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研究——基于Y小学的调查研究
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研究——基于常熟Y小学的调查研究[20191217130516]
摘要:数学语言既能阐述科学知识,又能表达科学思想。在当下社会,已逐渐成为集广泛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现代化交流工具。随着数学语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传播,其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不仅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数学语言的学习也成为学校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与教学中更是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小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与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以及数学学习能力挂钩。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数学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常熟市Y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了解现阶段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理解现状,分析数学语言的特点,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帮助小学生更好理解数学语言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影响因素策略
目 录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相关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3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4
(一)研究对象 4
(二)研究方法 4
四、调查研究结果 5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现状 5
(二)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态度 6
五、影响因素与分析 8
(一)数学语言本身特点的影响 8
(二)数学学习材料的影响 8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影响 8
(四)小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影响 9
(五)小学生心理能力不足的影响 9
(六)教师的影响 9
六、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能力的途经 10
(一)重视数学语言教学 11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心 12
(三)重视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 12
(四)加强词汇意义的教学 12
(五)重视数学阅读 13
(六)重视课堂活动组织 13
(七)针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14
七、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附 录 17
致 谢 18
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研究
——基于常熟Y小学的调查研究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慢慢向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数学符号传递着不同的生活信息,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各种数学算式或图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这一切都意味着以科学、简洁、抽象为基本特点的数学语言正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生活在“数学化”社会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理解数学语言,利用数学语言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随着数学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数学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代表数学语言成为了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必需掌握的交流生存工具。小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的发展促进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中,国际数学教育界已经将数学语言列入其中,这一举措告诉我们掌握并理解数学语言在现今的21世纪作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已被提上教学日程。另外,近些年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结构与内容日益趋向合理化,课堂教学模式也由“以教为主”慢慢向“以学为主”过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而讨论和质疑是以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为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数学语言是现如今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学习数学一是依靠题海战术,二是依靠死记硬背。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的确,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以及不间断的记忆。题海战术主要针对的是解题困难等实践性的问题,死记硬背主要针对的是数学概念的掌握等比较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弊端,长久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不有利。细想下来,学生出现解题困难以及概念理解运用错误的原因都和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不理解有关,不理解数学语言,便无法掌握数学概念,难以解答数学难题。不管数学题目如何千变万化,它的本质思想是不变的,我们需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透过题目的表面看到本质,这就必需依靠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相信只要学生理解了数学语言,数学将不再难学。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我们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教学并不重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数学语言存在片面性的认识。在课堂中,出于对学生学习理解或是教师自身表述简便的考虑,教师使用日常语言代替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很多教师既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数学语言,也没有从实际行动中来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指导,这也是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原因之一。从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能否准确、迅速地理解课堂中教师使用数学语言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数学语言发展水平偏低的学生,数学理解能力较差,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这种由于语言不理解而对学生的学习所造成的阻碍会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数学语言”,从定义上来讲,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它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公理、定理、公式等为语法规则构成的一种科学语言。通俗的讲,与数学有关的语言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数学语言,例如出现在数学课本上的、数学参考书上的或是数学习题册上的文字、符号、算式等都属于数学语言的范畴。数学学习活动是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交流情感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借助数学语言。笔者认为不管是为了学生现在的数学学习,还是未来的发展生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语言已经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常熟市Y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学习数学语言现状的调查,指出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并且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语言;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思考,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数学语言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根据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并且运用数学语言,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好数学。
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研究及分析,使教师重视数学语言教学,科学利用教科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发挥数学语言的教学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意义:数学语言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以及运用水平。本研究的意义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我调查的学校或班级的应用价值,即直接有助于他们改进数学语言教学,另一个是针对具体学校的对策建议对于其它学校也具有很强的借鉴参考价值。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数学语言主要凸显于基础教育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其重要性及作用具体体现在国内外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例如:荷兰的“通过交流和数学思维等教学活动发展数学语言,并熟练的使用数学语言”,新加坡的“用数学的语言、符号和图表来有效地理解表达和交流数学的概念,用书面的、几何的、图标的和数表的形式来表达、解释和交流信息”等都对于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做出了规定。这些说明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数学语言都受到了重视。
前苏联的H.я.维林金在《中小学数学的现代基础》中指出学生应当把握数学的语言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对数学语言的有效理解。他指出数学语言的特性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影响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
第一是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学生思维的片面性、模糊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但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常常导致知识的不完整理解;矛盾之二是数学语言的精炼性、简洁性与学生思维的机械化、简单化。数学经常使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归纳能力相对滞后,暴露出思维机械化的习惯定势;矛盾之三是数学语言的抽象性、规范性与学生思维的直观性、随意性。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概括特性使得学生往往停留于表面,而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含义;矛盾之四是数学语言的交流性、通用性与学生思维的凝固性、孤立性。数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数学语言天然的成为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但是学生思维的凝固性和孤立性使得他们无法准确理解数学语言
