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小学高年级课业负担现状及对策研究【字数:15992】

摘 要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文献研究、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常熟市区三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学习理论,从学习时间、课程难度、课业质量、学习压力四个方面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发现他们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质量的有效程度偏低,学习压力过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监管问责机制不完善,教育资源供需不均衡,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学校教学与管理不科学,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为此,应加强教育监管机制建设,均衡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学校教学与管理,倡导理性家教。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2
(四)研究设计 2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二、常熟市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5
(一)学习时间现状 5
(二)课业质量现状 7
(三)课业难度现状 13
(四)学生学习压力现状 14
三、常熟市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存在的问题 16
(一)学习时间过长 16
(二)课业质量的有效程度偏低 16
(三)学习压力过高 18
四、常熟市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9
(一)监管问责机制不完善 19
(二)教育资源供需不均衡 19
(三)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 19
(四)学校教学与管理不科学 20
(五)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 21
五、减轻常熟市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建议 21
(一)加强教育监管机制建设 21
(二)均衡教育资源 22
(三)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22
(四)加强学校教学与管理 23
(五)倡导理性家教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一 26
附录二 30
致谢 3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尽管教育界以及全社会普遍关注课业负担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因为人们认识的改变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而退出大众的视线,反而出现“愈演愈烈”的现象。
教育是为了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从国家的政策、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家长的行为来看,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虽然积极响应国家制定的减负措施,减少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以及校外家庭作业量,但是为了在起跑线上不落后于他人,家长给孩子报了无尽的辅导班,因而出现校内减负,校外上课的现象。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变轻了,学生个人的负担加重了。过量的题目与任务使学生心理上就产生了负担。这种机械学习看似提高了成绩,但事实上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学习能力并未有积极的作用,也与我们推崇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这种现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常熟市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立足常熟市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的具体现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探寻真正可行的“减负”策略。为减轻全国中小学生存在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促进其健康成长,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加有效。
2.研究的意义
从已有研究来看,在理论层面课业负担问题虽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形势依然严峻,减负政策效果也不明显。本研究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基础,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通过剖析课业负担在形式、成因方面的新变化,结合相关学习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减轻课业负担问题提供学习的理论支撑。
在实践层面,首先,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小学生的负担,有利于检验以前实施“减负”政策的效果,并监督国家政策的实施。其次,本研究有利于改革学校单一的、不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致力于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 最后,引导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帮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减轻课业负担工作做出贡献,使中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对“课业负担”的定义有很多看法。他们对课业负担的理解,大致可以分成三类:(1)学生出于实现教育目标或者追求全方面发展的目的,在课业方面必需要承担的一种责任和义务。(2)学生对于学校制定的课程在身心方面能够承受的重量。(3)课业负担除了义务、责任、任务,还包括人的感受。
《现代汉语词典》对课业的解释是功课和学业。“负担”的含义,从哲学上说,是个人在超载或违背原始意志下产生的身体或心理体验。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对工作,费用和责任的承担。
我国对学生负担的研究主要有“学业负担”“课业负担”这两种说法。有学者认为“学业负担”是学生因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必要学习活动产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导致学生超重的学业负担因素是过度学习活动超过学生的身心容忍度,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1];有研究者认为“学业负担”是指中小学生除了要承担学校里的任务、履行职责之外,还要承受学业、竞争带来的压力,还包括为此付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代价[2]。
有研究将“课业负担”界定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其身体和心理施加的压力,包括教学计划在内,在外的所有负担[3];也有研究认为“课业负担”是过量的学习任务导致的身心压力[4].
综上所述,虽然课业负担与学业负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实质不变。它们都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承受的身体及心理方面的压力。因此,本文要研究的课业负担,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业负担。是由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数量,学习的内容等客观负荷和学习者态度、喜爱程度等主观感受组成的,包括身体上的负担和精神方面的负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