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20191217130810]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阶段,“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的内容分比较抽象,对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探究多媒体技术与“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整合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进行研究,从课程的内容分析、整合的必要性、原则、方法以及在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多媒体技术课程整合图形与几何
目 录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念的认识 1
(一) 多媒体技术 1
(二)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 1
三、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2
(一)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知识体系(苏教版) 2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特点 5
(三)教师的“教” 5
(四)学生的“学” 5
(五)教学手段的更新 6
四、多媒体环境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式的研究 6
(一)多媒体环境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模式 6
(二)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原则 7
五、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案例片段分析 7
(一)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方法 7
1、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7
2、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8
3、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8
4、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9
5、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图形与几何 9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不足 10
1、 教师层面的缺失 10
2、 学生层面的缺失 10
3、 课件本身的缺失 10
六、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改进建议 10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0
(二)新课件的制作 11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11
七、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价值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其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形成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操作中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且效果不佳。而多媒体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相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是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然而,无论是在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整合都是相对缺乏的。本研究是基于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整合,以及对大量案例的研究,进行分析比较,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来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二、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念的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性的系统的技术。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本文中所论述的多媒体技术只在狭义层面上讨论多媒体、幻灯、音频视频、计算器、计算机等。
(二)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
有关于课程整合的理解纷繁杂多,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有过不同的表述,但总的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教育理念。狭义的课程整合概念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
个人比较赞同的是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在先进的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的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一)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的知识体系(苏教版)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这四大板块。其中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其内容安排有着密切的关联。四大板块以“图形的认识”为主线,根据科学性、整体性以及过程性的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机的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这三大板块安插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
表一 “图形的认识”板块的知识体系
年级 册别 内容
一年级 上册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下册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二年级 上册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下册 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年级 上册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及拼图
下册 指出物体的三面及用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的形状 对几何体和图形的分类
四年级 上册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认识平行线,认识相交与垂直 认识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间的关系
下册 认识三角形(特殊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特征 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五年级 上册
下册 认识圆的特征
六年级 上册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性质、特征)
下册 认识圆柱和圆锥(性质、特征)
分析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图形的认识”板块的内容十分丰富,各个年段都有涉及,由浅到深,从平面到立体,突出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充分建立学生自己的抽象思维。
表二 “测量”板块的知识体系
年级 册别 内容
一年级 上下册
二年级 上册 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认识厘米和米 简单的估计和测量
下册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三年级 上册 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下册 认识面积、面积单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四年级 上册 认识叫的度量单位 使用量角器测量 用量角器画角
下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
五年级 上册 多边形的面积 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下册 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年级 上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体积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年级以外其他各年级都有涉及测量的内容,低年级大多为单位的认识,高年级大多是几何和立体的计算。“测量”与“图形的认识”板块相联系,先认识了解一个图形的特征,进而运用这些特征测量得出更多的关于这个图形的具体知识。
表三 “图形的运动”板块的知识体系
年级 册别 内容
一年级 上下册
二年级 上下册
三年级 上册
下册 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认识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 上册
下册 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旋转、轴对称后的图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2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