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流在飓风物流的应用分析专业物流管理(附件)【字数:8393】

摘 要摘 要“互联网+物流”是互联网与传统物流产业的融合,是将互联网思维、方法论、技术、系统和工具深植于电子物流行业,从而改变原始物流运作模式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战略思想来指引物流企业如何去发展、创新。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物流”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介绍“飓风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其“互联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目前发展较成功的企业,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供应链平台、企业内部智能运输系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飓风物流”发展“互联网+物流”提出建议。关键词“飓风物流”;“互联网+物流”;信息化;智能摘 要 II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0引言 1
1“互联网+物流”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1
1.1“互联网+物流”的基本原理 1
1.2“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趋势 3
1.2.1 “互联网+运输”的趋势 3
1.2.2 “互联网+配送”的趋势 4
1.2.3 “互联网+仓储”的趋势 4
1.3 总结 5
2丹阳飓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物流”发展情况和问题分析 5
2.1飓风物流公司简介 5
2.2飓风物流的“互联网+物流”发展现状 6
2.1.1 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6
2.2.2 智能物流平台的应用情况 7
2.3飓风物流的“互联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8
2.3.1 信息化基础薄弱,智能化水平不高 8
2.3.2 物流平台应用单一,系统有待完善 8
2.3.3 人员结构不合理,物流网络化人才缺乏 9
3飓风物流发展“互联网+物流”的策略 9
3.1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9
3.2完善企业内部智能运输系统 10
3.2.1优化运输线路 10
3.2.2制定车辆调度的标准 10
3.2.3强化运输信息处理能力 10
3.3进行互联网和其他应用的融合,实现智能化供应链平台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3.1 互联网和仓储融合 11
3.3.2 互联网和金融融和 11
3.3.3 互联网和配送融和 12
3.4 依托“互联网+”下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跨界融合 13
3.5 强化人才培养,加强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引进 13
4 总结与展望 14
4.1总结 14
4.2展望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互联网+物流”在“飓风物流”的应用分析
0引言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成为全球信息通讯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物流可以缩短商品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成为“互联网+ ”物流发展的主导力量。“互联网+”物流如何适应新常态、塑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已成为物流企业所关心和愿意投入资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不断推动经济的增长,正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且发展趋势良好;“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理念正是其中重要的的组成部分,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这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这些物流企业纷纷将这种发展理念融合到自己的发展升级策略之中,结合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互联网+物流”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简述飓风物流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企业中发展的问题和当前物流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运用“互联网+物流”的思维,为飓风物流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1“互联网+物流”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1.1“互联网+物流”的基本原理
在对“互联网+物流”研究之前,需要对“互联网+”的涵义进行必要的研究。“互联网+”在国内的推广是从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开始的,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认为“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具有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架构、尊重人性、连接一切和开放生态六个特征。此后,国内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黄璜[1]认为“互联网+”的实质是实体世界与互联网世界如何接轨、融合和进化,并由此产生新的“互联网文明”。姜奇平[2]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认为“互联网+”将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架构优化和业态结构优化三个方面,产生结构转型的效应,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对于“互联网+物流”的定义,裴源[3]认为“互联网+物流”的意义在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用大数据分析来知道传统物流企业进行企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洪水坤[4]认为“互联网+”的战略将重点突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创新。Ray Hackney等人[5]结合互联网与物流的关系,指出以最低的成本,如果互联网和物流二者可以顺利、完美连接,那么整个公司的业绩表现以任何的标准来衡量,都可能很高。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6]的要素有以下五种:互联网服务商、物流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主要节点要素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支撑要素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和大数据与云计算。末端到末端物流跟踪[7]和追踪系统是目前物流企业的“互联网+物流”的主要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乐烨[8]在互联网+时代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对策分析中指出,“互联网+物流”的核心是以互联网为主的物流信息化。伴随着“互联网+高效物流”模式的诞生,现代物流业不断转型升级,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互联网+”模式影响和撼动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然而大多数[9]传统物流行业的管理者更加依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期待更完善的行业规则。“互联网+物流”[10]不是单纯的发展平台、APP软件等,而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处理问题,不断寻求突破。
孙曦[11]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化水平低、同质化明显、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物流业发展方向有偏差等,认为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的技术支持下,从战略、策略、运营、组织、管理、制度、流程、文化的物流模式的转型升级,消除以前物流运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效率,实现低成本运行,发挥“互联网+物流”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2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