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研究[20200416190230]
摘 要
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出口贸易仍面临着众多挑战,诸如人民币升值、技术壁垒、贸易纠纷等等。因此,优化出口贸易结构能够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上海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在全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上海市的出口贸易结构对于了解全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优化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产品结构、贸易方式、经济类型、市场结构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演变,并且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商品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大;国外市场需求下降制约上海市的对外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生产成本不断升高,企业利润被不断压缩;环境问题的制约。同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上海贸易结构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以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对外出口经济增长贸易结构
目 录
1.导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目的 1
1.3国内外出口贸易结构研究综述 1
1.3.1国内相关研究 1
1.3.2国外相关研究 2
1.4研究方法 2
2.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3
2.1上海市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3
2.2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4
2.2.1上海市出口贸易产品结构 4
2.2.2上海市出口贸易方式 5
2.2.3上海市出口贸易经济类型 6
2.2.4上海市出口贸易市场结构 7
2.2.5上海市2007~2013出口贸易市场集中率 9
3.上海市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0
3.1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下降,商品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大 10
3.2对欧盟出口降,制约上海出口的增长速度 10
3.3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出口企业利润降低,压力加大 10
3.4依赖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0
3.5上海外资加工贸易碳排放问题严重 11
3.6贸易摩擦增多,贸易风险加大 11
4.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2
4.1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及其演变分析的主要结论 12
4.2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2
4.3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13
5、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为了能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我国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167.6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22100.4亿美元,增速远远高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健康、平稳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对外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紧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下和传统优势的削弱以及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下等问题的困扰下,我国出口贸易仍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上海市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其对外开放水平和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名列全国前茅,其出口贸易更是得到迅速发展,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8.93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42.44亿美元,虽然上海市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多变的国际形势的考验,欧盟经济的不景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这些问题对上海外贸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上海出口贸易结构急待优化升级[1]。由于上海市出口贸易在全国出口贸易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上海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规律并且能够发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这也将为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起到较好的示范效果。
1.2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上海市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在欧盟经济的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原料成本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等问题下,上海市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外贸易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本研究将通过对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并结合近年来的现状分析,提出上海市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并给出相关的建议供参考。
1.3国内外出口贸易结构研究综述
1.3.1国内相关研究
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出口贸易方式以及出口企业类型等被称为出口贸易结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出口贸易则是促使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关于出口贸易的结构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学者们所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屈小博,胡光求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通过对农产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密集密集型的农产品是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并且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也相对集中于东部地区省份[2];杨宏华,胡瑞平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历程以及现状的分析,来指出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并为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实现出口贸易健康平稳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包群等根据Levin & Raut思想,并且利用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赖明勇等通过将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划分,并且建立回归模型来得出结论:出口贸易对出口部门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3];王宗海,于玲玲,赵冲等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FDI流入我国等因素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等[4]。
1.3.2国外相关研究
Grubel,Loyld,Krugman,Linder等认为贸易产生的动力是人们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而由于各国所存在的不确定的历史因素决定了各国不同的贸易结构。Levin & Raut对Fede模型进行拓展,以1965~1984年间来自30个半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作为进行实证分析的样本,发现对经济增长影响力较强的是工业制成品[5];波特认为,需要条件、生产要素、相关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这些关键因素共同构成了一国的竞争优势。
1.4研究方法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运用上海市2007~2013年的出口贸易统计的数据,分析了这7年里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利用这些数值建立图表并且结合相关数据的计算来分析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上海市出口贸易决策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2.上海市出口贸易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2.1上海市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上海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2013年上海进出口总额4413.9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042.44亿美元,进口总额2371.55亿美元。对外经济成为推动上海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上海海关统计,2011年上海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为10654.9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的29.3%,上海口岸进的出口总额也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上海出口总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成。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是上海市最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多年来一直是上海市最大的两类出口商品。加工贸易是上海市对外贸易主要特点,2013年上海市加工贸易出口额高达943.80亿美元,约占全市商品出口额的46%。上海市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加快,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降转增,前上海海关关区自美进口高新技术产品75.9亿美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5.8%逆转为上涨20.9%,并且上海市口岸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长三角”功能不断增强。
2000年,中国加入WTO,上海的对外贸易更是得到快速的发展,外资主导地区经济增长是“上海模式”的典型特征,在外需持续低迷,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2013年,上海积极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通过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完善国际化、法制化的经营环境,全年利用外资稳中有进,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167.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0.5%,外资利用连续14年实现增长;合同外资24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连续3年超过200亿美元,并且再次创造年度引资规模新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