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和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和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20191209124813]
内容摘要:现今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也逐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因为阅读会对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的发展与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少幼儿园班级都设置了班级图书角。然而观察发现这些班级图书角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尤其是街道幼儿园,问题似乎更多更严重一些。为弄清街道幼儿园在班级图书角创设和利用上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笔者调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十所街道幼儿园,发现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存在创设位置不佳、材料单一、破损严重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教育师资力量不均、幼儿园教师素质不等以及班级图书角的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广泛重视,由此,笔者提出了为班级图书角选择合适位置、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丰富阅读材料、将班级图书角融合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等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早期阅读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1
三、研究过程3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
(二)研究的对象4
(三)研究的方法4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4
(一)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4
(二)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分析10
五、思考与建议12
(一)增加街道幼儿园的投入,改善街道幼儿园条件12
(1)为班级图书角选择合适位置,营造良好阅读氛围13
(2)丰富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阅读材料13
(二)注重对街道幼儿园教师的培养14
(1)注重教师素养的提高、加强教师专业培养14
(2)将班级图书角阅读融入到日教育活动中14
(三)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引导幼儿爱护阅读材料14
(四)加强家庭、幼儿园、社区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15
六、结语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致谢19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说:“阅读比起任何其他的行为都更有力量释放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本性会得以更好地展现。”蒙台梭利认为4-5岁是孩子阅读的敏感期,如果给予4-5岁孩子阅读的机会,他们大都显得兴味浓厚又怡然自乐。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塑造人格。”孩子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的发展与形成,都受着阅读内容的影响,阅读对孩子的个性萌发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即“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幼儿园班级设立一个图书角,以供幼儿阅读所需,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不少幼儿园班级都设置了图书角。然而,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班级虽然设置了班级图书角,但这些图书角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尤其是街道幼儿园,问题似乎更多更严重一些,为弄清街道幼儿园在班级图书角创设和利用上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笔者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对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由此提出了“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这个课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关于幼儿园图书角的研究
(1)图书角创设的理论基础
①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需要意志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图书角是幼儿自由阅读的天地,有助于幼儿积极自觉得学习,因此图书角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②幼儿关键期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幼儿的关键期理论,关键期理论的相关学者指出:“0-6岁是语言能力发展敏感期,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发展机会,就会丧失最佳学习时机,日后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幼儿的敏感期内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对幼儿日后的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自然成熟理论
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福禄贝尔则一直坚持认为:“把幼儿放在适合于年龄和经验的有趣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潜能。让环境贴近于幼儿的生活,还给孩子自然和自由,更有利于幼儿的介入和实践,也促进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有限的童年时光里快乐地成长。“
(2)图书角的作用及创设要求
美国研究者指出,图书角的作用主要有三个(PoUingug & Williams,1995)。首先,它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在幼儿独立选择、使用和归还图书时,可以让其增强责任感。通过与其他幼儿共同使用图书角,幼儿能学会分享和轮流。其次,它可以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通过图书区活动,幼儿可以发展四种对早期阅读者至关重要的生成阅读行为(Emergent Literacy Behavior):浏览(幼儿快速翻书)、安静研究(幼儿看着图书的插图)、假装阅读(幼儿以单独、集体或分享的形式假装在阅读)以及传统型阅读(幼儿认出书上全部或部分词句)。最后,图书角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可以让幼儿通过借阅、还书等活动,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
根据全美幼教协会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评价标准,图书角图书的主题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单一的主题无法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需要。
