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以y小学为例【字数:2023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优质的问题是启发思考、活跃思维的重要原动力。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间接展示出教师的教学素养,而且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充、技能的习得与深化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教师设计的问题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不恰当的提问则会阻碍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研究者通过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实践过程之中,了解课堂提问的相关现状及其原因。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五年级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对问卷、课堂实录进行分析,总结出课堂提问现状、存在问题,进而构建课堂提问的策略。为教师优化提问,提高提问质量,更好发挥提问作用提供一定参考。Ⅰ
目录
Abstract Ⅱ
一、引言7
(一)选题缘由7
(二)目的和意义7
1、选题目的7
2、选题意义7
(三)概念界定8
1、提问的概念8
2、课堂提问的概念8
二、文献综述10
(一)国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10
(二)国内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10
三、研究过程12
(一)研究对象12
(二)研究设计12
(三)研究方法13
四、课堂提问的研究结果与分析14
(一)现状调查结果14
1、问题准备阶段14
2、问题实施阶段15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20
1、教师问题设计能力不强20
2、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短21
3、提问后叫答方式较单一22
4、理答方式尚有改进空间23
5、教师较少指导学生提问24
五、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提策略形成的建议25
(一)、控制问题的数量和质量25
(二)、 给学生留足够思考时间26
(三)、 设计多样化的叫答方式26
(四)、 拓宽理答的视角27
(五)、创设情境激发提问兴趣2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结语30
参考文献31
附录32
致谢35
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研究者通过查阅课堂提问的相关资料发现,在如今的课堂中,低效乃至无效的提问仍然存在,教师提问的能力层次不一。同时,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内容,大多是从整个小学阶段出发,并未考虑到新课程对于小学数学学段划分的依据及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阐述。许多教学前线的教师提出了可行性极高的策略,但也存在缺乏理论支撑和逻辑条理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对比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录,寻找影响课堂提问的种种因素,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发现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策略、途径及方法,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希望能够借此帮助许多一线教师更好地设计、实施课堂提问,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思考。
2、选题意义
①理论意义
以往大部分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一整个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提问,并没有考虑到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学段的划分,以及皮亚杰对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阐述。许多在教学前线的教师所提出的策略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但也存在着缺乏理论支撑和逻辑条理的问题,本文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最近发展区”作为理论支撑,根据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梳理、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理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同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能够对提问策略研究提供更加有时效性的依据。
②实践意义
通过Y小学五年级数学的课堂实录分析,教师访谈总结,以及学生问卷分析总结,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了解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现状。从中抽丝剥茧,寻找其中的问题并剖析成因,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方法和建议。构建策略能够有效帮助许多一线教师走出课堂提问的诸多误区,解决课堂提问时常遇到的疑惑和困难,使其重视研究课堂提问的行为并能够从中挖掘出新的资源和价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充分的发展条件,大大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和有效。
(三)概念界定
1、提问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提问”一词的含义是这样解释的: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解答。提问的目的是解开疑惑,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在生活中,几乎所有在语气中包含询问意图、并能够唤起他人反馈的语言都可以称为提问。
提问在不同研究者的文中有着不同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有一个共通的特性,研究者将以这些共通的特性,结合本文的实际情况,将其作为文中“提问”的概念:提问是产生在师生交流之间,在完成教学任务、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思维碰撞、激起求知欲望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2、课堂提问的概念
《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是这样说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有关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应答的活动”。[]对于课堂提问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在其著作中持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者将其观点加以概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几种看法:
①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基于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解答的教学行为。
②课堂提问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由教师设计、实施而产生的,该行为要求学生产生思考问题、钻研问题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思维的训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③课堂提问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课上给予充分引导,并应该给予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地位的可能。
本研究认为,课堂提问包括了问题准备阶段及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又包括了发问、反馈和学生提问三部分。首先,问题准备阶段是指教师在准备授课之前,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再根据学情去思考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其次,发问是教师在问题准备之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反馈是指教师在完成提问行为之后,对于学生或对或错或不足的回答进行理答的过程。学生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中学生对于所教授的内容产生质疑的情绪,并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的行为。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