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苹果产业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 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苹果产业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当前,我国苹果的种植面积、苹果总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已成为世界第一,成为了世界上苹果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苹果产业已日益成为延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但是,延安市的苹果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如何推动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是延安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全面系统地分析有关数据和资料,对延安市的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加工、贮藏以及销售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延安市苹果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对策的提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种植方面、贮藏方面、加工方面、销售方面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针对延安市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1、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应以鲜果及其加工品的生产为主导;2、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实现苹果产业生态化发展;3、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响“延安苹果”这个品牌;4、积极探索适合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营销模式等。关 键 词苹果产业;发展;问题;对策Abstract At present,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pple industry in the world is: apple industry gradually shifted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developed areas to less developed areas. At present, Chinas apple acreage, Apples total output and export volume has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and consumer countries. Theref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e, in all of ou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pple is the only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to form a monopoly position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of Yanans rural econ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Bu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dvantage apple industry belt as well as the goal of Yanan apple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 the city of Yanan apple industry in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Yanan city is the first to achiev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face of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ata and information, apple planting area, yield, processing, storage and sales of Yanan city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uses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Secondly,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mainly include: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ing, storage, processing, sales and service of social aspects and problems. Finally,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1, in order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should be based on fruit and processed food production is dominant; 2, vigorously develop pollution-free high quality apple production, apple to achieve ec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3, strengthen propaganda, to the reputation of "Yanan apple" of the brand; 4, activel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marketing mode.Key wordsAppl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1 绪论 7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1.1.1 研究目的 71.1.2 研究意义 7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71.2.1 国外研究现状 71.2.2国内研究现状 81.3 主要研究方法 82延安苹果产业的基本概述 102.1 延安苹果产业的概念 102.2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 102.3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特点、模式及流程 103延安市苹果产业对延安市整体发展影响 123.1 对延安市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123.2 对当地农民的就业的促进作用 133.3 促进新农村建设 133.4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43.5 提升对外形象 144.