盖假草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2.活动场地区域设置情况
户外活动场地是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户外活动场地不是在教室之外的空地上随意放置几样活动设施,而是有科学的规划,并针对不同的活动区域合理安放相应的户外活动材料和器械的场地。通过对该园户外活动场地区域结构进行调查后,调查的主要结果如下:
内容摘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它的价值没能很好地体现,该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有时流于形式,有时直接停留在了纸片上。鉴于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从场地、器械、活动时间、形式等六大维度,全面观察、分析该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并对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最后根据实际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改进策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组织
目 录
一、前言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三)文献综述 2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4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基本现状 5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状况 5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7
(三)幼儿园体育师资情况 9
(四)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9
三、问题分析 11
(一)场地不足的原因 11
(二)幼儿教师观念与行为不一致 12
(三)家长观念带来的阻力 13
(四)活动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14
四、建议与改进策略 15
(一)重视环境的作用,创设科学的户外活动场地 15
(二)树立科学的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活动 17
(三)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17
(四)促进幼儿发展,降低意外伤害的几率 18
五、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附 录 22
致 谢 24
常熟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
一、前言
(一)选题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健康教育领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并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响应号召,各地都组织专家对幼儿户外体育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实践。黄世勋编著的《幼儿园体育创新——基础理论和方法》一书中提出“创新性幼儿体育”;坐落于上海的中福会幼儿园在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快乐体育”的概念;湖北省实验幼儿园从“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整合作用的研究”中得出“一个中心”——以日常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全面发展,树立“健身育人”的理念;财源街道中心幼儿园(山东)经过多年研究与实验提出“体能欢动课”;韩山师范学院(广东)尝试开发体育器材,在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等。
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在户外开展,以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形式,以基本动作、器械活动及各种体育游戏为活动内容的一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对3-6岁的幼儿而言,好动是其本性,又因其对活动环境的好探索,所以户外的体育活动更能吸引幼儿。与此同时,幼儿的身体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较大,身体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教师应结合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为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提供条件。大量实践证明:经常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幼儿灵活、自信。他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各项生理功能发育良好,各项生理指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的幼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户外体育活动是一座沟通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桥梁。多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能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周围都是疼他们的亲人。在大人的眼中享尽幸福的孩子,其实内心是特别孤独与寂寞,没有任何童趣可言。因为兄弟姐妹、同龄玩伴的概念离他们越来越遥远,他们真正需要的伙伴少之又少。
《纲要》等文件都明确了户外体育活动的地位。户外体育活动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在其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持续性、多样性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因为户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所以一些幼儿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户外体育活动。又因为户外体育活动中,活动场地大,幼儿活动分散,教师不易组织,易出安全事故,不好向家长交代,因此较少开展。由此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有甚者直接停留在了纸片上。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原因来妨碍它的有效开展?这让我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式来看清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对幼儿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一章就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很显然,国家要求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中,“体”被放到了幼儿教育各个方面的首要位置。而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主要也是有效的途径。幼儿在户外能直接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的刺激,对幼儿身体各大系统的健康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组织形式又是多样的,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能力水平,提供适合的多样的器材,让幼儿能轻松愉快的尽情活动。又因为它的玩伴不定,活动内容自选,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更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所以,研究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科学、合理与有效性,而且也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莫大关心。为此,本文对常熟市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试通过科学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归纳与总结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优点与不足并且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希望能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科学、有效的开展提供参考。
(三)文献综述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指幼儿园安排在日常的游戏时间内并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灵活性大等特点。它包括三类:体育课、早操锻炼及体育游戏。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有较大帮助。这是幼教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幼教人士的一个共识。
《规程》、《纲要》的颁布,使幼儿体育作为幼儿教育各育之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巩固,并掀起了幼儿体育研究的新高潮。在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户外体育活动的文献一共有263篇。从研究的主题来看,近10年我国幼儿户外体育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李长征(1997)认为:“体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的发展,而且为幼儿理性行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这个教育环境中,幼儿会学会移情、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尊重与互助、学会恰当的自我评价,因此体育是幼儿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杨月敏(2005)冷小刚(2003)认为体育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丹豫晋(2006)指出体育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的干预价值。
