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现状研究—以高新区B园为例
民办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现状研究—以高新区B园为例[20191209123821]
内容摘要:本研究立足于苏州市高新区某民办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活动现状,发现该民办幼儿园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理论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今后能为苏州市高新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对苏州市高新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了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材料使用率低,教师对早期阅读重视度不够,早期阅读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在实践中提出了解决方法:合理分配幼儿园图书室活动时间,并有效的付诸于实践;设计适合民办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特色活动,并且定期举行亲子读书会;丰富校园及班级阅读材料,定期更新;培养师资,使教师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中指导的更专业。通过上述一系列针对B幼儿园存在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帮助B幼儿园更好的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民办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
目 录
一、引言 1
(一)课题来源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
二、主要研究内容 8
(一)B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现状 8
(二)B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8
(三)针对B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8
三、研究设计 8
四、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呈现 9
(一)教师和幼儿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态度 9
(二)早期阅读环境 10
(三)早期阅读活动材料 12
(四)早期阅读活动时间安排 14
(五)早期阅读教学 14
五、B幼儿园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 16
(一)教师对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认识及制定 16
(二)B园早期阅读环境创设不适宜 17
(三)B园早期阅读材料使用率低 18
(四)B 园早期阅读活动时间设置不合理 18
(五)B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9
六、思考与建议 24
七、结语 26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7
致谢 28
民办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现状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B园为例
一、引言
(一)课题来源
1.阅读对个人的长期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贯彻落实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早期阅读愈发受到大家的关注,而早期阅读的意义也开始获得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具有高价值的能力。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一方面是成为成功的阅读者的基础,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成为了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开端。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通过早期阅读获得的核心经验,是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的萌发与成长,奠定的是成为爱读书、善读书者的基础,获得的是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自主阅读能力。他们的早期发展和经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功和健康等等都将产生不可磨灭的、深远持久的影响,而且将是今后各项发展的基础。因而,幼儿早期阅读这项基于社会性互动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受社会大众的重视。
2.幼儿园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
随着家庭中早期阅读活动的不断展开,家长教育困惑的不断凸显,幼儿园这一重要的主流的托幼机构就成了家庭的依托,与家庭紧密结合互相联系,为幼儿的全方位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物质以及人力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支持。幼儿园不仅辅助家庭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同时也为家庭提供正确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和方式。可以说,幼儿园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幼儿园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影响着它的直接参与者——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还进一步影响着家庭教育中身为幼儿家长的教育者对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正是如此,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亟待研究的关注。
3.B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在实习之初发现B园的教学情况不同于见习时所在的公办园,笔者通过与B园在职教师的交谈和亲身观察发现B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基本上还停留在随便让幼儿拿本书玩的阶段。早期阅读的材料不足,分类混乱,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阅读环境单调不舒适都是B园存在的问题。B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停留在仅仅只是有这么一项活动的层面上,忽视幼儿的真实需要和接受水平。幼儿对于书本的兴趣不在于书本的内容,而在于撕书。所有的早期阅读活动可以概括成每天饭后的拿本书随便玩玩。
笔者本身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有着极大的热情,一直很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状况。而笔者又有机会在B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在这期间又非常幸运的有两次机会单独带领幼儿进入B园图书室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指导老师得知我的毕业论文方向是研究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后也大力配合,让我承担每天主要的午休阅读活动的开展。
结合这些方面的考虑与此契机,笔者拟在苏州市高新区B园实施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研究,又考虑到实践者自身的能力水平,拟定在中班开展此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苏州市高新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中的阅读环境布置、阅读材料丰富度、阅读室真实利用率、阅读时间安排合理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发现该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概括总结,提出相关对策,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反思指导。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对B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研究的同时,查阅了充分多的有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及论文,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梳理,在本研究中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论点,进一步的让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2)实践意义
