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影响(附件)【字数:9846】

摘 要随着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再改变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忌惮中国这样一个意识形态不同而又发展迅猛的国家会威胁到自身的领土安全,出于保护本国的高新技术不流入到中国,于是限制对华的商品技术的出口管制,企图减缓中国的发展。近年来,美国政府的重要参政人员不断变动,也导致了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再三改动,时而松懈时而严格,而在此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发展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突破出口限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阐述了其政策的立法效力,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再预测了未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发展方向,接着从对中国、对美国两国的贸易、技术、军事的变动分析了严格管制的政策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何在美国的出口管制下发展自身。
目 录
第一章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介绍 6
1.1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6
1.2出口管制法的效力和内容 8
1.3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特点? 8
1.4美国对中国实行出口管制政策和未来调整政策的原因 9
第二章 美国对中国实行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 11
2.1 中国受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 11
2.2 美国经济在出口管制的背景下受到的影响 13
第三章 中国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建议 15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介绍
出口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审核、监管的方法,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段防止本国限定的商品或技术经过任何途径流通或扩散至目标国家,从而实现保护本国的安全、外交和经济利益的行为。一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是该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归根结底是为其国家政策服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政府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利用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军事能力想要变成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发现在成为全球霸主的道路上苏联一直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随着两国冷战的愈演愈烈,迫使美国不得不采取对苏联进行相关的制裁,以确保本国的军事技术不外露,美国政府通过对贸易等相关货物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出口管制这样的经济手段来帮助他们达到政治目地。美国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利益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贸易,一方面又因为保护国家的军事,高科技技术产品以及最重要的国家安全,对于发展速度快,意识形态不同又对美国极具威胁的国家实行军事、高新技术产品等核心技术的出口管制。在此背景下,194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出口贸易的货物进行全面管制。
1.1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政策虽然随着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变化而有所起伏,但从美国对我国实行管制的时期开始,到现如今的状况来分析,其政策始终都是相当严格的。美国行使的出口管制政策一直以来都具有非常严重的国别歧视性,在美国1917年颁布的《与敌国贸易法》中明确将世界各国分为敌对国家和非敌对国家。假如被美国视为敌对国家,则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将受到严格的出口管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美国为了遏制我国的发展势头,以保护国家机密不外露为由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最初将中国列如Y组。继朝鲜战争后,中美关系迅速恶化,美国政府对我国的军事力量十分忌惮,随即就将中国列如Z组,即管制程度最严格的“敌对国家”的组别。(美国商务部把世界各国国家分为7组,除了加拿大国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即:Z,S,Y,W,Q,T,V七组。从Z到V七个级别管制程度依次下降)一直到1971年6月,由于政治观点的改变,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于中国的态度比之前任何每一任总统都要缓和。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在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交谈中更加希望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决定取消对华贸易出口管制,从此,中国才重新被列入Y组,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也朝着放松的方向发展。一直到尼克松总统卸任后,中美之间出口管制政策最宽松的时期也宣告结束。美国再次忌惮中国的发展势头,商务部和国会等制定政策的相关人员提出应重新加强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美国的每一任总统都在出口管制的问题上考虑良久,但推行该政策和修改法律的实质权利是在美国国会手中的,美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要放松对华的出国管制政策,但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可见国会在出口管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国会严格的实行对华出口管制的原因有,对中国的警惕和防范心理并企图遏制中国,议员追求连任,延续其政治生涯的要求和政党政治的影响,以及政治集团的游说和媒体的宣传。由于政府对于中国的态度一再变动,美国对我国在出口管制的态度上也一直摇摆不定。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中美关系缓和并建立友好往来交流之前。由于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在朝鲜一战,美国对中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并主要开始对军事技术、军事用品进行全面的封锁。
第二阶段:中美建交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这一阶段美国的政策一再更改。虽然从历史发展的完整进程来看,美国确实是在逐步放松对华出口管制,但其政策中有部分规定,并在执行过程中任然有许多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198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将中国作为“友好国家”看待,美国将中国所在的管制组别下调至出口管制限制最弱的一组。但在随后的几年间,两国相继发生摩擦和冲突,1989年6月之后,中美关系再次进入低潮。美国率先对中国实行贸易管制,并随即停止了对放松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讨论。政府依然把中国看成是是威胁美国安全的主要潜在威胁国,并在政策中明确,禁止向中国出口当时的先进军事设备和信息及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技术等。
第三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奥巴马上任前。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美国忙于扮演世界警察,接连与伊拉克等国发生战争,对中国的发展的关注度有些放松,尤其是在出口管制的问题上不像之前那么严格,由于无暇顾及到中国的情况,便逐步放松了对华的管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