2.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中国教师教育网明确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体育课、早操锻炼及体育游戏三种。王欣(2011)指出:“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是不同的,要达到共同的目标,需要因地制宜,幼儿户外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体育游戏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 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耿倩(2011)户外体育游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幼教工作者们有责任把户外游戏创设好, 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让孩子们亲近阳光、花草和树木, 尽情地享受户外游戏的乐趣, 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需要有其有效性,具体表现在活动的时间和质量上。樊可娣(1993)指出要注重户外体育活动锻炼的有效性, 达到促进幼儿机能协调发展, 增强体质的目的,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一小时户外体育活动”。冷小刚指出:“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都达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每天一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吴迪认为:“明确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为宗旨的同时,教师应学会运动监测手段,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状态进行有效运动监测和评价以促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幼儿在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真正达到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并在活动中运用运动检测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活动的科学和有效性。
4.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建设以及运动器械的合理布局。
廖志丹 (2009)认为:“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体育活动的形式与质量,良好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物质环境是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还认为应该存在面积适中的保护性地面。”马风霞指出要在塑胶场地上画出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游戏;在大型器械场地铺设时,精心设计了游戏区、休闲区等让幼儿在欢乐的环境中尽情活动。
5.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使用器械及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是体育教育的目标,所以安全事故是影响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大威胁因素。华爱华(2009)认为:“在户外游戏中,游戏与意外伤害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因此在户外游戏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应当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对游戏器械和设备应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并做好记录,开展户外活动前,教师要检查幼儿的服装以适应户外游戏的要求,确保安全,在游戏的组织安排上考虑空间大小、人数与游戏的难度,以免造成拥挤和冲撞。”器械的安全使用还不能完全保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杨伏兰(2012)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幼儿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常熟市S幼儿园。该园是新建的大型幼儿园,2004年投入使用,有幼儿数497名,全园共有大、中、小各四个共十二个班级。每班人数不等,为方便计算,每班为41名幼儿。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情况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该园主班、配班教师共二十四位。故教师问卷24份。问卷是以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师资这六大维度进行的,以期了解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相关内容。同时,对幼儿园各班周计划抽样调查
(2)访谈法
分别对园长、业务副园长、主班老师(3位)进行多次访谈,了解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情况,并一一记录谈话内容。
(3)文献分析法
从中文期刊网搜集了大量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学术论文、期刊等,结合之前积累的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书籍、文献,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维度的划分,从而归纳总结出已有的研究现状。各类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相关书籍有:《学前儿童体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等等。
(4)观察法
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总有不确定因素存在并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实施,如室外温度超过28℃将取消户外活动,所以要真正了解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必须要实际观察。
幼儿是课程实施的对象。幼儿的满意度是课程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项。满意度的直观表现就是幼儿是否乐于参加活动,是否快乐地游戏,因此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观察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情景是非常必要的。
观察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师资这六大维度进行的。通过这六大维度,具体分析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各方面的情况。以了解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否保质保量开展,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预期达到的目标
希望通过对S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能较全面了解到目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针对现有的问题与不足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达到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希望能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科学、有效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基本现状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状况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指出:“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且面积不小于60㎡,各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三、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S幼儿园创建于2003年,于2004年正式使用,作为一所新建公办幼儿园,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建设;作为一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属于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更应该遵循相关规定。
1.场地数量、面积、材质。
S幼儿园拥有两块集体性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该园集体性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械活动场地是一体的),总面积约为750㎡。《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室外活动场地,应包括分班活动场地和共用活动场地两部分,分班活动场地每生2㎡;共用活动场地包括设置大型活动器械、嬉水池、沙坑以及30米长的直跑道等,每生2㎡。”该园现有幼儿497名,共十二个班。分班活动时,每班以41名幼儿计算,每生18㎡左右。全年级集体活动时,每生4.57㎡。当进行全园集体活动时,每生1.5㎡。幼儿园都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表(一般以苏州市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表为标准),要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必须要进行全园性的活动,故幼儿的个人活动面积不能达到标准。
保护性地面是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中铺设的,能够有效防止幼儿因弹跳、奔跑、由器械跌落等而造成身体伤害的弹性地面,如塑胶地、草地、沙地、橡胶垫等。该园场地均是水泥地上覆盖假草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2.活动场地区域设置情况
户外活动场地是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户外活动场地不是在教室之外的空地上随意放置几样活动设施,而是有科学的规划,并针对不同的活动区域合理安放相应的户外活动材料和器械的场地。通过对该园户外活动场地区域结构进行调查后,调查的主要结果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