美国的语言学家普遍认识到成人为幼儿大声朗读图书或讲故事对其阅读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学者Fox(2001)建议,家长或老师应该每天为幼儿读三本以上的图书,这三本图书对于幼儿不一定是全新的,可以是过去听过的。美国教师大都能做到每天为全体幼儿读书或讲故事一次,区域活动时还会来到图书角为有要求的个别幼儿读书。
2.国内关于幼儿园图书角的研究
(1)幼儿园图书角的创设要求
王琦老师在《浅谈如何利用阅读区角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一文中提出:“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受环境的影响越大。良好的环境创设,能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
陈鹤老师在《浅谈阅读区的创设》一文中对阅读区角的布置提出了几点观点:阅读区要选择在光线明亮而又安静的地方一是为了保护幼儿的视力,二是自然光能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有利于增强阅读区的吸引力;阅读区的空间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人数决定;阅读区应为幼儿提供温馨、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
阅读材料的投放对于图书角的建设更是至关重要的,图书材料是图书角的核心。
张荔教授在《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怎样的阅读文本——从陈鹤琴先生对幼儿故事特征与价值的分析来思考》对于如何投放阅读材料突出了几点建议。她认为图书角投放的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兴趣,陈鹤琴先生在《儿童故事》“卷首语”中指出,文本要“适合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内容儿童化”,特别强调“人物情节要在儿童经验范围以内”。其次,材料的投放应符合幼儿的语言经验陈鹤琴先生特别指出,幼儿故事的词句“不要失却‘儿童化’”。给幼儿的语言文本应符合其语言表达与理解特点,否则会造成语言传递和语言接受的“信息差”,使传递和解读活动失败。杨实诚先生认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词语要能为儿童所理解,所乐于接受,易于激励儿童去联想有关的具体形象[杨实诚(1999)]。最后,幼儿园图书角的图书应适宜幼儿身心的健康。
由此来审视幼儿园班级的图书角创设,即在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在班级中创设安全、舒适又富有吸引力的图书角环境并与之互动,能够让幼儿在与师、幼的互动中自然、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获得有效的发展。[黄芬(2007)]
(2)我国幼儿园图书角的不足之处
在严冷教授的《美中幼儿园图书角的对比》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两点关于我国图书角的不足之处。(1)环境创设缺乏年龄适宜性;(2)教师指导忽略了师幼互动。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美国幼儿园图书角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国的幼儿图书在出版时同一本书会有软皮和硬皮两个版本,美国教育界主张幼儿园使用硬皮图书,原因是硬皮图书不容易被幼儿损坏,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就不需为保护图书花费精力。因此,美国的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图书均为硬皮的。
在她看来,这些不足其实都是由于教育者不够重视造成的。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即“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3)关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研究
班级图书角, 就是通过学生自发收集图书, 丰富班级图书柜, 在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管理下, 丰富学生课余读书生活的区角。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忙于班级事务而不能天天对图书柜进行监督, 学生也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和老师监督力度不够产生疏于管理,因此, 在图书角的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陈晓芳2007]
对于幼儿园图书角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班级图书角的这一块研究比较少,因此,笔者希望借此文来作更深一步的调查,阅读在人一生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设置图书角的目的, 是为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及阅读的好习惯。因此,建立好、利用好图书角,都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苏州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现状,发现图书角在创设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及时的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规范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创设,改善图书角的利用现状,充分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能够培养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幼儿园老师对图书角创设和利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语言教育、早期阅读的相关知识。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苏州工业园区十所街道幼儿园,都为公立幼儿园。苏州工业园区的这些街道幼儿园虽属于公立幼儿园,但是他们都是直属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而非园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因此,在教育师资方面比较薄弱。这些幼儿园的教师有小部分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学历的教师也不多,所以教师的整体素质会稍有欠缺,这些幼儿园及教师可能会忽视班级图书角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因此,笔者对这部分幼儿园的老师及幼儿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中笔者从维普期刊门户、万方数据库等搜集了大量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创设和利用相关的期刊、论文,及时了解现在幼儿园图书角创设和使用的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归纳出已有的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自制了问卷《关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问题的问卷调查》。对10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74份问卷,回收问卷68份,问卷回收率91.9%,去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66份,回收有效率97%。
