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现状研究以d小学为例【字数:14708】

摘 要本文围绕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这一研究对象,搜集梳理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在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观察教学实际中的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当前拼音课堂存在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拼音发音不准确、学生之间拼音水平发展不均衡、运用能力欠缺等问题。本研究从教、学两方面出发,通过研究拼音课堂教学来反映拼音教学现状,记录研究拼音课堂教学环节,了解一年级新生拼音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加深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课堂设计多样化;家校合作,培养乐学习惯;穿插说话训练,突破发音难点;兴趣引导与严格要求结合的相关策略来解决以上问题。
目 录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
二、国内相关研究 2
(一)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理论 2
(二) 部编版拼音教学编排特点 2
(三) 拼音教学方法有关研究 3
1.当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3
2.关于拼音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4
(四) 拼音教学评价有关研究 5
三、研究过程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6
1. 文献法 6
2. 观察法 6
3. 访谈法 6
四、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现状调查 7
(一)拼音课堂教学环节的调查 7
1. 教学过程及分析 7
2. 课堂教学手段使用情况 10
(二)一年级学生拼音学习情况的调查 11
1. 入学前学习拼音情况 11
2. 对拼音学习的情绪状态 11
3. 拼音学习效果调查 12
五、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存在问题及分析 13
(一)存在的问题 13
1.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13
2.学生个体差异明显 14
3.发音部位不准确 14
4.书写运用能力欠缺 14
(二)原因分析 14
1. 教师忽视具体学情 14
2. 发音受方言干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
3. 受学前教育阶段影响 15
4. 直呼要求较低 15
六、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拼音有效教学优化策略 16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课堂设计多样化 16
2.家校合作,培养乐学习惯 16
3.穿插说话训练,突破发音难点 17
4.兴趣引导与严格要求结合 17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致谢 21
一、引言
问题的提出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基础工具,也是小学生进入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抽象的特点导致一年级小学生难于理解记忆以及熟练使用。通过对部编版教材的灵活使用,如何提高拼音教学的质量,如何让刚入学的小学生顺利地、有趣味性地学习拼音,使其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培养学习语文的热情成了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们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部编版教材已在一年级广泛使用,相较传统苏教版而言有不少改进之处。本篇研究针对狭义的拼音教学,即对完整拼音表的教学部分展开研究。
从理论意义出发,研究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现状服务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会汉语拼音”的目标。针对新版本教材下的拼音教学现状研究,能够引发人们对拼音教学内容变化的关注,呈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意义出发,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核心部分,它是识记汉字的前提条件,是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拐棍,帮助人民群众识字正音。有效地掌握拼音是小学生走入语文学科大门的第一步,也是初步培养语感的关键。部编版汉语拼音教学现状研究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为低年级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二、国内相关研究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顺向迁移理论”指学生原先学习的内容对后来学习产生的影响,心理学认为积极的顺向迁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理论”,认为只有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学习迁移才会发生,并且相同元素越多,迁移的程度就越高。
在拼音教学中,我们把相同的韵母列组,替换不同的声母与之组成音节,例如学习以g、k、h为声母的音节时,我们先熟练认读gě、gā、gú、guā,后学习kě、kā、kú、kuā就会简单容易。
部编版拼音教学编排特点
编排顺序上,正在推行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其最大的创新是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将拼音单元位移到一单元简单识字的后面,降低了一入学就进入拼音学习的困难。邵桂玲老师认为:“这种创新淡化了拼音教学,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又让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的定位更加突出。”如此创新使得学生体会到识字的成就感,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编排结构上,加入了知识板块的融合。林铁男老师认为:“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汉语拼音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围绕‘拼’而开展枯燥乏味的‘机械教学’,而是将其进行全新排编,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识字、阅读、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巧妙结合,从而使拼音教学更具趣味性。”部编版教材每单元结束后配有相应语文园地板块,包含识字、拼读、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将基本语文知识、基本常识渗透每单元的学习中,进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排内容特点方面,吴梦思老师总结道:“一是字母的呈现方式全部采用完整的情境图;二是音节带声调,拼读内容丰富灵活;三是拼音识字数量减少,突出拼音学习的重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拼音教材中将拼读练习的音节都带上了声调,使得拼读的内容丰富灵活,学生在拼读时可以联想到汉字,其中藏在同学名字中的音节令他们尤为感兴趣。邵桂玲老师认为:“每一个带调音节对应一个汉字,做到了音形义一体。教材还精选高频常用音节,实现了教材从‘教本’向‘读本’的转身。”这样的编排符合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适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
拼音教学方法有关研究
1.当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