通过对B幼儿园的早期阅读现状进行研究,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在实践中民办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进行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发现典型问题后,能根据理论的指导并结合B园的实际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方案可提供给B 园的老师,在老师的运用中进一步实践以期改变B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笔者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发现,有关阅读的相关研究的文章较多,但是针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进行研究的案例很少,立足于本次研究,笔者对关键部分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
1.国内相关研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幼教界也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在关注着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并且大力的推广着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2)颁布之后,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更是努力学习,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阅读活动研究。对于早期阅读的研究虽然多,但是笔者发现,我国对早期阅读的看法和观点很多都是抄国外的教育者的观点,真正独到的见解少之又少,对于幼儿的早期阅读的重视只是表面性的,深入的研究还是不丰富。
(1)对早期阅读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的研究
蒋蕙与贺红认为“凡是摄入儿童眼中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的、带有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均可以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这就是所谓的“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在研究中,她们根据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将早期阅读材料划分两大类,即:成人引导性阅读活动材料、幼儿生成性阅读活动材料。成人引导阅读活动材料中还分为集体性阅读活动材料和社会性阅读活动材料;幼儿生成性阅读活动材料中分为自发生成性阅读材料和偶发生成性阅读活动材料。
(2)对早期阅读活动环境的创设的研究
陆秋红和郑蓓丰认为“阅读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将幼儿园的教室内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让“墙饰作为幼儿阅读的好伙伴”。
李桂芹在其论文中说到,通过环境的熏陶,使得幼儿爱上阅读,即要“创设可以随时驻足阅读的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多元表达的环境”,“创设具有多样阅读材料的环境”。
周兢认为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应有选择的创设好园内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情境。他进一步指出要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就是指在平时生活中,幼儿能接触到的他们周围的重要事物上需要贴上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标签,通过这一措施而让幼儿经常使用环境中的文字。同时,这些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还应当与儿童的经验或当时的活动有关,例如:在娃娃家放置报纸、车票、购物单等,在美工区放置手工材料,在室外放置地图等。这样,幼儿园就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各个区域都充满了乐趣,与此同时,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书”。
(3)对早期阅读活动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
吴放认为“幼儿园应该教幼儿阅读,因为早期阅读不但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为幼儿未来的学业成就打基础。”
周兢认为早期阅读是幼儿的四个“机会”。即: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发展语言和元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是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
邵洁认为“开发幼儿早期阅读潜能对于幼儿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塑造幼儿的心灵,还会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研究
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什么教育呢?刘剑云认为“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要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对幼儿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教育。”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例如可以在图画书中、在游戏活动中、在生活中学习阅读。早期阅读是融入在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在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的萌发与成长的教育活动。
颜晓燕认为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与教书活动教学是有差异的,从核心要素来说,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体现为“图书、符号和文字,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托幼机构,要开展早期阅读活动首先需要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其次这些阅读材料存在于一个环境中,再者需要成人的陪伴和指导。
颜晓燕她认为早期阅读教学与讲述活动的不同还在于目标。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具体表述和实际生活中,早期教阅读教学涉及的维度多,具有多维复合的特点。
(5)早期阅读教育的观念及模式研究
周兢通过研究发现,多元阅读教育、创意阅读教育和游戏阅读教育是有助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几种新的观念和模式。多元阅读教育是“为幼儿创设多元阅读的情境,给幼儿提供多元阅读的引导,帮助幼儿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自主阅读的人。”它包括多元阅读情境的创设、多元阅读互动关系的建立、多元阅读材料的选择及多元阅读途径的尝试这几因素。而创意阅读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即一方面指儿童阅读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意,另一方面要求儿童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创意。游戏阅读教育是将普通的游戏活动变成富有阅读意义的活动过程,一方面是指把阅读当作游戏,利用儿童天生的对于游戏的热爱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自发地产生阅读的动机和愿望,自发地阅读并获得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者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阅读。
2、国外相关研究
阅读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性行为,在原始社会的人类就拥有了,而近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阅读。1970年1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1972年被定为“国际图书年”,这一伟大决定目的在于大力宣传阅读的作用,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整个社会正式朝着建设“阅读社会”(Reading Society)的方向前进。在这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响应号召,例如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号召“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日本政府也开展了“图书起跑线”活动。由此可见阅读成为了早期教育的热点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国外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颇丰,以下介绍影响力较大的几项相关研究:
(1)有关儿童早期阅读教育计划和政策的研究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期阅读优先”计划旨在提高美国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政策的提出,更加的注重儿童早期阅读语言环境的假设和教师的作用;更加强调了要将教学改革活动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方法的整合和家长的参与;要求实现前阅读教育和学校阅读教育的有效衔接。
美国还创办了学前阅读班,该班是美国对入学前一年的儿童进行阅读教学的机构,通过提前对儿童进行阅读教学,促进其身心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提前开始计划,非常重视对贫苦儿童入学前的阅读训练,建立了不少阅读班。
美国在1995年推动了“暑期读写计划”(READ、WRITE、NOW!),在这个计划中提出儿童每周五天,每天读写半个小时;每周至少与成年人共同阅读一次;申请试用图书馆卡,每天学习一个新字。1997年,克林顿也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America Reads Challenge)来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有能力进行独立且流利的阅读。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阅读卓越法》(Reading Excellence Act),在中小学教育法第二章中加入有关阅读方面的条文。
在新西兰教育内容体系中,读写能力被置为至关重要的地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玛丽亚·克莱(Marie Clay)教授最早提出了“阅读补救”方案,并且在她的著作《阅读困难的早期发现》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英国在1996年 9月制定了国家读写方案,并且在1997年颁布了国家读写战略计划,这个战略计划的产生是在一个读写发展咨询特别工作组的商议过程中。1998年9月起,英格兰所有的小学都要求设立自己的读写目标,在学校读写计划中也给出了小学课程详细的年度读写教学目标以供使用,这些目标同时也适用于学前班。
(2)有关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的研究
美国哈佛大家讲座教授、国际著名的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领导的美国国家研究队早期阅读教育委员会负责了一个“开端正确:培养成功的阅读者”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近年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早期阅读研究项目。美国早期阅读委员会提出了“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该目标包括了三个阶段,即0-3岁儿童阅读能力要求、3-4岁儿童阅读能力要求和5-6岁儿童的阅读能力要求。
(3)有关幼儿早期阅读策略的研究
在1997年至2000年间,一个来自美国国家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引发了国际间的早期阅读革命。这个报告就是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国际著名的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领衔、由北美地区18名著名学者组成的早期阅读委员会,在经过了三年的系统研究后,在回顾研究和整合国际有关阅读教育与早期阅读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美国的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交了一份题为《在早期预防儿童阅读困难》的研究报告。智慧的美国人从预防儿童阅读困难这个独特的角度去提倡幼儿早期阅读,看起来似乎让人觉得耸人听闻,实际上并不是标新立异,在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委员会的研究中发现,整个北美范围存在着严重的儿童阅读困难的危机。由此可见,预防儿童阅读困难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只有解决了儿童的阅读困难,才能进一步推动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
内容摘要:本研究立足于苏州市高新区某民办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活动现状,发现该民办幼儿园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理论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今后能为苏州市高新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对苏州市高新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了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材料使用率低,教师对早期阅读重视度不够,早期阅读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在实践中提出了解决方法:合理分配幼儿园图书室活动时间,并有效的付诸于实践;设计适合民办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特色活动,并且定期举行亲子读书会;丰富校园及班级阅读材料,定期更新;培养师资,使教师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中指导的更专业。通过上述一系列针对B幼儿园存在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帮助B幼儿园更好的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民办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
目 录
一、引言 1
(一)课题来源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
二、主要研究内容 8
(一)B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现状 8
(二)B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8
(三)针对B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8
三、研究设计 8
四、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呈现 9
(一)教师和幼儿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态度 9
(二)早期阅读环境 10
(三)早期阅读活动材料 12
(四)早期阅读活动时间安排 14
(五)早期阅读教学 14
五、B幼儿园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 16
(一)教师对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认识及制定 16
(二)B园早期阅读环境创设不适宜 17
(三)B园早期阅读材料使用率低 18
(四)B 园早期阅读活动时间设置不合理 18
(五)B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9
六、思考与建议 24
七、结语 26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7
致谢 28
民办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现状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B园为例
一、引言
(一)课题来源
1.阅读对个人的长期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贯彻落实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早期阅读愈发受到大家的关注,而早期阅读的意义也开始获得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具有高价值的能力。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一方面是成为成功的阅读者的基础,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成为了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开端。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通过早期阅读获得的核心经验,是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的萌发与成长,奠定的是成为爱读书、善读书者的基础,获得的是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自主阅读能力。他们的早期发展和经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功和健康等等都将产生不可磨灭的、深远持久的影响,而且将是今后各项发展的基础。因而,幼儿早期阅读这项基于社会性互动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受社会大众的重视。
