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调查研究——以Y园大A班为例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调查研究——以Y园大A班为例[20191209124736]
内容摘要: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是大班绘画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班绘画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完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常熟市Y园大A班的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当前此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存在评价目的偏失、评价内容片面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案例尝试总结出解决当前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问题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大班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教育评价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问题来源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二、国内相关研究 2
(一)教育评价类型的相关研究 2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现状的相关研究 3
(三)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有效评价策略的相关研究 3
(四)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3
(五)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制定依据 4
三、常熟市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现状 4
(一)评价目的 4
(二)评价主体 5
(三)评价基准 5
(四)评价内容 6
(五)评价语言 6
四、 常熟市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重甄别,轻发展 7
(二)评价主体单一 8
(三)评价基准简单划一 8
(四)评价内容片面缺失 8
(五)评价语言枯琐乏味 9
五、常熟市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9
(一)帮助教师重视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价值 9
(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9
(三)正确看待大班幼儿绘画作品,摒弃范画 10
(四)确定完善的大班绘画教育评价内容 12
(五)改善评价语言 13
六、结语 13
参考文献 15
附录:关于常熟市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调查与研究的访谈提纲 16
致 谢 17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教育活动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和发展取向,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对绘画教育活动的影响也是如此。同时,教育评价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绘画活动、手工活动和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三类活动虽处于同等位置,但是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Y园大A班的绘画活动次数远远多于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同时,在大量的绘画教育的评价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它们主要体现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基准、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语言等方面。鉴于大班幼儿在经过了涂鸦阶段、划线阶段和象征期,逐步进入图式期,绘画知识经验增多,美术水平有所提升,绘画活动过程相对成熟且更易观察,因此,笔者决定针对幼儿大班的绘画教育评价活动展开调查研究。
(二)研究意义
对本研究希望通过对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的案例记录以及绘画活动前后对教师的跟踪观察,整理得出当前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内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总结出改善这些问题的策略,就帮助Y园大A班如何从评价目的、主体、基准、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尝试提出一系列建议。此项研究有利于直接提高Y幼儿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的质量、长远促进幼儿和谐与个性的发展、间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常熟市Y幼儿园大A班为研究对象,选取三个月内大A班进行的所有绘画活动以及教师活动准备和活动反思等为研究素材,并对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法
笔者在确定了研究内容之后,通过网络、期刊杂志、书籍收集了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后发现,前人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美术教育、绘画教育、教育评价与测量和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也就是儿童画评价等方面,关于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方面的研究很少。笔者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相关整理。
(2)观察法
笔者于2013年9月9日-12月6日在常熟市Y园大A班进行了为期近3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对所有绘画活动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中所有教育评价相关内容作了记录。
(3)访谈法
笔者与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围绕着幼儿教师的评价观念、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和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访谈。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一)教育评价类型的相关研究
《教育评价与测量》一书中按照不同的维度将教育评价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整理如下:
维度 类型
评价范围 宏观、中观、微观的教育评价
评价内容 条件、过程、成果评价
评价基准 相对、绝对评价
参评主体 自我、他人评价
评价功能 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
评价方法 定量、定性评价
评价对象 单项、综合评价
刘本固在编著的《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也按照其他的维度将教育评价的类型进行了又一次分类,整理如下:
分类标准 类型
评价机能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价值标准 相对、绝对、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状况、人力、过程、成果评价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现状的相关研究
在农村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徐爱莲认为教师重视孩子技能技巧方面的培养,其主要是一种以“教”为主的“学”,强调的是幼儿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师幼间的积极互动较少,尤其是教师评价的缺失。
赵红霞老师等人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存在的问题有,评价忽视幼儿个性和情感的发展;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评价语言过于单一、笼统;评价行为缺乏激励性。
(三)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有效评价策略的相关研究
马召君认为为了克服缺点,解决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状况评价中的实际问题,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确立评价对象,围绕评价对象正确确立评价标准;二是,围绕幼儿作品、绘画过程,确定评价的内容;三是,各种教师综合利用评价方法,促进幼儿人格发展;四是,尊重幼儿,教师因材施教地展开全盘而有指引性的评价。
张红霞等人认为,多元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儿童的评估,应体现多层次、多样性,语言特定的适当的激励、评价与教学的整合性。
张慧敏认为,评价需要尊重孩子,进行赏识评价;评价需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评价需要重视对幼儿绘画过程的评价。
徐爱莲认为评价需要关注过程,运用全程评价;需要创设机会,倡导多种评价;需要因材施教,实施差异评价;需要讲究艺术,善用鼓励评价。