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154.1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 154.2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54.3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17 5延安市苹果产业解决措施建议 185.1 继续调整品种结构 185.2 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提高优质果率 185.3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自然灾害 185.4 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195.5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195.6 继续加强果树技术、渠道力量 205.7 营销策略 20结 论 22参考文献 23致 谢 24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苹果产业已日益成为延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但是按照农业部建设优势苹果产业带的目标以及延安市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目标,延安市的苹果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如何推动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是延安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文中会就这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做出解释,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1.1.2 研究意义苹果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果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数量很少的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农产品。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光华农场就开始种植苹果,所以说延安市生产苹果的历史很长,发展前景光明,可以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地形限制,品牌包装意识不够,都制约着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完善解决延安市苹果产业现状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了2010年底,延安市苹果面积已发展到300.7万亩,年产量221.5万吨,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中国的9.2%和6.7%,占陕西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产量的34.1%和26.1%。从2002年至今,苹果树小冠开心形在全国主要苹果产区试验中均显现出很多优点,成为目前全国大力推广的优良树形,但是栽植密度不合理 ,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深加工能力差,没有建立品牌优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得不到改善影响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因此国内外对此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2.1 国外研究现状华盛顿州立大学KateEvans教授认为,把国际上相关国家从事苹果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集中在一起,交流和探讨很有意义,让国内外科学家彼此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访问让我对中国尤其是陕西省苹果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美苹果栽培方式差别很大,但我很欣赏中国的栽培方式,我希望加强与在果树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大研究领域。 新西兰研究院植物和食品研究有限公司VincentBus认为,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很震惊——面积这么大,发展这样快。中国苹果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是一个巨大的成就,科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中国苹果产业相对国外先进国家来说,无论在产量、品质、树形、栽培方式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希望通过今后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1.2.2国内研究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永祥认为,延安市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 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使得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地级市,延安市在2011年经国家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延安把绿色农业定位为富民产业,把打造“世界名优苹果生产基地”作为发展 目标,研究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落叶果树》李春霞,罗富平,李宏飞认为,延安苹果生产、贮藏保鲜等现状,指出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优果率低、自然灾害严重、有机肥缺乏等问题,提出了苹果产业的发展建议:调整品种结构,进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名牌战略,预防霜冻雹灾,加强果树技术力量等 综上所述,如今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着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部分因素制约其发展,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使延安苹果产业能更加繁荣的发展迫在眉睫。关于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相关专业性问题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以及得出专业性结果,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些学者的成果论证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问题的解决以及衍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继续对此问题再次进行研究,进行深刻的剖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1.3 主要研究方法1.3.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1.3.2比较法分析法。比较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进行对比。2延安苹果产业的基本概述2.1 延安苹果产业的概念延安市因纬度、海拔、雨量、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适中,被评为世界公认的最佳苹果优生区。全市依托这一优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至2009年底,全市苹果总面积达254.03万亩。覆盖13个8县区、63.5%以上的农业人口,人均苹果面积达到1.6亩。其中挂果面积144.8万亩,预计总产量199.37万吨。总产值45.1亿元,果区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到2595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4268元的60.8%。重点县洛川苹果面积达50万亩,人均3亩,产量68万吨,产值16亿元,苹果收入人均5014元,占人均年收入的95%。