3.访谈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对调查的幼儿园大中小各年级的部分老师及幼儿进行访谈,自制了访谈提纲,了解了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的相关信息以及老师对于图书角创设的想法。在访谈中,采用了边访谈边记录的方法,得到了丰富的资料。除了一些口头资料,还获得了一些照片,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创设。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
1.班级图书角创设的现状
笔者对调查的十所街道幼儿园投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66份问卷。在调查中小班有40%,中班有32%,大班有28%,在调查的这些班级中,创设班级图书角的比例为100%,所以说,在笔者所调查的这些班级中,每个班都创设了班级图书角。然而,这些幼儿园的班级在图书角创设目的、创设位置、材料投放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班级图书角的创设。
(1)班级图书角创设的缘由
在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第三个问题即是“贵班级的图书角的创设主要是由于”,答案选项为“A.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创设、B.根据幼儿兴趣创设、C.根据教师自己想法创设、D.应家长要求创设、E.其他”。在调查中,选择B选项的有60%,选择A选项的有38%,选择E选项的有2%。大部分的班级都是因为幼儿对阅读有兴趣,所以才创设了班级图书角,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幼儿园对于班级的区角设置的要求而建立了图书角。在幼儿园里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区角活动,但是语言区角却会被很多幼儿认为枯燥乏味毫无新意。因此,创设一个能符合幼儿兴趣的班级图书角来帮助他们早期阅读的发展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2)班级图书角位置的选择
理想的图书角应具备四个条件:安静、视线充足、在幼儿视线范围之内还有空间适宜。幼儿在阅读时需要一个十分安静的环境,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位置应远离娃娃家、小吃店、表演区等嘈杂的区角,一般都建立在光线充足靠近窗户的地方。而为了吸引幼儿,又要设置在幼儿的视线范围之内,唤起他们对进入图书角的欲望。图书角的空间不宜过大,太大会显得不温馨,一般以能容纳4、5名幼儿同时阅读为宜。当然班级图书角的大小是与活动室的大小有关的,若活动室大,图书角就可以大一点,活动室小,图书角就该小一点。通过笔者调查,这些班级在选择图书角位置这一方面都做得基本都比较好,都能够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地方。只有极个别班级选择了光线并不好的角落,但是也都会开灯,以弥补光线昏暗的不足。
(3)阅读材料的投放
事实证明,教师只注重环境的美观,而忽略了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此的区角创设只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阅读材料是班级图书角的灵魂,对幼儿来说,选择的图书必须是物大清晰,图意明确,便于指认,因为在该年龄阶段,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读物仍以图画为主。因此,教师该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色彩鲜明、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的书本,以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图书的由来大部分都是幼儿及家长提供,有一部分则是由幼儿园提供。这些街道的大部分幼儿园对于幼儿阅读材料的投入都比较小,在笔者调查中,甚至有两个幼儿园是没有幼儿园小图书馆的,剩余的那八所街道幼儿园的阅读材料也都比较破旧。
在投放的材料中,基本都是纸质书籍,材料比较单一。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图书种类也很单一,大都是故事书、识字卡片书、动漫卡通,幼儿能够选择的余地比较少,而且很多班级对于阅读材料的更新频率也比较低,大都是一学期一次,只有少数为一个月一次。专家学者都认为一个班级每个幼儿至少应拥有5-8本图书,而且老师不能一次性把所有的图书都陈列出来,因为过多的图书会增加幼儿选择的难度,从而使他们疲于选书而疏于阅读。
内容摘要:现今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也逐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因为阅读会对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的发展与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少幼儿园班级都设置了班级图书角。然而观察发现这些班级图书角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尤其是街道幼儿园,问题似乎更多更严重一些。为弄清街道幼儿园在班级图书角创设和利用上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笔者调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十所街道幼儿园,发现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存在创设位置不佳、材料单一、破损严重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教育师资力量不均、幼儿园教师素质不等以及班级图书角的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广泛重视,由此,笔者提出了为班级图书角选择合适位置、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丰富阅读材料、将班级图书角融合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等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早期阅读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1
三、研究过程3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
(二)研究的对象4
(三)研究的方法4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4
(一)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4
(二)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分析10
五、思考与建议12
(一)增加街道幼儿园的投入,改善街道幼儿园条件12
(1)为班级图书角选择合适位置,营造良好阅读氛围13
(2)丰富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阅读材料13
(二)注重对街道幼儿园教师的培养14
(1)注重教师素养的提高、加强教师专业培养14
(2)将班级图书角阅读融入到日教育活动中14
(三)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引导幼儿爱护阅读材料14
(四)加强家庭、幼儿园、社区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15
