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知识变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附件)【字数:16428】

摘 要当下,科技发展速度迅猛,“互联网+”如日中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播渠道越发多样化,迎来了信息爆炸时代。然而,互联网知识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这种优势正慢慢成为威胁,低进入门槛,造成网络知识良莠不齐,伪科学铺天盖地的影响着用户的判断;优质知识在网络上依旧稀缺;在信息数量分散且不可计数的现实下,寻求知识更加耗时耗力;监管困难,原创作者权益受侵犯,知识价值正在被削弱。一种新的知识保护模式亟待开发,“知识变现”顺势而生。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研究,结合国内“知识变现”具体实践,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际调研的方式完成。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对“知识变现”现实意义加以肯定并从多个学科角度入手分析。第二,分析“知识变现”的发展现状。第三,为“知识变现”发展提出建议。目的旨在解决当前社会的知识生存问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的意义 1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3.1 关于知识角色的研究 2
1.3.2 关于知识社群的研究 2
1.3.3 关于知识共享模式的研究 2
1.4 论文创新点 3
1.5 论文结构及框架 3
第二章 “知识变现”概述 5
2.1 “知识变现”内涵 5
2.2 研究背景 5
2.3 现实意义 5
第三章 “知识变现”的理论基础 7
3.1 社会交换理论 7
3.2 个体知识共享动机理论 7
3.3 共享经济理论 7
3.4 营销原则与价值共创理论 8
3.5 传播要素与两级传播理论 8
第四章 “知识变现”的发展现状 9
4.1 “知识变现”在国内的实践状况 9
4.2 “知识变现”在国外的实践状况 9
4.3 “知识变现”影响力发展现状 10
4.3.1 用户知悉度调查 10
4.3.2 用户支持度调查 11
4.3.3 影响力分析 12
第五章 知识变现的机遇与挑战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1 “知识变现”的发展机会 14
5.1.1 经济发展 14
5.1.2 政策支持 14
5.1.3 科技进步 14
5.1.4 盈利动机 14
5.1.5 知识供需不平衡日益凸显 14
5.1.6 网络搜索弊端得到重视 15
5.2 “知识变现”发展面临挑战 16
5.2.1 不被专家看好 16
5.2.2 发展面临压力 16
5.2.3 遭受用户质疑 17
第六章 “知识变现”的发展建议 18
6.1 整体发展建议 18
6.1.1 关注内容 18
6.1.2 明确定位 18
6.1.3 完善产品策略 18
6.2 各主体发展建议 19
6.2.1 传授方角度 19
6.2.2 接收方角度 19
6.2.3 变现平台角度 20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一 24
附录二 26
图表目录
图1 1 论文总体框架 4
表4 1 用户知悉度统计表 10
图4 1 2014年国内网民消费态度调查 11
图4 2 2015年国内网民消费行为与态度调查 11
图4 3 关于付费意愿样本调查结果 12
图5 1 关于互联网搜索问题的样本调查结果 15
图6 1 产品生命周期 19
绪论
选题的意义
2016年是“知识变现”模式受企业家追捧的一年,本文希望研究“知识变现”模式的现实意义,探讨其是否能帮助受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抓住实用内容以及如何能够在众多网络知识社区中保证内容与用户的质量。对已有“知识变现”社区的现有模式进行利弊分析,并开展实际调研,结合已有理论研究总结“知识变现”面临的困境及机会,希望能通过科学的研究为“知识变现”模式提出建议,解决当前的知识生存难题。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次毕业论文以“知识变现”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知识变现”模式的实际价值与生存空间,并给出合理的发展建议。首先,分析“知识变现”的内涵、本质、研究背景以及推动因素。其次,对“知识变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用户态度及现有实践,研究“知识变现”模式发展的机遇及瓶颈。最后,提出解决建议。
全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案例,借助于实际调研进行研究。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包括相关营销理论、相关知识产权理论及传播学理论。本次论文研究参考数据及资料来自于对已有研究的数据及结论的参考引用,所参考的资料来自于知网、万方、维普网一类的学术网站及实体书本,笔者主要在图书馆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寻找,以拍照笔记等方式进行记录。实际调研方式为问卷调查法,笔者希望能借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用户的真切需求,同时也希望通过实际调研对笔者根据案例及现有资料所分析的结论进行检验。问卷一共设立100份,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向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发放问卷,反映人们对“知识变现”概念及行为的熟悉度,分析人们对“网络搜素”及“知识变现”的态度,结合国内外企业家对“知识变现”模式的实践及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归纳“知识变现”模式的瓶颈与机遇,提出可行的建议。
国内外文献综述
互联网“知识变现”仍属于新生概念,国内外于变现的专业性研究并不多。但“知识变现”也是一种特殊的社群共享模式,对于知识共享模式,国内外有许多具权威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知识社群”、“共享模式”、“知识角色”等展开。
虽然缺少专业性研究成果,但是“知识变现”在国内风靡,许多专家、学者、企业家都对此表示感兴趣,近两年,关于“知识变现”的报道、文摘铺天盖地,这些文章、文献均展示了研究者对于“知识变现”存在形式以及发展前景的态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