培育和建成省级营销龙头企业4家,市级营销龙头企业16家,其中具有自营出口权营销企业14家发展和建立苹果专业合作组织172家;果汁加工企业3家,年果汁生产能力10万吨。年出口鲜果10万吨。鲜果总贮藏能力52.13万吨,其中冷(气)库容达32.5万吨。2.2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 我市果业经历了“由零星种植到集中发展,再由集中发展到大规模发展”的发展历程。传统种植导致果树种植密度过人、果园通风透 光条件恶化,苹果无形、无色、大小不匀,苹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较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现在,在政府积极的领导组织下,延安苹果产业技术不断革新进入产业链条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由一种产业发展成几种浓缩果汁、果干、苹果醋等等一系列产品走入零售点,完全打开了延安苹果的特色市场。现在延安苹果及其果汁、果干等制品已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和来延旅游观光人士馈赠礼品必购之物。 2.3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特点、模式及流程 特点大力继续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关键技术不断落实全面推行种植有机苹果、规模不断扩大、 模式统筹规划、集约管理、共同受益,探索出了一条从苹果种植、管理、储藏、包装、加工、销售直至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 流程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进行的苹果物质实体及其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转,它包括苹果的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转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其最终目标是增加产品附加值,节约流转费用和时间,提高流转效率,降低成本。3延安市苹果产业对延安市整体发展影响3.1 对延安市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延安市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使得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地级市,延安市在2011年经国家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苹果产业的效益是粮食产业效益的20几倍,真正地圆了果农想都不敢想的富裕梦。促进了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土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也更为密切。现在外界就流传一种说法“吃山地苹果,感悟延安精神,来延安不吃山地苹果,就等于没到过延安。”充分说明了外界对延安苹果的肯定和高度赞扬,推动着延安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外来参观考察者,也给延安人带来了先进的产品生产理念、科技管理理念和销售经营理念等等,从而促使延安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站在地畔看市场,瞄准市场巧务果。延安市苹果产业所占比重大60%,其中服务业和农业占比在相同10%,旅游业比重20%。3.2 对当地农民的就业的促进作用 苹果产业的大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尤其在果树生产环节中的冬季修剪、施肥、收放防雹网、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品采收、销售环节中的苹果分级、包装以及加工企业大量用工,都为农民就业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据调查统计,这几年随着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同时还吸纳了更多周边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年份/年20112012201320142015增加就业数量/个20502185284729203145同比增长量/%41.36.6130.37.811.133.3 促进新农村建设 洛川县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把培育苹果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腾飞的“活水”,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措施,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洛川县认准提升苹果产业质量是关键。近年来,在提高产业化水平上狠下功夫,高度重视建园规模扩张和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重点抓老园改造,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在延长果树产值年限上下功夫,新园建设不断研究开发适合当地生产管理的技术,在做精、做细、做深上加大技术投入;在分级采收、包装、销售上求突破,在延长产业链条上要效益;同时,加紧发展储藏加工及果袋、包装与配套产业,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上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环境方面给予支持,不断完善“企业+协会+基地”的产业体系建设,积极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果农协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洛川苹果推向了国际市场。3.4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以洛川县为代表,苹果产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有助于促进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束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和和和谐统一。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给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拉动了延安市的经济指数,提倡果树种植,符合了延安市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要求,同时安置了部分的闲置劳动力,降低了社会不安因素的发生,解决了生态环境束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和和和谐统一。3.5 提升对外形象 延安市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使得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第八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博览会在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产业园区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向世界展示了延安市苹果文化的魅力。新丝路苹果产业(洛川)联盟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中国洛川苹果城举行,成立了新丝路(洛川)苹果产业联盟不仅是一个向外的宣布信息,更是一个打造苹果全产业链的新起点,是一份新的责任。联盟将与洛川县政府一同携手洛川苹果企业、延安苹果企业以及全国和世界苹果企业共建苹果文化,开展苹果外交,繁荣苹果贸易,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助推“洛川苹果”以更加优良的品质、更加鲜亮的品牌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一带一路。 4.