六、结语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致谢19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说:“阅读比起任何其他的行为都更有力量释放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本性会得以更好地展现。”蒙台梭利认为4-5岁是孩子阅读的敏感期,如果给予4-5岁孩子阅读的机会,他们大都显得兴味浓厚又怡然自乐。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塑造人格。”孩子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的发展与形成,都受着阅读内容的影响,阅读对孩子的个性萌发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即“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幼儿园班级设立一个图书角,以供幼儿阅读所需,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不少幼儿园班级都设置了图书角。然而,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班级虽然设置了班级图书角,但这些图书角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尤其是街道幼儿园,问题似乎更多更严重一些,为弄清街道幼儿园在班级图书角创设和利用上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笔者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对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由此提出了“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这个课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关于幼儿园图书角的研究
(1)图书角创设的理论基础
①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需要意志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图书角是幼儿自由阅读的天地,有助于幼儿积极自觉得学习,因此图书角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②幼儿关键期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幼儿的关键期理论,关键期理论的相关学者指出:“0-6岁是语言能力发展敏感期,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发展机会,就会丧失最佳学习时机,日后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幼儿的敏感期内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对幼儿日后的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自然成熟理论
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福禄贝尔则一直坚持认为:“把幼儿放在适合于年龄和经验的有趣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潜能。让环境贴近于幼儿的生活,还给孩子自然和自由,更有利于幼儿的介入和实践,也促进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有限的童年时光里快乐地成长。“
(2)图书角的作用及创设要求
美国研究者指出,图书角的作用主要有三个(PoUingug & Williams,1995)。首先,它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在幼儿独立选择、使用和归还图书时,可以让其增强责任感。通过与其他幼儿共同使用图书角,幼儿能学会分享和轮流。其次,它可以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通过图书区活动,幼儿可以发展四种对早期阅读者至关重要的生成阅读行为(Emergent Literacy Behavior):浏览(幼儿快速翻书)、安静研究(幼儿看着图书的插图)、假装阅读(幼儿以单独、集体或分享的形式假装在阅读)以及传统型阅读(幼儿认出书上全部或部分词句)。最后,图书角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可以让幼儿通过借阅、还书等活动,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
根据全美幼教协会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评价标准,图书角图书的主题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单一的主题无法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需要。
美国的语言学家普遍认识到成人为幼儿大声朗读图书或讲故事对其阅读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学者Fox(2001)建议,家长或老师应该每天为幼儿读三本以上的图书,这三本图书对于幼儿不一定是全新的,可以是过去听过的。美国教师大都能做到每天为全体幼儿读书或讲故事一次,区域活动时还会来到图书角为有要求的个别幼儿读书。
2.国内关于幼儿园图书角的研究
(1)幼儿园图书角的创设要求
王琦老师在《浅谈如何利用阅读区角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一文中提出:“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受环境的影响越大。良好的环境创设,能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
陈鹤老师在《浅谈阅读区的创设》一文中对阅读区角的布置提出了几点观点:阅读区要选择在光线明亮而又安静的地方一是为了保护幼儿的视力,二是自然光能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有利于增强阅读区的吸引力;阅读区的空间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人数决定;阅读区应为幼儿提供温馨、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
阅读材料的投放对于图书角的建设更是至关重要的,图书材料是图书角的核心。
张荔教授在《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怎样的阅读文本——从陈鹤琴先生对幼儿故事特征与价值的分析来思考》对于如何投放阅读材料突出了几点建议。她认为图书角投放的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兴趣,陈鹤琴先生在《儿童故事》“卷首语”中指出,文本要“适合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内容儿童化”,特别强调“人物情节要在儿童经验范围以内”。其次,材料的投放应符合幼儿的语言经验陈鹤琴先生特别指出,幼儿故事的词句“不要失却‘儿童化’”。给幼儿的语言文本应符合其语言表达与理解特点,否则会造成语言传递和语言接受的“信息差”,使传递和解读活动失败。杨实诚先生认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词语要能为儿童所理解,所乐于接受,易于激励儿童去联想有关的具体形象[杨实诚(1999)]。最后,幼儿园图书角的图书应适宜幼儿身心的健康。
由此来审视幼儿园班级的图书角创设,即在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在班级中创设安全、舒适又富有吸引力的图书角环境并与之互动,能够让幼儿在与师、幼的互动中自然、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获得有效的发展。[黄芬(2007)]
(2)我国幼儿园图书角的不足之处
在严冷教授的《美中幼儿园图书角的对比》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两点关于我国图书角的不足之处。(1)环境创设缺乏年龄适宜性;(2)教师指导忽略了师幼互动。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美国幼儿园图书角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国的幼儿图书在出版时同一本书会有软皮和硬皮两个版本,美国教育界主张幼儿园使用硬皮图书,原因是硬皮图书不容易被幼儿损坏,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就不需为保护图书花费精力。因此,美国的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图书均为硬皮的。
在她看来,这些不足其实都是由于教育者不够重视造成的。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即“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3)关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研究
