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建筑业投资的影响研究以南通为例

摘要:货币政策对建筑业开发投资有一定调控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对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对建筑业开发投资的作用机理,然后搜集了2000年至2015年经济数据,采用VAR模型,针对货币政策对南通市建筑业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建筑业开发投资有影响,其中,货币供应量影响较为显著,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投资额上升,而利率提高,引发投资额下降。我国政府在出台货币政策对建筑行业进行调控时,要掌握好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工具的传导效应,结合我国的市场环境,做出最优策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建筑业投资研究 2
1、投入产出效率角度 2
2、增加值角度 2
(二)货币政策与建筑业投资关系研究 2
1、区域效应 2
2、传导机制 2
(三)文献评述 3
三、货币政策对建筑业投资影响的机理分析 3
(一)利率途径 3
(二)信贷途径 3
(三)汇率途径 4
四、实证分析 4
(一)数据来源 4
(二)模型设定 4
(三)变量选择 4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4
1、单位根检验 4
2、平稳性检验 7
3、脉冲响应分析 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9
(一)研究结论 9
(二)政策建议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货币政策对建筑业投资的影响研究
——以南通市为例
引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建筑产业逐步演变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开发投资额的变动会对国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鉴于货币政策对建筑业开发投资的调控作用,政府需要引起重视。而2015年以来,央行调整了数次存款准备金率,希望以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调控包括建筑产品的价格上涨,这是货币政策调控建筑市场行为的典型运用。
而纵观全国建筑业发展格局,江苏省建筑业产值名列前茅,尤以南通为最。南通市在八十年代以后,集中精力开拓建筑市场,其在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由此确立。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通建筑业保持着一定领先地位,但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货币政策对建筑市场的调控作用,对南通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货币政策对建筑业开发投资的调控将越来越重要,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建筑业投资额的作用不一致,使得理清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过程有一定的必要性。认清货币政策调控对建筑业市场开发投资的影响,有利于从政者把握调控方向,实现建筑产业的长足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一)建筑业投资研究
建筑产业本身是涉及众多主体的系统工程,它受各种成分影响。国内外对建筑业开发投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即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建筑业增加值角度。
1、投入产出效率角度
建筑业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产出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和投入相关。而很多情况下,产出与投入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这就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提供了可能性。Jan(1996)研究了瑞典建筑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力因素对建筑业的影响,得出:职工人数、知识水平、工作时间及职工事务参与度对效率影响较小,但不同建筑企业效率差别显著。Edvardsen(2003)研究了挪威的建筑业数据,结论为:较高的薪水、较低的实习生比例、较少的产品类型和较长的劳动时间会提升效率。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看,学者们大多集中在劳动投入中进行研究。而从技术投入来看,许远明和郑晓云(2000)认为,技术进步是建筑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政者在其中的引导不可或缺。而郭伟、任宏和张仕廉(2000)却否定许远明、郑晓云(2000)的结论,认为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的影响较低。
2、增加值角度
M.Emin0cal等(2007)分离出了土耳其建筑业增长的五项要素。范建双、虞晓芬(2012)的研究表明,各地区GDP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建筑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然而运用协整检验理论,邹高禄(2002)却总结到相反结论,认为GDP短期内对建筑业开发投资的影响很小,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呈现均衡的关系。
由此可见,学者们从增加值的分析大多集中在GDP上,但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而学者将有关财务指标分离,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也可以得出较为信服的结论。
(二)货币政策与建筑业投资关系研究
在涉及到货币政策和建筑业投资关系研究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常用的两种方法,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1、区域效应
国外学者率先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开展实证研究。Mundell(1961)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出,受被调查地区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性。而针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以美国为例,Carlino和Defina(1999)得出,政策影响程度与该地区建筑业比例和小银行比例有关。Owyang和Wall(2004)对VAR模型加以拓展,将货币政策的时间区分化,分为preVolcker和VolckerGreenspan两个时期,结论表明,在VolckerGreenspan时期,银行比例越大、建筑业比例越小的地区受影响的程度越小。国内方面,张红、李洋(2013)得出,建筑业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效应优于利率。
2、传导机制
国内外学者对传导机制也进行了系统的论证。Frederic(2008)认为,建筑业传导过程分为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并且相信市场行为,只有在建筑业开发投资有产出降低、失业率增加的趋势时才能加以干预。Adam(2008)通过对英国建筑业市场进行研究,认为建筑业投资波动会造成消费、价格、利率的波动。李树承(2008)则认为,建筑业开发投资会造成消费和投资的波动。戴国强、张建华(2009)利用结构VAR模型进行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对建筑业投资的影响显著,对消费的影响有限。同时,他们发现,建筑产品价格的FCI指数在通货膨胀估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建议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重视建筑品价格的影响。丁晨和屠梅曾(2007)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建筑业投资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后指出,建筑行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优于其他行业。
(三)文献评述
学者们的研究偏重于建筑业的现状及改进建议,多为理论研究,对现象进行简单的评判,说服力并不强。建筑业投资的研究不能仅仅对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而应该就现象究其本质,找到源头才能抽丝剥茧,看清实质。而运用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这可能跟样本、模型的选取有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