摘要:数学语言既能阐述科学知识,又能表达科学思想。在当下社会,已逐渐成为集广泛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现代化交流工具。随着数学语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传播,其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不仅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数学语言的学习也成为学校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与教学中更是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小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与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以及数学学习能力挂钩。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数学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常熟市Y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了解现阶段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理解现状,分析数学语言的特点,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帮助小学生更好理解数学语言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影响因素策略
目 录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相关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3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4
(一)研究对象 4
(二)研究方法 4
四、调查研究结果 5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现状 5
(二)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态度 6
五、影响因素与分析 8
(一)数学语言本身特点的影响 8
(二)数学学习材料的影响 8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影响 8
(四)小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影响 9
(五)小学生心理能力不足的影响 9
(六)教师的影响 9
六、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能力的途经 10
(一)重视数学语言教学 11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心 12
(三)重视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 12
(四)加强词汇意义的教学 12
(五)重视数学阅读 13
(六)重视课堂活动组织 13
(七)针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14
七、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附 录 17
致 谢 18
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研究
——基于常熟Y小学的调查研究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慢慢向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数学符号传递着不同的生活信息,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各种数学算式或图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这一切都意味着以科学、简洁、抽象为基本特点的数学语言正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生活在“数学化”社会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理解数学语言,利用数学语言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随着数学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数学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代表数学语言成为了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必需掌握的交流生存工具。小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的发展促进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中,国际数学教育界已经将数学语言列入其中,这一举措告诉我们掌握并理解数学语言在现今的21世纪作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已被提上教学日程。另外,近些年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结构与内容日益趋向合理化,课堂教学模式也由“以教为主”慢慢向“以学为主”过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而讨论和质疑是以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为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数学语言是现如今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学习数学一是依靠题海战术,二是依靠死记硬背。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的确,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以及不间断的记忆。题海战术主要针对的是解题困难等实践性的问题,死记硬背主要针对的是数学概念的掌握等比较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弊端,长久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不有利。细想下来,学生出现解题困难以及概念理解运用错误的原因都和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不理解有关,不理解数学语言,便无法掌握数学概念,难以解答数学难题。不管数学题目如何千变万化,它的本质思想是不变的,我们需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透过题目的表面看到本质,这就必需依靠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相信只要学生理解了数学语言,数学将不再难学。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我们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教学并不重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数学语言存在片面性的认识。在课堂中,出于对学生学习理解或是教师自身表述简便的考虑,教师使用日常语言代替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很多教师既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数学语言,也没有从实际行动中来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指导,这也是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原因之一。从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能否准确、迅速地理解课堂中教师使用数学语言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数学语言发展水平偏低的学生,数学理解能力较差,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这种由于语言不理解而对学生的学习所造成的阻碍会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数学语言”,从定义上来讲,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它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公理、定理、公式等为语法规则构成的一种科学语言。通俗的讲,与数学有关的语言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数学语言,例如出现在数学课本上的、数学参考书上的或是数学习题册上的文字、符号、算式等都属于数学语言的范畴。数学学习活动是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交流情感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借助数学语言。笔者认为不管是为了学生现在的数学学习,还是未来的发展生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语言已经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常熟市Y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学习数学语言现状的调查,指出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并且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语言;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思考,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数学语言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根据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并且运用数学语言,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好数学。
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研究及分析,使教师重视数学语言教学,科学利用教科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发挥数学语言的教学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意义:数学语言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以及运用水平。本研究的意义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我调查的学校或班级的应用价值,即直接有助于他们改进数学语言教学,另一个是针对具体学校的对策建议对于其它学校也具有很强的借鉴参考价值。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数学语言主要凸显于基础教育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其重要性及作用具体体现在国内外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例如:荷兰的“通过交流和数学思维等教学活动发展数学语言,并熟练的使用数学语言”,新加坡的“用数学的语言、符号和图表来有效地理解表达和交流数学的概念,用书面的、几何的、图标的和数表的形式来表达、解释和交流信息”等都对于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做出了规定。这些说明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数学语言都受到了重视。
前苏联的H.я.维林金在《中小学数学的现代基础》中指出学生应当把握数学的语言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对数学语言的有效理解。他指出数学语言的特性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影响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
第一是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学生思维的片面性、模糊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但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常常导致知识的不完整理解;矛盾之二是数学语言的精炼性、简洁性与学生思维的机械化、简单化。数学经常使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归纳能力相对滞后,暴露出思维机械化的习惯定势;矛盾之三是数学语言的抽象性、规范性与学生思维的直观性、随意性。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概括特性使得学生往往停留于表面,而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含义;矛盾之四是数学语言的交流性、通用性与学生思维的凝固性、孤立性。数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数学语言天然的成为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但是学生思维的凝固性和孤立性使得他们无法准确理解数学语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