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情况调查与策略研究以b小学为例【字数:17350】

摘 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精神生活没有及时跟上,尤其是传统礼仪文化有停止甚至倒退的现象。为此,近年来,有不少有识之士关注到日常礼仪,并呼吁重视礼仪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中,礼仪教育是德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口,既能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情感,也能满足自身道德需求,确保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追求和延续。但是,根据本课题研究,发现小学礼仪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礼仪文化缺失、教师以身作则不够、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为此,研究者提出以传统礼仪文化来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加强言传身教,整合家园共育的教育观念、构建家校合作制度等小学礼仪教育改进对策。以提高小学对礼仪教育的认识,优化小学礼仪教育的实施,改善文明礼仪行为,实现小学礼仪教育的价值。
目 录
一、引言 1
(一)课题来源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二、相关研究现状. 1
(一)概念界定 1
(二)相关研究现状 2
三、研究设计 3
(一)研究对象 3
(二)研究方法 6
四、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6
(一)常熟市B小学礼仪教育实施现状 6
(二)常熟市B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3
五、改进策略 15
(一)以传统礼仪文化来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15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言传身教 15
(三)整合家园共育的教育观念,构建家校合作制度 16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附 录 19
致 谢 24
一、引言
(一)课题来源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形象著称于世。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礼仪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重要内容,它常常作为德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情感,满足自身道德需求,确保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追求和延续。
就当前来说,中小学教育中,礼仪教育占着比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要的地位。但从日常的观察发现,礼仪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而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由于受父母过度宠爱,他们的日常行为常常出现失礼现象。礼仪对一个人成长来说,是一种良好习惯。而习惯不仅仅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更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为此,学校教育研究应重视小学礼仪教育的研究。小学是儿童启蒙的基础阶段,对个体行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了解学生的可塑性,及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礼仪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更好的风范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此,需要加强对小学礼仪教育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常熟市B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情况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现行礼仪教育的实际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以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关于小学礼仪教育的研究大多侧重在其重要性、意义等几个方面,而礼仪教育中师生素养以及教育方式、具体内容、实施途径等研究较为缺失。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对常熟市B小学礼仪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更好地拓宽礼仪教育的研究视野,根据从中发现的问题,为常熟市B小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最终实现既丰富小学礼仪教育现状研究,又能为小学礼仪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1.礼仪
礼仪在《新华词典》中解释为“礼节和仪式”。《世界道德伦理词典》中解释为“在不同民俗、传统文化、礼节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刘玉琴认为,礼仪是一种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的行为规范,是内在需求和外显行为的结合体。
我认为,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最简单和最低要求的道德行为规范。这受到诸如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时代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是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不变的行为规范和方式方法。
2.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教师引导学生遵守特定行为规范的活动,是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人格教育。
3.小学礼仪教育
小学礼仪教育是在小学期间进行的特定行为规范的培养与引导活动,这是一项旨在提高小学生文明礼仪质量的教育,是一种教会小学生“学会做人”的人格教育。
(二)相关研究现状
在品德教育中,礼仪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中发现,礼仪教育的研究不少,既有对礼仪教育的综合研究,也有具体到小学礼仪教育的研究。
1.关于礼仪教育的研究
在中国,礼仪教育研究侧重于礼仪教育功能的研究、定位的研究、主体的研究,礼仪教育实施范围、对策和建议、研究趋势这几个方面:
(1)关于礼仪教育功能的研究
礼仪教育具有以下功能。首先是礼仪教育的思想功能。王贺兰在《礼仪的思想功能》一文中指出,礼仪思想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民族认同,道德管理等方面。
其次是礼仪教育的陶冶功能,郑余霞认为“知书达礼、以礼入法、克己复礼、悦人悦己、由礼而乐”可以使学生判断是非、提高修养、锤炼品格等。另外,传承礼仪之邦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功能,张磊指出: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知礼懂礼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兴旺发展。
最重要的是,礼仪教育还具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王慧玲提到:小学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2)关于礼仪教育定位的研究
关于礼仪教育与国学经典的关系,谭今晨、沈宏、王乔妮、李萍、范志华等人认为:礼仪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学习其实就是国学经典的实践过程。由此可见,二者相辅相成,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国学经典,同时,它也是国学经典得以实践的一个重要媒介。
在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中,研究者认为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促进礼仪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例如,潘杨玲指出,礼仪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的培养与发展可以提高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礼仪教育的传承礼仪之邦功能,为践行国学经典,发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供了有效途径。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实施保障了个体的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
(3)关于实施礼仪教育主体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