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及问题4.1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 运用SWOT分析法对延安市苹果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包括苹果的生长环境,苹果品种结构管理,市场需求、自然条件、管理技术、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势,整合内部资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营销措施。 优势1、延安市是完全符合世界七项气候指标的最佳苹果优生区。2、延安是中国山地苹果示范基地。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4、苹果色彩艳丽、果面光洁、个大型端、汁多味甘、含糖量大、便于储存,深受消费者喜爱。 劣势1、降雨量偏少,有冰灾、冻灾、雪灾的发生。2、地形复杂,土地有机质含量低,3、苹果的生产成本高4、果农的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速度慢。5、苹果包装低级。6、营销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7、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机遇1、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2、省、市、区都把苹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政策、资金、物质扶持力度大。3、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出口数量每年都在增长。 威胁1、可能产生替代效应,苹果价格逐年增高。受效益驱动,栽植苹果树的果农越来越多。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不具有规律性,自然灾害频繁。4.2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 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种植面积苹果品种市场需求早熟(优良)偏少藤牧1号供不应求中熟偏少千秋、嘎拉、津轻供不应求晚熟过多千秋、嘎拉、津轻供不应求 苹果品种构成是早、中熟品种面积偏少,晚熟品种面积过多。优良早熟品种像藤牧1号仅限于一些示范园,没有大面积栽培,中熟、中晚熟品种千秋、嘎拉、津轻虽有一定数量,但还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实到核桃大小甚至在套袋时就被果商预定空,千秋2.6元/kg嘎拉3.0—3.6元/kg津轻3.0元/kg。农家庭院里保留的甜黄魁、旭等老品种一进入市场就被每千克4元抢购一空。这说明早熟品种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另外,鲜食品种与加工品种结构不合理,加工品种生产量不足。 2) 果品质量整体不高,优质果率较低 与国际市场苹果质量相比,延安苹果质量还有一定差距,一般果园优果率只有40%~50%示范园优质果率也只有65%~75%。高质量的苹果生产量与国内外高档苹果市场的需求量相比还相差甚远。果品质量关键是外观质量影了整体苹果质量。 3) 自然灾害严重,防御设备问题 早春霜冻、冰雹等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据调查,近3、4年由于苹果面积扩大,形成了近似于森林的气候,加之地形复杂、塬沟交错、山大沟、冰雹比过去增加30%。先进的防雹网成本高而推广慢、且面积小,已建立的防雹体系起到了一定防御效果,但与德国等西方国家的防雹体系比还相差很远。延安南部苹果主产区防雹还是多用高射炮打散预示冰雹云。早春霜冻也影响苹果生产。2006年4月13日的大雪和霜冻使延安苹果损失达1亿多元。果园预防晚霜还不够,多用烟熏,很少用喷水。 4) 管理技术问题 果农普遍文化程度低,大都是农民,对于科学知识方面有欠缺,接受新事物速度慢,学习能力交差,种植技术落后,所以挂果率低,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而且果农都是以户为单位,不便组织管理。 5) 品牌意识问题 目前,延安苹果的品质虽好,近些年也创出一些地方品牌,如‘洛川苹果’、‘宝塔区山地苹果’,可是这仅仅带动了个别县区苹果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整个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全力打响‘延安苹果’这个大品牌才是当务之急。当前,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一些苹果批发商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明明是延安产的苹果缺贴着烟台等地苹果的标签,盗用别人的名牌商标去销售延安的优质苹果,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损害了‘延安苹果’的品牌形象。 6) 技术力量欠缺问题 近几年出现果树技术人员断层现象,全市除洛川在各乡镇设立果树技术服务站外,其余县区技术服务体系普遍滞后,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北部山区县的果树技术力量更薄弱。经计算得知2010年延安市的苹果加工量约占苹果总产量的4.5%,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用于苹果浓缩支的,所以说,延安市苹果深加工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加工产品单一。延安市苹果加工品主要是苹果浓缩汁,而且规模小、产量低,目前延安市有苹果浓缩汁生产厂5家,其中,洛川县有3家,富县2家,浓缩汁加工能力远远不足。苹果酒&苹果醋虽然有所发展,但仅仅是起步阶段,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苹果脆片等休闲食品市场还尚未形成规模。二是加工品种少。由于品种结构原因,当前延安市用于苹果浓缩汁加工的品种主要是富士,而富士最大的缺点是酸度地,糖酸比例不合理,适用于加工的金冠、国光、红玉和澳洲青苹果等品种,栽培面积和产量比例都很小,这些都已经制约延安市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必须积极引导果农做出调整。 7)营销渠道问题过去多数是以户为单位种植苹果,种植规模小,家家户户为了谋取私利,降低价格,使得延安苹果逐渐没有竞争力,失去在市场中的竞争机会。销售渠道窄,产量低,技术落后,没有具体统一的营销策略,所以只能在周边地区销售,很难走出去。4.3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从目前的现状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质量效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全国发展较快的产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从发展优势和潜力看,苹果产业基础已经形成,苹果品市场需求看好,国家和省上升价重视苹果产业发展。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光华农场就开始种植苹果,所以说延安市生产苹果的历史很长,发展前景光明。5延安市苹果产业解决措施建议5.1 继续调整品种结构 进一步调整苹果品种结构,适当增加早、中熟品种,发展和推广鲜食与加工兼用的名优新品种。 全面提升果品的质量,对延安苹果进行市场定位,深入研究市场和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整合资源,实行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延伸苹果的内涵,生产特色的苹果标签,每一颗苹果都要贴字,并把黄土高原地域特色和延安的文化内涵都融入到苹果的包装箱中。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顾客人群,在销售服务供给链的各个环节,不同层次上营销,把果品要分批分等级。进高端市场的苹果,要精品包装,个性包装,文化包装,“买苹果就是买文化,吃苹果就是感受延安精神”等。在中低端市场上,也要保持产品的特色,让人一提到苹果,就能跟延安苹果联系起来。5.2 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提高优质果率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产量不断增加,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可从两方面着手全面提高苹果质量一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配方施肥,果园生草、覆草,精细花果管理。