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以d小学为例【字数:16302】

本文在阐述小学主题班会实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法对常熟市D小学的小学主题班会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指出了目前小学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开展手段单一、场所选择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的发展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提高学校的重视度等相关改进策略。
目录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研究目的 1
2、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2
(一)概念界定 2
2、主题班会 3
3、小学主题班会 4
(二)相关研究分析 4
1、主题班会的作用研究 4
2、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
3、优化和改进主题班会的策略研究 6
三、研究的设计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7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7
(一)调查概述 7
(二)小学主题班会的实施现状 8
1、小学主题班会的设计情况 8
2、小学主题班会的实施情况 11
3、小学主题班会的实施效果 15
五、当前小学主题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8
一、当前小学主题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18
(二)主题班会的实施手段缺乏创新 18
(三)开展主题班会的场所较为单一 18
(四)开展的次数得不到保障 18
二、当前小学主题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9
(一)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观念 19
(二)教师专业素质及知识技能的不足 19
(三)学校的重视程度偏低 20
六、有效实施小学主题班会的策略 20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0
1、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小学主题班会 20
2、依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育的目的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后的反思及评价 21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的科学理念 21
1、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 21
2、提高自我的创造能力 22
3、整合资源,借助外力 22
4、重视反馈 22
(三)提高学校对小学主题班会的重视 23
七、本文的局限性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研究调查(学生卷) 25
致谢 27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09 年所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有这样的一条规定,“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工作之一,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也作为学校发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地开展主题班会,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也能够让使班主任专业化得到促进,并且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我们教师应当对于主题班会这方面进行充分地研究,以此来发挥其对于学生教育的作用。
而现今关于“主题班会”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成果,但着重来研究“小学主题班会”的,却还没有很多。我们还能够在理论上进行更深一度的探析。在现实的环境中,关于学生的成绩是家长们教师们所重点关注的,因此对于德育教育的发展以及主题班会的良好实施往往会因为这样而被忽视,仅仅留于形式而缺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使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缺失了。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现阶段的小学主题班会的现状以及实施情况进行一个调查,从中发现小学主题班会开展过程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为有效开展小学主题班会提供一个参考,从而进一步来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小学主题班会对于学校、班主任以及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主题班会能够有效开展,对学校而言,是能够顺利完成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对班主任而言,主题班会能够提高班主任的自身能力以及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对于学生而言,收获的更多,包括素质养成、能力提升、科学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品格等等。可见,研究小学主题班会如何有效开展,已成为现实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因此,小学主题班会实施有效性就备受关注。但是,现实的情况不能忽视。现阶段,学校教育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对于小学主题班会这种耗时又耗精力的活动开展,学校、班主任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学主题班会在实施中就会存在大量的问题。笔者就想通过对现阶段的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主题班会实施更有效,充分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为当前状态下的小学主题班会提供创新思路。
2、研究意义
①理论意义:本课题对小学主题班会的现状进行研究,丰富了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的广度。从微观上说,有利于主题班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不仅能够使小学课程改革理论得到深化,也能够从多方面培养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能够在理论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
②实践意义:本课题是针对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进行的观察和问卷调查,通过对常熟市D小学主题班会现状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分析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目的是使小学主题班会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让班主任重视小学主题班会的德育作用,重视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主题班会中还要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人格培养的德育功能。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概念界定
1、班会
对于“班会”的概念界定,各个学者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例如张敏是这样定义班会的,她认为班会是由班主任指导,全班的同学一起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实现自我发展的班级教育活动。我们也可在《班主任工作艺术论》中发现,张宝臣也有这样的见解:它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对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形式之一,它既是班级全体成员的会议,同时也是学生组织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另外的一种形式方面,陈建帮、吴江又认为班会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或处理班级事务的基本形式,是带领全班同学锻炼能力、管理班级事务以及互相交流的平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