班级图书角, 就是通过学生自发收集图书, 丰富班级图书柜, 在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管理下, 丰富学生课余读书生活的区角。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忙于班级事务而不能天天对图书柜进行监督, 学生也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和老师监督力度不够产生疏于管理,因此, 在图书角的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陈晓芳2007]
对于幼儿园图书角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班级图书角的这一块研究比较少,因此,笔者希望借此文来作更深一步的调查,阅读在人一生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设置图书角的目的, 是为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及阅读的好习惯。因此,建立好、利用好图书角,都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苏州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现状,发现图书角在创设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及时的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规范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创设,改善图书角的利用现状,充分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能够培养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幼儿园老师对图书角创设和利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语言教育、早期阅读的相关知识。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苏州工业园区十所街道幼儿园,都为公立幼儿园。苏州工业园区的这些街道幼儿园虽属于公立幼儿园,但是他们都是直属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而非园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因此,在教育师资方面比较薄弱。这些幼儿园的教师有小部分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学历的教师也不多,所以教师的整体素质会稍有欠缺,这些幼儿园及教师可能会忽视班级图书角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因此,笔者对这部分幼儿园的老师及幼儿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中笔者从维普期刊门户、万方数据库等搜集了大量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创设和利用相关的期刊、论文,及时了解现在幼儿园图书角创设和使用的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归纳出已有的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自制了问卷《关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问题的问卷调查》。对10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74份问卷,回收问卷68份,问卷回收率91.9%,去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66份,回收有效率97%。
3.访谈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对调查的幼儿园大中小各年级的部分老师及幼儿进行访谈,自制了访谈提纲,了解了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的相关信息以及老师对于图书角创设的想法。在访谈中,采用了边访谈边记录的方法,得到了丰富的资料。除了一些口头资料,还获得了一些照片,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创设。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
1.班级图书角创设的现状
笔者对调查的十所街道幼儿园投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66份问卷。在调查中小班有40%,中班有32%,大班有28%,在调查的这些班级中,创设班级图书角的比例为100%,所以说,在笔者所调查的这些班级中,每个班都创设了班级图书角。然而,这些幼儿园的班级在图书角创设目的、创设位置、材料投放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班级图书角的创设。
(1)班级图书角创设的缘由
在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第三个问题即是“贵班级的图书角的创设主要是由于”,答案选项为“A.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创设、B.根据幼儿兴趣创设、C.根据教师自己想法创设、D.应家长要求创设、E.其他”。在调查中,选择B选项的有60%,选择A选项的有38%,选择E选项的有2%。大部分的班级都是因为幼儿对阅读有兴趣,所以才创设了班级图书角,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幼儿园对于班级的区角设置的要求而建立了图书角。在幼儿园里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区角活动,但是语言区角却会被很多幼儿认为枯燥乏味毫无新意。因此,创设一个能符合幼儿兴趣的班级图书角来帮助他们早期阅读的发展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2)班级图书角位置的选择
理想的图书角应具备四个条件:安静、视线充足、在幼儿视线范围之内还有空间适宜。幼儿在阅读时需要一个十分安静的环境,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位置应远离娃娃家、小吃店、表演区等嘈杂的区角,一般都建立在光线充足靠近窗户的地方。而为了吸引幼儿,又要设置在幼儿的视线范围之内,唤起他们对进入图书角的欲望。图书角的空间不宜过大,太大会显得不温馨,一般以能容纳4、5名幼儿同时阅读为宜。当然班级图书角的大小是与活动室的大小有关的,若活动室大,图书角就可以大一点,活动室小,图书角就该小一点。通过笔者调查,这些班级在选择图书角位置这一方面都做得基本都比较好,都能够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地方。只有极个别班级选择了光线并不好的角落,但是也都会开灯,以弥补光线昏暗的不足。
(3)阅读材料的投放
事实证明,教师只注重环境的美观,而忽略了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此的区角创设只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阅读材料是班级图书角的灵魂,对幼儿来说,选择的图书必须是物大清晰,图意明确,便于指认,因为在该年龄阶段,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读物仍以图画为主。因此,教师该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色彩鲜明、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的书本,以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街道幼儿园班级图书角图书的由来大部分都是幼儿及家长提供,有一部分则是由幼儿园提供。这些街道的大部分幼儿园对于幼儿阅读材料的投入都比较小,在笔者调查中,甚至有两个幼儿园是没有幼儿园小图书馆的,剩余的那八所街道幼儿园的阅读材料也都比较破旧。
在投放的材料中,基本都是纸质书籍,材料比较单一。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图书种类也很单一,大都是故事书、识字卡片书、动漫卡通,幼儿能够选择的余地比较少,而且很多班级对于阅读材料的更新频率也比较低,大都是一学期一次,只有少数为一个月一次。专家学者都认为一个班级每个幼儿至少应拥有5-8本图书,而且老师不能一次性把所有的图书都陈列出来,因为过多的图书会增加幼儿选择的难度,从而使他们疲于选书而疏于阅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