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以牛首山为例(附件)【字数:15132】
摘 要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牛首山风景区的旅游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交叉列表法分析出牛首山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性,得出以下结论:在决策行为上,不同动机的旅游者在信息获取途径、出游组织方式、出游时间上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消费行为上,不同动机的旅游者在旅游项目偏好、旅游花费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旅游消费结构上差异不太明显。在评价行为上,不同动机的旅游者在对景区的重游意愿上有所差异,在满意度上差异不大。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内容 1
1.4技术路线 2
1.5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 4
2.2行为差异文献综述 4
2.3 理论基础 7
第三章 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构成要素分析 8
3.1旅游动机构成 8
3.2旅游行为构成 8
3.3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9
第四章 牛首山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分析 10
4.1牛首山风景区简介 10
4.2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10
4.3旅游动机提取 11
4.4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分析 15
4.5小结 25
第五章 对牛首山发展的建议 28
5.1文化休闲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5.2观光休闲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5.3宗教朝拜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5.4环境影响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第六章 总结 29
6.1总结 29
6.2展望与不足 29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国内旅游的逐步兴起,宗教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宗教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博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精深的宗教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宗教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宗教信徒与一般旅游者。旅游动机是促进人类进行旅游活动的直接动力,而旅游动机多元性的特点会致使旅游者行为出现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以提供各种针对性服务,对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特征差异进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牛首山风景区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前去观赏游玩。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国内对于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比较欠缺,而本文通过对旅游动机、旅游者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并将不同动机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充实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内容。
从实践意义上讲,通过分析不同动机旅游者之间的行为差异有助于牛首山景区开发适合自己的景区管理模式,合理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空间,同时对于其他宗教旅游景区也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1.3研究内容
1.3.1理论内容
(1)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旅游行为、旅游动机的中外文献,了解宗教旅游景区的相关内容,对其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相关概念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阅读大量有关行为差异的中外文献,从数量、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通过对旅游动机多元性和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研究,基于旅游动机对宗教旅游景区旅游者行为的差异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1.3.2实证内容
(1)对牛首山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总结特点,然后针对景区旅游者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要符合样本的特征。
在牛首山风景区对旅游者发放问卷,取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然后运用交叉列表法分析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差异性。
根据研究结论,对牛首山的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1.4技术路线
图11 研究流程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分析法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总结分析出对本文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提供依据。
1.5.2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牛首山向旅游者发放问卷,然后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研究,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持。
1.5.3数理统计法
本文主要采用Excel来进行数据分析,先进行人口学统计,再将旅游者的不同旅游动机和其旅游行为进行交叉分析,然后分析出不同动机旅游者的行为差异性。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旅游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行为的定义不尽相同。曹诗图、孙静认为旅游行为是旅游者选择、购买、使用、享受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旅游经历,以满足其需要的过程[2]。徐星星认为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搜集关于旅游产品的信息时进行的决策以及购买、消费、评估以及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表现行为,包括事前决策行为、事中消费行为和事后评价行为三方面[3]。本文采用徐星星的观点。
2.1.2旅游动机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旅游动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孙九霞、陈钢华认为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因[4]。赵鹏程、李佳源认为旅游动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游历、旅行的愿望和要求[5]。Pearce认为旅游动机是由某一层次的需求起主要作用,其他需求配合下产生的[6]。本文采用赵鹏程、李佳源的观点。
2.2行为差异文献综述
2.2.1国外
⑴数量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内容 1
1.4技术路线 2
1.5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 4
2.2行为差异文献综述 4
2.3 理论基础 7
第三章 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构成要素分析 8
3.1旅游动机构成 8
3.2旅游行为构成 8
3.3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9
第四章 牛首山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分析 10
4.1牛首山风景区简介 10
4.2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10
4.3旅游动机提取 11
4.4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分析 15
4.5小结 25
第五章 对牛首山发展的建议 28
5.1文化休闲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5.2观光休闲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5.3宗教朝拜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5.4环境影响型动机的旅游者 28
第六章 总结 29
6.1总结 29
6.2展望与不足 29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国内旅游的逐步兴起,宗教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宗教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博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精深的宗教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宗教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宗教信徒与一般旅游者。旅游动机是促进人类进行旅游活动的直接动力,而旅游动机多元性的特点会致使旅游者行为出现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以提供各种针对性服务,对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特征差异进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牛首山风景区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前去观赏游玩。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国内对于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比较欠缺,而本文通过对旅游动机、旅游者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并将不同动机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充实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内容。
从实践意义上讲,通过分析不同动机旅游者之间的行为差异有助于牛首山景区开发适合自己的景区管理模式,合理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空间,同时对于其他宗教旅游景区也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1.3研究内容
1.3.1理论内容
(1)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旅游行为、旅游动机的中外文献,了解宗教旅游景区的相关内容,对其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相关概念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阅读大量有关行为差异的中外文献,从数量、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通过对旅游动机多元性和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研究,基于旅游动机对宗教旅游景区旅游者行为的差异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1.3.2实证内容
(1)对牛首山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总结特点,然后针对景区旅游者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要符合样本的特征。
在牛首山风景区对旅游者发放问卷,取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然后运用交叉列表法分析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差异性。
根据研究结论,对牛首山的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1.4技术路线
图11 研究流程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分析法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总结分析出对本文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宗教旅游景区不同动机旅游者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提供依据。
1.5.2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牛首山向旅游者发放问卷,然后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研究,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持。
1.5.3数理统计法
本文主要采用Excel来进行数据分析,先进行人口学统计,再将旅游者的不同旅游动机和其旅游行为进行交叉分析,然后分析出不同动机旅游者的行为差异性。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旅游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行为的定义不尽相同。曹诗图、孙静认为旅游行为是旅游者选择、购买、使用、享受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旅游经历,以满足其需要的过程[2]。徐星星认为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搜集关于旅游产品的信息时进行的决策以及购买、消费、评估以及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表现行为,包括事前决策行为、事中消费行为和事后评价行为三方面[3]。本文采用徐星星的观点。
2.1.2旅游动机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旅游动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孙九霞、陈钢华认为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因[4]。赵鹏程、李佳源认为旅游动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游历、旅行的愿望和要求[5]。Pearce认为旅游动机是由某一层次的需求起主要作用,其他需求配合下产生的[6]。本文采用赵鹏程、李佳源的观点。
2.2行为差异文献综述
2.2.1国外
⑴数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