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

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20191217130707]
内容摘要:为了使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数学课程改革。2001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许多重要文件,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并在全国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展开主要通过提问进行,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论文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文献法,对常熟市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着问题准备的时间不充分、提问的针对性不强、问题的类型单一、难度偏大、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挑选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太刻板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最后从问题的准备、问题的实施和问题的处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近而提高课堂效率。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相关研究 2
(一)国内相关研究 2
(二)国外相关研究 3
(三)概念界定 4
三、研究过程 5
(一)研究对象 5
(二)研究方法 5
四、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6
(一) 教师对课堂提问重视程度与准备所用时间的情况 6
(二)问题实施的情况 7
(三)问题处理的情况 11
五、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3
(一)教师对课堂提问很重视,但准备时间不足 13
(二)问题实施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13
(三)问题处理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14
六、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5
(一)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5
(二)问题的实施 15
(三)问题的处理 16
七、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附录一:对教师的访谈提纲 19
附录二: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问卷 20
致 谢 22
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提问在古代就已经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提问不仅是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核心,而且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提问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当今世界,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数学课程改革。2001年我国前后颁布了许多重要文件,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并在全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中体现的基本理念有“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实施建议中提到“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促使师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交往互动,推动课堂教学的展开。
以上这些都是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而作出的必要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堂提问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加上笔者在实习期间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开展此次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此次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法收集详实的数据,进而分析目前常熟市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在课堂提问的重视与准备、问题的实施、问题的处理方面的现状,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建议。
战场是士兵保家卫国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课堂则是他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活动大都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展开,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及教学效果。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可以将学生的思路朝着预期的教学目标方向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心智的形成等。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发现并解决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二、相关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课堂提问研究的较多,而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研究
刘末祥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中指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主要有:提问没有经过设计,较为随意;为了使提问流利而“设计”提问;提问面窄,未能顾及到全体学生;缺乏科学多元化的评价。
杨慧娟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误区及其对策》中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以下误区:问题“过多”;问题“过宽”;问题“过浅”;问题“过难”;候答“过快”;对象“过窄”;理答“过简”。
李建波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中指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提问以及回答方式单一;课堂提出的问题多为记忆性问题;教师对提问准备不充分;课堂提问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2.对课堂提问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游爱霞在《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对课堂提问候答时间短,对学生的回答缺乏适时的分析、评价或评价流于形式、过于单一,提问准备不充分,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原因有:教师对新课程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师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够重视。
李渭灿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中总结出课堂提问存在随意性大、缺乏思考价值、忽视整体、偏重结论、缺乏互动性等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教师提问重表面轻实质;教师提问重主导轻主体;教师提问重表象轻深度;教师提问重结果轻过程。
顾维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中针对课堂提问存在提问缺乏目的性、问题答案完全被老师掌控、提问流于形式、提问缺乏评价的问题进行的原因分析如下: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够了解;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对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
李春玉,张旭东认为在设计问题时要做到“提问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设计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作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六点:“整体性”、“量力性”、“启发性”、“趣味性”、“预见性”、“灵活性”。
宋昌隆认为课堂提问要捕捉发问时机,保证发问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在不影响教材内容编排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条件下,要考虑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要在以下情况下适时发问: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时;新知引起学生好奇心时;学生认知产生冲突时;学生理解产生疑惑时;认知教材的关键时。同时还要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思维紧张程度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的提问。
王晓琴在《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中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提问技巧:让问题情境化、动态化;提问形式多样化;提问语言精练、明确;营造和谐的提问环境;提问的难度适当;问题设计要开放。
4.对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
高佳认为有效课堂提问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提问内容的设计要有梯度”,“提问后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提问后应关注学生回答的评价”。
张武升在《教学艺术论》中指出,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时间维度。提问要适时,在学生有思、有疑正要提出问题而苦于不知怎样表达之时提问。第二,问题维度。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适当,不能偏难,也不能过易,最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第三,学生维度。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国外相关研究
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外也很重视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他们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堂提问数量的研究
数量是提问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要有一个度。 1912年史蒂文斯对老师们课堂提问的数量问题做了研究,他的研究表明:“老师们每天大约提395个问题,每分钟大概会问2—4个问题,老师的发问时间占教学时间的80%左右。”
2.对课堂提问分类的研究
Branes(1969)的分类,他把提问分为开放性提问及封闭性提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2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