(四)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幼儿园教师对美术教育活动组织的实施情况和幼儿美术能力发展水平的情况都是以美术活动整个进程的进行情况为风向标的。从改进教育工作的目标出发,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行为表现。朱家雄老师指出可以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教师的准备活动、教师的活动设计、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教师的活动指导)、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1.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评价
幼儿美术活动过程是包括绘画构思到作品完成的全过程。其中既包括幼儿的内部心理,又包括幼儿的外部行为动作表现。朱家雄把美术活动过程评价的各个方面按照四个等级进行了划分,内容包括:构思、主动性、兴趣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操作性和常规性等八个方面。
张念芸在编著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说到,教育者在进行教育评价活动前收集的观察资料是伴随着整个美术教育活动进行的。她提供的评价参考分为九项,分别是构思、主动性、兴趣、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操作的熟练性、自我感觉和习惯等方面。
2.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美术作品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成果,经过简单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反映出幼儿的美术能力的水平与特点。所以相比较于活动过程的评价,作品评价较为容易。朱家雄老师认为可以参考“幼儿绘画作品评分标准一览表”,从幼儿美术作品的构图、造型、设色和创意四个方面来对作品做出评价。
(五)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制定依据
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对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教师的自我调整、自我提高有指导性的重要作用。朱家雄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中认为,在制定各种相关评价标准时应该要考虑美术教育目标、幼儿园以及班级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美术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情况这三个方面。
三、常熟市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现状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幼儿美术能力施加影响的活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分为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三类,以绘画教育活动最为常见。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对完善绘画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选择了常熟市Y园大A班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细致系统地研究此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现状,分析其问题所在,以探寻改变目前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现状的策略,调查结果如下:
(一)评价目的
绘画教育活动评价是绘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教师对绘画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提高绘画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所有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访谈中涉及到关于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目的的问题,教师A和笔者的交谈如下:
笔 者:您能谈谈你对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目的看法吗?
教师A:我觉得主要目的就是评估本班幼儿绘画水平。
笔 者:那在您的班级所进行的所有绘画教育活动中的评价行为也仅仅是为了本班幼儿绘画水平的更好发展吗?
教师A:可以这么说。
笔 者:如果评价的目的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方面,你觉得会是哪些?
教师A:这个想不出来。重要的目的还是评估幼儿的绘画水平吧。
关于活动评价的目的,教师B也明确指出:“通过对绘画教育活动的评价可以直接了解幼儿的绘画水平,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没有老师提出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目的是完善绘画教育活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只是在一味的强调评价是为了辨别出幼儿绘画作品的优劣,幼儿绘画水平的高低等。
(二)评价主体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评价从参与评价的主体来看通常有教师和幼儿。Y园大A班在三个月内共有绘画教学活动18次,参与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主体有哪些呢?调查结果如下:
图1 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参与主体情况
从图1可以直接看出,每一节绘画课上都有教师评价,而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师幼共评、共同评价却少之又少。
(三)评价基准
教育评价按照评价基准可以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笔者将本文中的相对评价定义为,在绘画教育活动评价中教师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幼儿及其绘画作品作为标准,然后将其余幼儿及作品与标准进行比较。将绝对评价定义为,教师以提供的范画为客观标准,将全体幼儿及其作品进行比较,判断幼儿绘画作品标准程度的评价。个体差异评价定义为,教师以幼儿一段时间内绘画技能和态度的的改变差异为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活动应该在了解本班幼儿水平能力的基础上以个体差异评价为主,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为辅的方式,促进幼儿自身的和谐发展。那么,该班的评价基准是怎么的呢?调查结果如下:
图2 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评价基准
从图2可以直观的看出,大A班的绘画教育活动以绝对评价为主,18次绘画教育活动都以教师范画为评价基准,而绘画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评价仅仅出现了2次。
(四)评价内容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虽然以教师对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的评价为主,但其也是包括教师对活动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整体。各方面之间相互联系,不可缺少。笔者通过记录大A班18节绘画教育活动以及教师活动前后的准备和反思,整理出此班评价内容的主要方面。下图为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内容的调查:
图3 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实施情况
从图3中可以看出,100%的教师在评价中会设计到幼儿作品效果的评价。而绘画教育活动前后,教师对绘画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却有所缺失,尤其是对活动内容的评价,只有0.43%。这种严重偏向幼儿绘画作品评价,忽视其余评价内容的问题构成了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存在的第五大问题。
(五)评价语言
陈亮华提出,“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言语评价行为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言语评价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中评价语言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笔者对教师言语评价中的高频词进行了记录,整理如下:
真像,真漂亮 25
真棒 19
不像,不漂亮 20
丑死了 15
表2 评价语言高频词的次数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大A班在18次绘画教育活动的言语评价中,涉及到“真像,真漂亮”的评价有25次,“真棒”有19次,“不像,不漂亮”有20次,“丑死了”有15次。
四、常熟市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绘画教育活动评价虽小却重。优秀的绘画教育活动评价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评价目的和价值,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实现多主体共同评价,尊重个体差异,以幼儿的眼光正确看待幼儿作品,注重个体差异评价。同时应该用生动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结果以上对Y园大A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现状,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