2.幼儿园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
随着家庭中早期阅读活动的不断展开,家长教育困惑的不断凸显,幼儿园这一重要的主流的托幼机构就成了家庭的依托,与家庭紧密结合互相联系,为幼儿的全方位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物质以及人力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支持。幼儿园不仅辅助家庭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同时也为家庭提供正确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和方式。可以说,幼儿园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幼儿园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影响着它的直接参与者——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还进一步影响着家庭教育中身为幼儿家长的教育者对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正是如此,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亟待研究的关注。
3.B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在实习之初发现B园的教学情况不同于见习时所在的公办园,笔者通过与B园在职教师的交谈和亲身观察发现B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基本上还停留在随便让幼儿拿本书玩的阶段。早期阅读的材料不足,分类混乱,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阅读环境单调不舒适都是B园存在的问题。B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停留在仅仅只是有这么一项活动的层面上,忽视幼儿的真实需要和接受水平。幼儿对于书本的兴趣不在于书本的内容,而在于撕书。所有的早期阅读活动可以概括成每天饭后的拿本书随便玩玩。
笔者本身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有着极大的热情,一直很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状况。而笔者又有机会在B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在这期间又非常幸运的有两次机会单独带领幼儿进入B园图书室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指导老师得知我的毕业论文方向是研究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后也大力配合,让我承担每天主要的午休阅读活动的开展。
结合这些方面的考虑与此契机,笔者拟在苏州市高新区B园实施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研究,又考虑到实践者自身的能力水平,拟定在中班开展此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苏州市高新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中的阅读环境布置、阅读材料丰富度、阅读室真实利用率、阅读时间安排合理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发现该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概括总结,提出相关对策,为B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反思指导。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对B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研究的同时,查阅了充分多的有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及论文,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梳理,在本研究中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论点,进一步的让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2)实践意义
通过对B幼儿园的早期阅读现状进行研究,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在实践中民办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进行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发现典型问题后,能根据理论的指导并结合B园的实际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方案可提供给B 园的老师,在老师的运用中进一步实践以期改变B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笔者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发现,有关阅读的相关研究的文章较多,但是针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进行研究的案例很少,立足于本次研究,笔者对关键部分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
1.国内相关研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幼教界也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在关注着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并且大力的推广着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2)颁布之后,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更是努力学习,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阅读活动研究。对于早期阅读的研究虽然多,但是笔者发现,我国对早期阅读的看法和观点很多都是抄国外的教育者的观点,真正独到的见解少之又少,对于幼儿的早期阅读的重视只是表面性的,深入的研究还是不丰富。
(1)对早期阅读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的研究
蒋蕙与贺红认为“凡是摄入儿童眼中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的、带有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均可以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这就是所谓的“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在研究中,她们根据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将早期阅读材料划分两大类,即:成人引导性阅读活动材料、幼儿生成性阅读活动材料。成人引导阅读活动材料中还分为集体性阅读活动材料和社会性阅读活动材料;幼儿生成性阅读活动材料中分为自发生成性阅读材料和偶发生成性阅读活动材料。
(2)对早期阅读活动环境的创设的研究
陆秋红和郑蓓丰认为“阅读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将幼儿园的教室内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让“墙饰作为幼儿阅读的好伙伴”。
李桂芹在其论文中说到,通过环境的熏陶,使得幼儿爱上阅读,即要“创设可以随时驻足阅读的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多元表达的环境”,“创设具有多样阅读材料的环境”。
周兢认为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应有选择的创设好园内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情境。他进一步指出要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就是指在平时生活中,幼儿能接触到的他们周围的重要事物上需要贴上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标签,通过这一措施而让幼儿经常使用环境中的文字。同时,这些有实际意义的文字环境还应当与儿童的经验或当时的活动有关,例如:在娃娃家放置报纸、车票、购物单等,在美工区放置手工材料,在室外放置地图等。这样,幼儿园就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各个区域都充满了乐趣,与此同时,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书”。
(3)对早期阅读活动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
