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研究【字数:18407】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有效途径。它常常被用来推进课堂教学进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引起学生思考和营造学习氛围等。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进行课堂听课观察,制作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观察表,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发问、待答、叫答和理答四个方面来阐述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教师备课不足、提问技巧欠缺和缺乏反思意识这三个原因,并针对这三点提出改进课堂提问的策略。
目录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课堂提问的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一)概念界定 2
(二)国外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 2
(三)国内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 3
(四)总结与反思 4
三、研究设计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6
(三)研究过程 6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8
(一)发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8
(二)待答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0
(三)叫答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1
(四)理答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3
五、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6
(一)教师备课不足 16
(二)教师提问技巧欠缺 16
(三)教师缺乏反思意识 17
六、改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 18
(一)教师备课要充分 18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19
(三)教师要对课堂提问进行反思 22
结语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一 25
附录二 26
致谢 27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孔子的“问答法”提出后,教学的意义已昭然若示,追溯到2000多年后今天,提问依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信息碎片化而知识体系却异常庞大,获得知识的途径广泛,教学改革的深入,这些变化使得课堂教学必须做出改变与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新课改以来,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观念被广泛认知,权威的教育者将不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多种方法展开教学,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方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提问,使学生发觉语文学科的乐趣,自发地加入教学活动,提升思维的敏捷性。
由于专业是小学教育方向,笔者有志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同时笔者在实习期间,通过听课上课更切身地体会到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提问是一个平常却又不普通的教学环节,而课堂提问的优劣更会影响到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成效;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提问是教师为学生打开的一道口子,让学生能够顺着这个突破口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且,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是心理发展的骤变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区别于中低年级,做出调整。因此笔者对于课堂提问的探究兴趣很大,把研究方向定在了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师课堂提问上。
(二)研究课堂提问的意义
发现现代课堂提问中遇到的新问题,用现代教育的眼光看待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对于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的指导性意见。通过观察、访谈和对资料的整理分析,直观地了解到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现实情况。经过实际观察探究发现问题,从中探寻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阐述改进策略,以完善教师的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提问实践中提供一些帮助。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提问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上提到: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教学活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王晞在《课堂教学技能》中提到“提问指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并围绕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与提问相比,问题是一个静态的形象,它等待别人去解释或解决,而提问是动态的呈现。由此,笔者认为,提问应是“发问者提出问题,回答者作出应答,发问者根据回答做出反馈与回应”这样一个三步骤的动态过程。
2.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同于其他提问的很重要的一点即是它的对象和场景的固定,必须是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就相关知识展开的问答。钱加清在《论语文课堂设计的原则》一文中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陈达平在《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初探》中提出课堂提问的含义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相关的教学材料,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回答。”[]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这一大环境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目的性很强的问题,以构建学生与相关知识之间的桥梁,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驱动学生持续性的学习过程。
(二)国外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
提问历史源远流长,在国外我们最早能够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与学生在交谈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察觉自我认识中矛盾的地方,从而自行寻求正确的答案。但那时的研究并不具体也不成体系,在20世纪初学者们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才真正迈开脚步,随后便受到极大关注,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在课堂提问领域产生了许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有关课堂提问功能的研究
1967年,心理学家帕特调查研究了190个小学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功能的看法,总结提出了提问的5种作用。1973年,特纳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提问的功能分为12种。
美国教学论专家L. H.克拉克和I.S.斯塔尔提出了“查明某人所不知道的知识;查明某人是否掌握某项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学习”等课堂提问的19种功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