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
目录
引言 1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及旅游行为 1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 1
(二)中小学生旅游行为 1
1.空间行为 1
2.决策行为 1
3.旅游度假行为 2
二.中小学生旅游的特点 2
(一)出游人数多、出游时间集中 2
(二)跟着书本去旅游 2
(三)学生消费水平的有限性 2
三.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3
(一)学校不愿过多的组织活动 3
(二)旅游产品单一,旅行社没有创新 3
(三)旅游产品价格过高 3
(四)旅行社涉足学生市场没有热情 3
(五)旅游交通、景点设施,目的地社会环境的安全 4
四.针对中小学生市场的对策 4
(一)鼓励校企合作 4
(二)鼓励旅行社创新 4
(三)旅游企业降低成本,扩大新产品的推销 5
(四)政府对学生旅游给出优惠政策 5
(五)确保学生旅游时的安全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引言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的越来越快,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扩大旅游市场刻不容缓,而中小学生的旅游市场还处于起步状态,在旅游业中中小学生市场属于潜力股,中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巨大,是潜在的巨大客源,如果能够开发,必定能够在旅游市场画上重重的一笔,因此,了解中小学生的特点,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推动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及旅游行为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出去旅游,这其中不乏中小学生,虽然自1999年国家提倡学生减负,但绝大部分家长还是会为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面对升学,学生们身心疲惫,倍感压力,渴望出游,根据旅游动机的定义: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一种是探求新奇事物的积极心理,另一种是逃避现实的消极心理,这两种心理需要中小学生都占有,这让他们比成年人更有旅游动机,旅游能够缓解他们的课业压力愉悦身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出去旅游,这其中不乏中小学生,虽然自1999年国家提倡学生减负,但绝大部分家长还是会为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面对升学,学生们身心疲惫,倍感压力,渴望出游,根据旅游动机的定义: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一种是探求新奇事物的积极心理,另一种是逃避现实的消极心理,这两种心理需要中小学生都占有,这让他们比成年人更有旅游动机,旅游能够缓解他们的课业压力愉悦身心,还能够交到很多的朋友,和成年人相比,中小学生的适应力很强,对于食住没有很多的要求,他们追求的是旅游所带来的幸福感以及自身的优越感。中小学生的年龄都偏小,兴趣爱好广泛,具有从众心理及冒险心理,生性活泼好动,没有与社会接触过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新的环境,有很强的求知欲。有调查显示,17岁以下的孩子对游乐场所最感兴趣,其次是自然风景区,我国的旅游资源很丰富,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异域的民族风情,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物产资源都可以满足中小学生的旅游需求。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也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小学生旅游行为
1.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将旅游空间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三种。长距离一般是跨国际或者跨省,中距离是在省内,短距离是在市与市之间。中小学生出游一般的学校组织活动春游或秋游都是短距离的,旅行社组织的夏利营或游学一般是出省或者是出国属于中长距离的出游
2.决策行为
旅游决策是旅游者在自身的旅游动机,个人喜好和对旅游产品的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在自己所面临的旅游机会中选择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年龄、喜好都不同所以旅游决策也是不同的,中小学生旅游偏爱自然风光,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自然风景区,比如张家界这些旅游目的地。
3.旅游度假行为
中小学生的旅游度假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团,是由学校或旅行社组织的集体活动,第二种是和父母出游。对待不同的活动形式需要退出不同的路线。
二.中小学生旅游的特点
(一)出游人数多、出游时间集中
中小学生出游一般的是学校组织或者是由旅行社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夏利营活动,出游时人数比较多,都是以团体的形式出游,中小学生的寒暑假近三个月,再加上国庆长假,五一这些节假日,可以看出假期时间的集中性,很大一部分家长会选择寒暑假让孩子出游,这样避免了小长假的交通堵车,而且时间长可以让孩子享受旅游,不用太匆忙,避免旅途的过分劳累。
(二)跟着书本去旅游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两代人的宠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的独立能力、实践能力都较差,学校虽然也宣传培养孩子的能力,但还是以书本为主,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被打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开始注重旅游,他们为了让孩子开拓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为了应对潮流很多旅行社推出“跟着书本去旅游”等等旅游产品,这些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大部分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让孩子出游,希望孩子能从中学到知识,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书本上的知识,孩子能亲自去看一下黄山的著名的迎客松,感受苏州园林的精美,泰山的巍峨,比看多少的课文都要学的多,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文章被编到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同样他写的很多文章被旅行社做到旅游路线里面,比如鲁迅先生刻的早字,百草园,咸亨酒店,这便组成了绍兴文化一日游,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满足孩子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另外近年来还有修学也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学习异国语言是大部分学生游学的主要内容,修学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增强了体质,旅游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学生消费水平的有限性
因为中小学生心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对于价格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常见的中小学生消费心理有是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带有效仿性,盲目性的,求异心理是与众不同的消费,但是往往所付出的代价比较大,攀比心理是有夸赞性的