吴放认为“幼儿园应该教幼儿阅读,因为早期阅读不但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为幼儿未来的学业成就打基础。”
周兢认为早期阅读是幼儿的四个“机会”。即: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发展语言和元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是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
邵洁认为“开发幼儿早期阅读潜能对于幼儿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塑造幼儿的心灵,还会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研究
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什么教育呢?刘剑云认为“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要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对幼儿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教育。”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例如可以在图画书中、在游戏活动中、在生活中学习阅读。早期阅读是融入在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在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书面语言意识和行为的萌发与成长的教育活动。
颜晓燕认为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与教书活动教学是有差异的,从核心要素来说,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体现为“图书、符号和文字,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托幼机构,要开展早期阅读活动首先需要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其次这些阅读材料存在于一个环境中,再者需要成人的陪伴和指导。
颜晓燕她认为早期阅读教学与讲述活动的不同还在于目标。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具体表述和实际生活中,早期教阅读教学涉及的维度多,具有多维复合的特点。
(5)早期阅读教育的观念及模式研究
周兢通过研究发现,多元阅读教育、创意阅读教育和游戏阅读教育是有助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几种新的观念和模式。多元阅读教育是“为幼儿创设多元阅读的情境,给幼儿提供多元阅读的引导,帮助幼儿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自主阅读的人。”它包括多元阅读情境的创设、多元阅读互动关系的建立、多元阅读材料的选择及多元阅读途径的尝试这几因素。而创意阅读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即一方面指儿童阅读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意,另一方面要求儿童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创意。游戏阅读教育是将普通的游戏活动变成富有阅读意义的活动过程,一方面是指把阅读当作游戏,利用儿童天生的对于游戏的热爱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自发地产生阅读的动机和愿望,自发地阅读并获得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者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阅读。
2、国外相关研究
阅读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性行为,在原始社会的人类就拥有了,而近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阅读。1970年1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1972年被定为“国际图书年”,这一伟大决定目的在于大力宣传阅读的作用,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整个社会正式朝着建设“阅读社会”(Reading Society)的方向前进。在这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响应号召,例如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号召“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日本政府也开展了“图书起跑线”活动。由此可见阅读成为了早期教育的热点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国外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颇丰,以下介绍影响力较大的几项相关研究:
(1)有关儿童早期阅读教育计划和政策的研究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期阅读优先”计划旨在提高美国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政策的提出,更加的注重儿童早期阅读语言环境的假设和教师的作用;更加强调了要将教学改革活动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方法的整合和家长的参与;要求实现前阅读教育和学校阅读教育的有效衔接。
美国还创办了学前阅读班,该班是美国对入学前一年的儿童进行阅读教学的机构,通过提前对儿童进行阅读教学,促进其身心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提前开始计划,非常重视对贫苦儿童入学前的阅读训练,建立了不少阅读班。
美国在1995年推动了“暑期读写计划”(READ、WRITE、NOW!),在这个计划中提出儿童每周五天,每天读写半个小时;每周至少与成年人共同阅读一次;申请试用图书馆卡,每天学习一个新字。1997年,克林顿也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America Reads Challenge)来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有能力进行独立且流利的阅读。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阅读卓越法》(Reading Excellence Act),在中小学教育法第二章中加入有关阅读方面的条文。
在新西兰教育内容体系中,读写能力被置为至关重要的地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玛丽亚·克莱(Marie Clay)教授最早提出了“阅读补救”方案,并且在她的著作《阅读困难的早期发现》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英国在1996年 9月制定了国家读写方案,并且在1997年颁布了国家读写战略计划,这个战略计划的产生是在一个读写发展咨询特别工作组的商议过程中。1998年9月起,英格兰所有的小学都要求设立自己的读写目标,在学校读写计划中也给出了小学课程详细的年度读写教学目标以供使用,这些目标同时也适用于学前班。
(2)有关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的研究
美国哈佛大家讲座教授、国际著名的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领导的美国国家研究队早期阅读教育委员会负责了一个“开端正确:培养成功的阅读者”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近年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早期阅读研究项目。美国早期阅读委员会提出了“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该目标包括了三个阶段,即0-3岁儿童阅读能力要求、3-4岁儿童阅读能力要求和5-6岁儿童的阅读能力要求。
(3)有关幼儿早期阅读策略的研究
在1997年至2000年间,一个来自美国国家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引发了国际间的早期阅读革命。这个报告就是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国际著名的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领衔、由北美地区18名著名学者组成的早期阅读委员会,在经过了三年的系统研究后,在回顾研究和整合国际有关阅读教育与早期阅读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美国的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交了一份题为《在早期预防儿童阅读困难》的研究报告。智慧的美国人从预防儿童阅读困难这个独特的角度去提倡幼儿早期阅读,看起来似乎让人觉得耸人听闻,实际上并不是标新立异,在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委员会的研究中发现,整个北美范围存在着严重的儿童阅读困难的危机。由此可见,预防儿童阅读困难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只有解决了儿童的阅读困难,才能进一步推动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