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陕康茶产业竞争力对策(附件)
摘 要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曾经和丝绸、陶瓷并称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提到茶叶我们都回想起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而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沉浮,被历史证明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势产业,同时也是具有良好发展的绿色产业。茶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贫困区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安康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从汉唐时期就开始种茶,至今,安康茶约占陕西茶产量的50%,把持省内领头羊的地位。安康政府对于茶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紫阳等茶叶主产县已经明确了茶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虽然安康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与发达茶区的差距拉大了,而且落在了毗邻的汉中茶区之后。这表明安康茶叶产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正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问题。面对新环境,安康茶叶产业如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基于此,对提升陕西安康茶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内文献综述 2
1.2.2国外文献综述 3
1.2.3国内外文献评述 4
1.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4
1.3.1研究方法 4
1.3.2研究内容 4
2 茶叶行业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6
2.1竞争力相关理论 6
2.1.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概念 6
2.1.2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竞争力 6
2.2茶叶产业发展的理论 6
2.2.1茶叶产品的特点 6
2.2.2茶叶产业概念的界定 7
2.2.3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7
3 安康市茶叶现状及分析 10
3.1安康市茶叶生产现状 10
3.1.1安康市茶叶种植历史 10
3.1.2安康市茶叶生产现状 11
3.2安康市茶产业产品结构和流动渠道分析 12
3.2.1茶叶产品结构 12
3.2.2茶叶流通渠道 12
3.3茶叶品牌和市场现状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 13
3.3.1安康茶叶品牌 13
3.3.2安康茶叶市场占有情况 13
3.4安康市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 13
3.4.1优势 14
3.4.2劣势 14
3.4.3机会 15
3.4.4威胁 16
4 安康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7
4.1产品方面 17
4.2价格方面 17
4.3渠道方面 17
5 提升安康市茶叶竞争力的对策 19
5.1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19
5.1.1加强茶农种植技术培训 19
5.1.2及时调整茶叶品种结构 19
5.1.3茶叶精深加工的发展 19
5.2打造统一品牌,拓宽营销渠道 20
5.2.1整合资源,打造同意品牌 20
5.2.2建立茶叶中心市场 20
5.2.3拓宽营销渠道 21
5.3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帮扶管理 22
5.3.1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 22
5.3.2培养龙头企业,管理小工坊 22
5.4挖掘茶文化内涵,发展生态观光业 22
5.4.1寻求髙层次的茶文化内涵 23
5.4.2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曾经和丝绸、陶瓷并称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提到茶叶我们都回想起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而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沉浮,被历史证明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势产业。在中国历史上茶叶的竞争力曾经无以伦比,茶叶对过敏经济的贡献也曾长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产业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近年来,该行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可以增加贫困区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近年来,陕西省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首先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至200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76.3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7952吨,分别比上半年增长17.%6和13.%6。其次茶叶加工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普遍提高。茶叶主产县区基本都有自己的品牌,全省名优茶机制率达到60%以上,名优茶叶开发初具规模。再次茶叶生产、加工、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茶叶生产已成为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安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自汉唐以来兴植茶叶,唐太宗时,紫阳茶曾作为法门寺佛茶贡品,明洪武时期,每年有十万余斤茶充作官茶。清康乾以后,安康各县普种茶叶,平利、岚皋、汉阴等县的茶叶都出过贡品。安康茶曾通过丝茶之路打开了西北市场,甚至运销西域,就是在九十年代,安康茶仍然约占陕西茶叶产量的45%,保持省内“领头羊”的地位。
进入二十世纪,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营“绿色安康”的战略。紫阳和平利等茶叶主产县相继明确了茶叶产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虽然安康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与发达茶区的差距拉大了,而且落在了毗邻的汉中茶区之后。这表明安康茶叶产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正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问题。
面对新环境,安康茶叶产业如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安康茶叶业内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安康茶叶产业内部的低水平竞争,无益于安康茶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合作,一起开拓外部市场,才是安康茶叶产业发展之道。可以说,整合安康茶叶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笔者认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从竞争的角度去考察,制定出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使安康茶叶产业形成合力,共同开拓市场,才能把安康的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2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环境下,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安康进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刻,从安康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有优秀文化底蕴支持,能形成安康竞争优势的茶叶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茶叶文化为安康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从产业链看,茶叶产业关联度较强,安康茶叶产业的发展对安康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产业是“绿色产业”,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饮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解渴需求,而且是满足人们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茶叶产业也就成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5)可以使安康茶叶产业更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通过更为系统,更为合乎逻辑和理性的战略选择方法制定更好的战略。