引言 1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及旅游行为 1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 1
(二)中小学生旅游行为 1
1.空间行为 1
2.决策行为 1
3.旅游度假行为 2
二.中小学生旅游的特点 2
(一)出游人数多、出游时间集中 2
(二)跟着书本去旅游 2
(三)学生消费水平的有限性 2
三.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3
(一)学校不愿过多的组织活动 3
(二)旅游产品单一,旅行社没有创新 3
(三)旅游产品价格过高 3
(四)旅行社涉足学生市场没有热情 3
(五)旅游交通、景点设施,目的地社会环境的安全 4
四.针对中小学生市场的对策 4
(一)鼓励校企合作 4
(二)鼓励旅行社创新 4
(三)旅游企业降低成本,扩大新产品的推销 5
(四)政府对学生旅游给出优惠政策 5
(五)确保学生旅游时的安全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引言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的越来越快,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扩大旅游市场刻不容缓,而中小学生的旅游市场还处于起步状态,在旅游业中中小学生市场属于潜力股,中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巨大,是潜在的巨大客源,如果能够开发,必定能够在旅游市场画上重重的一笔,因此,了解中小学生的特点,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推动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及旅游行为
(一)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出去旅游,这其中不乏中小学生,虽然自1999年国家提倡学生减负,但绝大部分家长还是会为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面对升学,学生们身心疲惫,倍感压力,渴望出游,根据旅游动机的定义: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一种是探求新奇事物的积极心理,另一种是逃避现实的消极心理,这两种心理需要中小学生都占有,这让他们比成年人更有旅游动机,旅游能够缓解他们的课业压力愉悦身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出去旅游,这其中不乏中小学生,虽然自1999年国家提倡学生减负,但绝大部分家长还是会为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面对升学,学生们身心疲惫,倍感压力,渴望出游,根据旅游动机的定义: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一种是探求新奇事物的积极心理,另一种是逃避现实的消极心理,这两种心理需要中小学生都占有,这让他们比成年人更有旅游动机,旅游能够缓解他们的课业压力愉悦身心,还能够交到很多的朋友,和成年人相比,中小学生的适应力很强,对于食住没有很多的要求,他们追求的是旅游所带来的幸福感以及自身的优越感。中小学生的年龄都偏小,兴趣爱好广泛,具有从众心理及冒险心理,生性活泼好动,没有与社会接触过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新的环境,有很强的求知欲。有调查显示,17岁以下的孩子对游乐场所最感兴趣,其次是自然风景区,我国的旅游资源很丰富,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异域的民族风情,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物产资源都可以满足中小学生的旅游需求。中小学生的出游动机也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小学生旅游行为
1.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将旅游空间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三种。长距离一般是跨国际或者跨省,中距离是在省内,短距离是在市与市之间。中小学生出游一般的学校组织活动春游或秋游都是短距离的,旅行社组织的夏利营或游学一般是出省或者是出国属于中长距离的出游
2.决策行为
旅游决策是旅游者在自身的旅游动机,个人喜好和对旅游产品的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在自己所面临的旅游机会中选择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年龄、喜好都不同所以旅游决策也是不同的,中小学生旅游偏爱自然风光,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自然风景区,比如张家界这些旅游目的地。
3.旅游度假行为
中小学生的旅游度假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团,是由学校或旅行社组织的集体活动,第二种是和父母出游。对待不同的活动形式需要退出不同的路线。
二.中小学生旅游的特点
(一)出游人数多、出游时间集中
中小学生出游一般的是学校组织或者是由旅行社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夏利营活动,出游时人数比较多,都是以团体的形式出游,中小学生的寒暑假近三个月,再加上国庆长假,五一这些节假日,可以看出假期时间的集中性,很大一部分家长会选择寒暑假让孩子出游,这样避免了小长假的交通堵车,而且时间长可以让孩子享受旅游,不用太匆忙,避免旅途的过分劳累。
(二)跟着书本去旅游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两代人的宠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的独立能力、实践能力都较差,学校虽然也宣传培养孩子的能力,但还是以书本为主,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被打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开始注重旅游,他们为了让孩子开拓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为了应对潮流很多旅行社推出“跟着书本去旅游”等等旅游产品,这些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大部分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让孩子出游,希望孩子能从中学到知识,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书本上的知识,孩子能亲自去看一下黄山的著名的迎客松,感受苏州园林的精美,泰山的巍峨,比看多少的课文都要学的多,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文章被编到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同样他写的很多文章被旅行社做到旅游路线里面,比如鲁迅先生刻的早字,百草园,咸亨酒店,这便组成了绍兴文化一日游,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满足孩子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另外近年来还有修学也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学习异国语言是大部分学生游学的主要内容,修学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增强了体质,旅游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学生消费水平的有限性
因为中小学生心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对于价格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常见的中小学生消费心理有是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带有效仿性,盲目性的,求异心理是与众不同的消费,但是往往所付出的代价比较大,攀比心理是有夸赞性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