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旗下讲话的实施现状分析以s小学为例【字数:16398】
国旗下讲话作为升旗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特殊形式,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本研究从国旗下讲话的实施现状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常熟市S小学近三年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对常熟市S小学的部分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文献法参考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分析得出小学国旗下讲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期望推动国旗下讲话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及开展主题延伸活动,让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目 录
一、引言1
二、问题的提出1
(一)课题来源1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课题研究的目的1
2.课题研究的意义2
三、文献综述2
(一)概念界定2
(二)相关研究与分析2
1.关于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的分析2
2.关于国旗下讲话组织形式的分析3
3.关于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分析4
四、研究方法4
(一)文献法4
(二)个案分析法5
(三)问卷调查法5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5
(一)国旗下讲话在小学的实施现状5
1.内容题材“空、大、偏”5
2.活动形式的模式化和单一化7
3.后续活动中缺乏德育反馈7
(二)国旗下讲话在小学实施现状的原因分析8
1.形式主义明显,与实际脱离8
2.讲话稿围绕既定活动和规章制度而存在,讲话主体认知有偏差8
3.学校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责任意识影响国旗下讲话的实施9
六、对问题的思考和建议9
(一)全面关注,立足实践,与时俱进9
(二)去制度化,发挥学生主体性10
(三)开展主题延伸活动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附录16
一、引言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内容之一,学校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品德的活动,而国旗下讲话作为每周星期一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升国旗仪式后进行的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现阶段中小学最普遍的一种德育形式。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国旗下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现有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小学国旗下讲话该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德育功能有所偏差,主要体现在主题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单一化和模式化。本课题立足于小学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跟进后续主题活动的延伸,通过对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的观察记录,结合S小学对德育工作的落实情况,针对内容、形式和后续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弥补了国旗下讲话在近两年主题内容剖析和后续德育活动延伸方面不足的研究。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小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特殊形式,关注学生,关注德育,创新形式,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来源
国旗下讲话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本研究旨在了解国旗下讲话的实施现状,立足于小学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跟进后续主题活动的延伸,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推动国旗下讲话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研究,对常熟市S小学近三年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国旗下讲话在小学的实施现状,基于有关材料提出相应对策,期望国旗下讲话能够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及开展主题延伸活动,让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本课题是对已有国旗下讲话作为德育资源在实施过程中现状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弥补了国旗下讲话在近两年主题内容剖析和后续德育活动延伸方面不足的研究。立足于小学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跟进后续主题活动的延伸,对这一特殊德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2)实践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规定:升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而国旗下讲话作为升旗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特殊形式。通过对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的观察记录,结合S小学对德育工作的落实,针对内容、形式和后续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能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小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特殊形式,关注学生,关注德育,创新形式,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国旗下讲话是2005年教育部率先提出的建设性的要求,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而小学德育工作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项: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相关研究与分析
本研究围绕“国旗下讲话”这一主题,从中国知网收集到78篇文献资料,以“小学德育”这一主题搜集到200多条结果,而以“国旗下讲话德育”这一主题只能搜集到10篇参考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筛选、整理和分析,发现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者针对其在德育实施中出现的误区做出相应的研究,主要从主题内容和活动形式和班级管理三个方面发现问题,对国旗下讲话作为德育资源的实施研究分析如下:
1.关于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的分析
笔者对搜集到的研究资料加以整理发现,现阶段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的选择大致可以从可行性、针对性、平衡性三方面进行论述。
可行性指的是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是否能对学生贯彻德育思想的同时指导他们的行为。高媛和田澜在《“国旗下讲话”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中指出:许多学校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欠考虑,陷入假、大、空的误区,不是在讲话时利用与事实相违背的事例作为论证依据,就是在选材上过分宏观与空洞。也就是说这样的讲话内容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兴趣。
目 录
一、引言1
二、问题的提出1
(一)课题来源1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课题研究的目的1
2.课题研究的意义2
三、文献综述2
(一)概念界定2
(二)相关研究与分析2
1.关于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的分析2
2.关于国旗下讲话组织形式的分析3
3.关于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分析4
四、研究方法4
(一)文献法4
(二)个案分析法5
(三)问卷调查法5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5
(一)国旗下讲话在小学的实施现状5
1.内容题材“空、大、偏”5
2.活动形式的模式化和单一化7
3.后续活动中缺乏德育反馈7
(二)国旗下讲话在小学实施现状的原因分析8
1.形式主义明显,与实际脱离8
2.讲话稿围绕既定活动和规章制度而存在,讲话主体认知有偏差8
3.学校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责任意识影响国旗下讲话的实施9
六、对问题的思考和建议9
(一)全面关注,立足实践,与时俱进9
(二)去制度化,发挥学生主体性10
(三)开展主题延伸活动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附录16
一、引言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内容之一,学校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品德的活动,而国旗下讲话作为每周星期一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升国旗仪式后进行的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现阶段中小学最普遍的一种德育形式。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国旗下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现有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小学国旗下讲话该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德育功能有所偏差,主要体现在主题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单一化和模式化。本课题立足于小学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跟进后续主题活动的延伸,通过对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的观察记录,结合S小学对德育工作的落实情况,针对内容、形式和后续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弥补了国旗下讲话在近两年主题内容剖析和后续德育活动延伸方面不足的研究。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小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特殊形式,关注学生,关注德育,创新形式,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来源
国旗下讲话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本研究旨在了解国旗下讲话的实施现状,立足于小学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跟进后续主题活动的延伸,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推动国旗下讲话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研究,对常熟市S小学近三年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国旗下讲话在小学的实施现状,基于有关材料提出相应对策,期望国旗下讲话能够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及开展主题延伸活动,让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本课题是对已有国旗下讲话作为德育资源在实施过程中现状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弥补了国旗下讲话在近两年主题内容剖析和后续德育活动延伸方面不足的研究。立足于小学国旗下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跟进后续主题活动的延伸,对这一特殊德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2)实践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规定:升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而国旗下讲话作为升旗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特殊形式。通过对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的观察记录,结合S小学对德育工作的落实,针对内容、形式和后续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能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小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特殊形式,关注学生,关注德育,创新形式,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国旗下讲话是2005年教育部率先提出的建设性的要求,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而小学德育工作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项: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相关研究与分析
本研究围绕“国旗下讲话”这一主题,从中国知网收集到78篇文献资料,以“小学德育”这一主题搜集到200多条结果,而以“国旗下讲话德育”这一主题只能搜集到10篇参考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筛选、整理和分析,发现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者针对其在德育实施中出现的误区做出相应的研究,主要从主题内容和活动形式和班级管理三个方面发现问题,对国旗下讲话作为德育资源的实施研究分析如下:
1.关于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的分析
笔者对搜集到的研究资料加以整理发现,现阶段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的选择大致可以从可行性、针对性、平衡性三方面进行论述。
可行性指的是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是否能对学生贯彻德育思想的同时指导他们的行为。高媛和田澜在《“国旗下讲话”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中指出:许多学校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欠考虑,陷入假、大、空的误区,不是在讲话时利用与事实相违背的事例作为论证依据,就是在选材上过分宏观与空洞。也就是说这样的讲话内容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兴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