(6)近年来,茶叶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的发展重点,并从战略的角度引导茶叶产业的发展,安康制定茶叶发展战略具有紧迫感。
1.2文献综述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内文献综述 2
1.2.2国外文献综述 3
1.2.3国内外文献评述 4
1.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4
1.3.1研究方法 4
1.3.2研究内容 4
2 茶叶行业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6
2.1竞争力相关理论 6
2.1.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概念 6
2.1.2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竞争力 6
2.2茶叶产业发展的理论 6
2.2.1茶叶产品的特点 6
2.2.2茶叶产业概念的界定 7
2.2.3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7
3 安康市茶叶现状及分析 10
3.1安康市茶叶生产现状 10
3.1.1安康市茶叶种植历史 10
3.1.2安康市茶叶生产现状 11
3.2安康市茶产业产品结构和流动渠道分析 12
3.2.1茶叶产品结构 12
3.2.2茶叶流通渠道 12
3.3茶叶品牌和市场现状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 13
3.3.1安康茶叶品牌 13
3.3.2安康茶叶市场占有情况 13
3.4安康市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 13
3.4.1优势 14
3.4.2劣势 14
3.4.3机会 15
3.4.4威胁 16
4 安康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7
4.1产品方面 17
4.2价格方面 17
4.3渠道方面 17
5 提升安康市茶叶竞争力的对策 19
5.1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19
5.1.1加强茶农种植技术培训 19
5.1.2及时调整茶叶品种结构 19
5.1.3茶叶精深加工的发展 19
5.2打造统一品牌,拓宽营销渠道 20
5.2.1整合资源,打造同意品牌 20
5.2.2建立茶叶中心市场 20
5.2.3拓宽营销渠道 21
5.3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帮扶管理 22
5.3.1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 22
5.3.2培养龙头企业,管理小工坊 22
5.4挖掘茶文化内涵,发展生态观光业 22
5.4.1寻求髙层次的茶文化内涵 23
5.4.2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曾经和丝绸、陶瓷并称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提到茶叶我们都回想起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而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沉浮,被历史证明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势产业。在中国历史上茶叶的竞争力曾经无以伦比,茶叶对过敏经济的贡献也曾长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产业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近年来,该行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可以增加贫困区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近年来,陕西省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首先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至200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76.3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7952吨,分别比上半年增长17.%6和13.%6。其次茶叶加工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普遍提高。茶叶主产县区基本都有自己的品牌,全省名优茶机制率达到60%以上,名优茶叶开发初具规模。再次茶叶生产、加工、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茶叶生产已成为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安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自汉唐以来兴植茶叶,唐太宗时,紫阳茶曾作为法门寺佛茶贡品,明洪武时期,每年有十万余斤茶充作官茶。清康乾以后,安康各县普种茶叶,平利、岚皋、汉阴等县的茶叶都出过贡品。安康茶曾通过丝茶之路打开了西北市场,甚至运销西域,就是在九十年代,安康茶仍然约占陕西茶叶产量的45%,保持省内“领头羊”的地位。
进入二十世纪,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营“绿色安康”的战略。紫阳和平利等茶叶主产县相继明确了茶叶产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虽然安康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与发达茶区的差距拉大了,而且落在了毗邻的汉中茶区之后。这表明安康茶叶产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正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问题。
面对新环境,安康茶叶产业如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安康茶叶业内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安康茶叶产业内部的低水平竞争,无益于安康茶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合作,一起开拓外部市场,才是安康茶叶产业发展之道。可以说,整合安康茶叶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笔者认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从竞争的角度去考察,制定出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使安康茶叶产业形成合力,共同开拓市场,才能把安康的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2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环境下,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安康进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刻,从安康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有优秀文化底蕴支持,能形成安康竞争优势的茶叶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茶叶文化为安康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从产业链看,茶叶产业关联度较强,安康茶叶产业的发展对安康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产业是“绿色产业”,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饮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解渴需求,而且是满足人们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茶叶产业也就成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5)可以使安康茶叶产业更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通过更为系统,更为合乎逻辑和理性的战略选择方法制定更好的战略。
(6)近年来,茶叶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的发展重点,并从战略的角度引导茶叶产业的发展,安康制定茶叶发展战略具有紧迫感。
1.2文献综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