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2本文以2010—2015年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里具有研发支出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检验了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且检验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上述结论表明企业通过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助于使股东和管理层的目标保持一致,股东和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因而能够降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可以促使企业注重长远发展,增加研发投入。
目录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当前知识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科学技术的竞争。进行研究开发是创新的必要过程,所以进行研究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必经之路。这也就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活动中。我国虽然一直鼓励企业创新,要求企业进行适当的研发投入。但是因为研发投入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所需资金量大,获利周期长等特点,我国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研发投入与高管股权激励之间存在的关系一直是风险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研发投入不仅可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而且为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在现存的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作为企业的委托人,通常会倾向于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来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长期获利能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在短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会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利润。企业的管理层属于企业代理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同,对风险的偏好不同,企业代理人与企业的所有者的效用函数通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他们往往会出于自利动机,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选择缩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支出。因此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自身绩效,则倾向于减少企业的研发支出从而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
(二)研究目的
针对上述情况,若企业管理层无法得到足够的激励,管理层通常会为自身利益选择削减研发投入甚至避免研发投入。从而减少企业产生的费用,增加企业的短期利润。以此提高管理层自身绩效。当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在越来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多的企业中得到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使管理层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利益结合起来。管理层能够受到足够的激励增加研发投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从而这种方式使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利益结合了起来。但是,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能够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对此,本文使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发支出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了这种关系在产权性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研发投入的文献综述
研发投入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保证竞争优势,从而提高长期获利能力的必经之路。目前对研发投入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影响研发投入的因素,另一个方面是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这两个方面一直是研究研发投入的热门领域。关于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的研究非常丰富,研究成果主要可以细分为行业状况,企业规模,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另一方面,根据目前有关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些学者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绩效,他们的结论得到许多人的赞同。有学者直接采用经营业绩来验证企业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而陈效东等(2014)使用托宾Q来验证研发投入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下面将从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和研发投入的经济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概括。
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从行业状况来说,企业所属于的行业不同,则企业关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支出的驱动力也不同。各个企业之间研发投入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每个行业自身的特点也会影响行业内部企业研发投入状况,不同的行业内部企业集中程度和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形成相当大的影响。朱炎,张孟昌(2013)的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拥有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也有更加充足的动力去增加研发投入。但是他的观点没有获得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更多的学者认为,高新技术的企业,更愿意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张济建(2009)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如通信,计算机,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企业,更加要求技术创新,因而更愿意增加研发投入。此外,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也涉及到了行业的竞争程度,行业内部集中程度,以及行业的发展阶段。张俊瑞等(2013)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中,行业内部的竞争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从企业规模来说,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过程当中,企业需要长期并且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同时研发投入有较长的回报周期,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会打击到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动力,从而对于企业的管理层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许多研究中学者都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企业才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研究成本。因此在研发资金的投入方面,他们更加具有优势。但是有学者也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是负相关。Tien和Chen(2012)提出中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商机,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往往会更加重视研发活动。最后也有国内的学者郑延冰(2016)认为,企业的规模与该企业的研发投入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特征。
从股权结构来说,目当公司的股权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目标,这对于公司价值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这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当前我国的股权结构的问题聚焦在是否由国有资本控股上,很多学者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有更高的研发投入。张晓娟等(2016)在研究中表示,在非国有企业中资本结构对企业所得税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更加显著。当然也有不同的结论,刘广生等(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则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严若森等(2016)的研究发现高新技术行业中,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目录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当前知识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科学技术的竞争。进行研究开发是创新的必要过程,所以进行研究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必经之路。这也就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活动中。我国虽然一直鼓励企业创新,要求企业进行适当的研发投入。但是因为研发投入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所需资金量大,获利周期长等特点,我国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研发投入与高管股权激励之间存在的关系一直是风险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研发投入不仅可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而且为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在现存的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作为企业的委托人,通常会倾向于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来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长期获利能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在短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会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利润。企业的管理层属于企业代理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同,对风险的偏好不同,企业代理人与企业的所有者的效用函数通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他们往往会出于自利动机,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选择缩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支出。因此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自身绩效,则倾向于减少企业的研发支出从而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
(二)研究目的
针对上述情况,若企业管理层无法得到足够的激励,管理层通常会为自身利益选择削减研发投入甚至避免研发投入。从而减少企业产生的费用,增加企业的短期利润。以此提高管理层自身绩效。当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在越来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多的企业中得到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使管理层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利益结合起来。管理层能够受到足够的激励增加研发投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从而这种方式使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利益结合了起来。但是,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能够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对此,本文使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发支出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了这种关系在产权性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研发投入的文献综述
研发投入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保证竞争优势,从而提高长期获利能力的必经之路。目前对研发投入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影响研发投入的因素,另一个方面是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这两个方面一直是研究研发投入的热门领域。关于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的研究非常丰富,研究成果主要可以细分为行业状况,企业规模,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另一方面,根据目前有关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些学者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绩效,他们的结论得到许多人的赞同。有学者直接采用经营业绩来验证企业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而陈效东等(2014)使用托宾Q来验证研发投入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下面将从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和研发投入的经济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概括。
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从行业状况来说,企业所属于的行业不同,则企业关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支出的驱动力也不同。各个企业之间研发投入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每个行业自身的特点也会影响行业内部企业研发投入状况,不同的行业内部企业集中程度和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形成相当大的影响。朱炎,张孟昌(2013)的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拥有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也有更加充足的动力去增加研发投入。但是他的观点没有获得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更多的学者认为,高新技术的企业,更愿意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张济建(2009)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如通信,计算机,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企业,更加要求技术创新,因而更愿意增加研发投入。此外,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也涉及到了行业的竞争程度,行业内部集中程度,以及行业的发展阶段。张俊瑞等(2013)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中,行业内部的竞争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从企业规模来说,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过程当中,企业需要长期并且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同时研发投入有较长的回报周期,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会打击到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动力,从而对于企业的管理层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许多研究中学者都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企业才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研究成本。因此在研发资金的投入方面,他们更加具有优势。但是有学者也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是负相关。Tien和Chen(2012)提出中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商机,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往往会更加重视研发活动。最后也有国内的学者郑延冰(2016)认为,企业的规模与该企业的研发投入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特征。
从股权结构来说,目当公司的股权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目标,这对于公司价值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这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当前我国的股权结构的问题聚焦在是否由国有资本控股上,很多学者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有更高的研发投入。张晓娟等(2016)在研究中表示,在非国有企业中资本结构对企业所得税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更加显著。当然也有不同的结论,刘广生等(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则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严若森等(2016)的研究发现高新技术行业中,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