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研究以s小学为例【字数:22617】
作文批改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沟通学生写作和教师评讲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实物分析法对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进行研究,发现作文批改简单化,评语格式化、雷同化,批改方式单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受限;教师书写习作评语能力受限;教师轻视对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作文批改中评语优化;教师作文批改方式多样化;提倡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笔者希望通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目录
一、引言 1
二、研究综述 1
(一)概念界定 1
1.作文 1
2.作文批改 2
(二)相关研究综述 2
1.作文批改对教师的要求 2
2.作文批改的方式 3
3.作文批改的标准 3
三、研究方法 3
(一)文献法 3
(二)调查法 4
(三)访谈法 4
(四)实物分析法 4
四、相关支撑理论 4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二)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5
(三)强化理论 5
五、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研究分析 5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现状 5
1.实物分析 6
2.调查问卷分析 7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现状存在的问题 11
1.作文批改简单化 11
2.作文评语格式化、雷同化 11
3.作文批改方式单一化 12
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现状原因分析 13
(一)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受限,导致作文批改简单化 13
(二)教师书写习作评语能力受限,致作文评语格式化、雷同化 13
(三)教师轻视对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致批改方式单一化 13
七、思考及建议 14
(一)教师作文批改方式多样化 14
1. 适当采用教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批的方式 14
2. 选取少量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师生同改 14
(二)作文批改中评语优化 14
1. 注意评语的针对性 14
2. 用激励性的评语与学生沟通 15
(三)提倡学生自主批改作文 15
1.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批改 15
2.组织学生小组批改 15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一、引言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五大领域之一,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习作教学的探索研究中,研究者们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达成了一些共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应符合生活实际,根据现实需要把作文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作”服务,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作文批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作文写作情况的检查、评估、交流和总结,也是对学生继续修改作文的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批改是令大部分语文教师头疼的难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作文的现象。正因如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深入思考,寻找有效对策,运用多种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作文批改。教师针对学生的文章指出不足,提出建议,通过评语与学生交流,达成共鸣。小学作文评语尽量采用积极的、激励性的语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兴趣,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笔者在常熟市S小学实习期间,发现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经常有一摞作文本等待批改,但教师批改作文的速度很慢。一个班的作文,教师需要34天时间进行批改,并且教师批改作文的过程感到很痛苦,出现“怕”批作文的情绪。但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相反,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绞尽脑汁,在写作完成后就放松下来,觉得任务已经完成,对教师的批改缺少反思。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找到对策,改善这种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本研究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的现状出发,对常熟市S小学的语文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参考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对小学语文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二、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作文
《中华辞海》中对“作文”的定义为:“1、撰写文章。 2、指学生的写作练习。”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2000年教育部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将小学语文教学中沿用了几十年的“作文”修订为“习作”。2001年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又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低年级(12年级)的作文称作写话”,中高年级(36年级)称作“习作”。
2.作文批改
《教育大词典》中对“作文批改”的定义为:教师就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包括对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批改。内容是指思想是否正确、情感是否健康、材料是否真实具体;形式是指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及书写格式是否恰当。批有总批、眉批(或旁批)。总批是就整篇作文的优缺点作总结性评价;眉批是就作文的某一部分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说明。改有文字修改与符号修改。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者对作文批改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他们强调作文批改的主体是学生。美国的Jeffrey D. Wilhelm(2003)主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掌握评分程序和评分标准,有效评估并修改同伴的作文。
在作文批改的方式上,各国研究者也各有主张。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玛丽安妮特罗丝提出教师评改、自我评改和同学互评。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要求,拟定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作文评改技能。
许多日本国语教师采用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全面、综合地征求修改意见。这是一种多元化的作文评改方式,从多方面给学生作文反馈,有助于学生认识作文的优缺点,提高写作能力。
目录
一、引言 1
二、研究综述 1
(一)概念界定 1
1.作文 1
2.作文批改 2
(二)相关研究综述 2
1.作文批改对教师的要求 2
2.作文批改的方式 3
3.作文批改的标准 3
三、研究方法 3
(一)文献法 3
(二)调查法 4
(三)访谈法 4
(四)实物分析法 4
四、相关支撑理论 4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二)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5
(三)强化理论 5
五、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研究分析 5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现状 5
1.实物分析 6
2.调查问卷分析 7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现状存在的问题 11
1.作文批改简单化 11
2.作文评语格式化、雷同化 11
3.作文批改方式单一化 12
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现状原因分析 13
(一)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受限,导致作文批改简单化 13
(二)教师书写习作评语能力受限,致作文评语格式化、雷同化 13
(三)教师轻视对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致批改方式单一化 13
七、思考及建议 14
(一)教师作文批改方式多样化 14
1. 适当采用教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批的方式 14
2. 选取少量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师生同改 14
(二)作文批改中评语优化 14
1. 注意评语的针对性 14
2. 用激励性的评语与学生沟通 15
(三)提倡学生自主批改作文 15
1.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批改 15
2.组织学生小组批改 15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一、引言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五大领域之一,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习作教学的探索研究中,研究者们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达成了一些共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应符合生活实际,根据现实需要把作文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作”服务,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作文批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作文写作情况的检查、评估、交流和总结,也是对学生继续修改作文的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批改是令大部分语文教师头疼的难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作文的现象。正因如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深入思考,寻找有效对策,运用多种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作文批改。教师针对学生的文章指出不足,提出建议,通过评语与学生交流,达成共鸣。小学作文评语尽量采用积极的、激励性的语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兴趣,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笔者在常熟市S小学实习期间,发现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经常有一摞作文本等待批改,但教师批改作文的速度很慢。一个班的作文,教师需要34天时间进行批改,并且教师批改作文的过程感到很痛苦,出现“怕”批作文的情绪。但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相反,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绞尽脑汁,在写作完成后就放松下来,觉得任务已经完成,对教师的批改缺少反思。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找到对策,改善这种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本研究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中作文批改的现状出发,对常熟市S小学的语文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参考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对小学语文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二、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作文
《中华辞海》中对“作文”的定义为:“1、撰写文章。 2、指学生的写作练习。”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2000年教育部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将小学语文教学中沿用了几十年的“作文”修订为“习作”。2001年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又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低年级(12年级)的作文称作写话”,中高年级(36年级)称作“习作”。
2.作文批改
《教育大词典》中对“作文批改”的定义为:教师就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包括对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批改。内容是指思想是否正确、情感是否健康、材料是否真实具体;形式是指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及书写格式是否恰当。批有总批、眉批(或旁批)。总批是就整篇作文的优缺点作总结性评价;眉批是就作文的某一部分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说明。改有文字修改与符号修改。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者对作文批改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他们强调作文批改的主体是学生。美国的Jeffrey D. Wilhelm(2003)主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掌握评分程序和评分标准,有效评估并修改同伴的作文。
在作文批改的方式上,各国研究者也各有主张。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玛丽安妮特罗丝提出教师评改、自我评改和同学互评。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要求,拟定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作文评改技能。
许多日本国语教师采用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全面、综合地征求修改意见。这是一种多元化的作文评改方式,从多方面给学生作文反馈,有助于学生认识作文的优缺点,提高写作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