建立“果、沼、草、畜、窖”五配套生态园,全面提高果实品质。二是在病虫害防治上建立健全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注重生物防治,注意施药时间、种类减少残留量,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优质无公害生产使之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 5.3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自然灾害 继续扩大防雹网建设规模,通过高射炮和防雹网预防冰雹,早春防霜冻时进行果树喷水或烟熏,夏季温度过高时,喷水或浇水降温。通过各种措施和引进新抗灾体系,将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5.4 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提高果农集约化管理水平,科、教、产密切结合。自1995年以来,延安农校园艺专业实模块教学,与延安市果树试验场(陕西省优质示范园),市老区办果园(延安市级优质示范园)及北京中日友好观光果园建立基地合作关系,十多年来每一级学生毕业前一年在教学基地果园实习一年,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果园每一项技术管理。实践证明这是最快掌握和普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方法,推进了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果品商品化水平。如延安果树试验场、延安市老区办果园苹果商品率在65%~75%,北京中日果园达到95%以上。 5.5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将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和苹果产区自身优势相结合促进优势产区苹果生产、销售。建立观光采摘园,果品结合民间文化艺术进行包装,发展名牌产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搞好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一是自觉在苹果包装上注明‘延安苹果’,群心群力努力把‘延安苹果’打造成‘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通过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产品专卖店,向来延安参观旅游的游客介绍山地苹果,把延安苹果做成旅游纪念产品。二是政府与组织,利用各种力量与有关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效沟通,使延安苹果生产基地成为这些单位或关系伙伴学习和培训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三是交通运输企业,与国内重要的交通运输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充分利用其销售渠道(如航空公司的办事处)、信息载体,拓宽促销途径,提高促销能力,以多种渠道向大众。四是民间力量,充分利用在外经商、工作、学习的延安老乡宣传家乡,帮助销售苹果。五是境外销售合作,要与外界苹果产区进行包装或销售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共享。六是对外协作,积极的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其他地区开设延安苹果专卖店和营销窗口。5.6 继续加强果树技术、渠道力量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延安苹果产业,以洛川国家级千亩无公害苹果示范园和市果树试验场专家培训基地为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不断壮大果树专业队伍,提高果树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对果农科学务果技术培训,提高果农整体素质。目前延安市苹果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产业内的合作社各自经营物流,没有形成经济规模,造成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而发展现代协同物流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令产业内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延安市要充分发挥火车站,汽车站、机场、210国道、高速公路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建立全市统一的、高标准的苹果贸易市场,建立苹果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机制,培植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使延安市在苹果的质量认可、营销上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扶持苹果包装系列的产品企业,把延安市变为全市苹果包装的生产基地;建设大型气调库、水果仓储中心、质检中心或水果配送中心,集采后处理、冷藏运输、物流配送于一体,使延安市成为陕西省苹果的物流中心。5.7 营销策略 一是策划组织宣传促销活动及节庆活动,建立重大事件跟踪宣传推广机制,在每年的苹果采收期间广泛的宣传,继续做大、做强延安苹果文化艺术节、采摘节和摄影节,把艺术节变成一种定期的招商引资的活动。二是积极联系外界,承办、协办会议,利用活动,组织与会者现场参观果园、品尝苹果、现场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延安苹果的好感和认可。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力争在全省举办一次“苹果展览会”,促进苹果行业交流。并扩大参展规模,提高参展水平。还要在沿海大城市举行苹果展示推荐会,加强与外界重要经销商的合作,建立广泛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延安苹果代理机构,提高知名度。 在本地销售时,制定统一的价格,一定要有竞争优势。制定前要对产品进行分级,分析目标市场的购买力,苹果成本投入,品质等实际情况,并结合竞争对手的价格定价,最好采用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在对外设立专卖店和营销窗口的时候,制定出的价格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 结 论延安苹果产业既适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又是带动了延安市经济的发展。延安市苹果发展速度势不可挡,随着国家和延安市政府对其的重视,在基础建设,政策法规的完善,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后,延安市苹果产业会变为陕西经济的支柱,将成为延安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拉动延安经济的同时对发展新产业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延安市苹果产业是延安经济未来发展迅速的强大支柱力。参考文献[1]何文元,激光雕花技术在毛纺织业的应用[J]. 毛纺科技.(2009)[2]霍学喜,刘军第. 2010年度苹果生产与销售形势[J]。技术简报.(2010)[3]张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0)[M].财经界.(2011)[4]高文胜,苹果,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05) [5]赵政阳,陕西苹果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6]孙智辉,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苹果产业发展的气候分析[J];陕西省气象学会(2006)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7]孙智辉;王晓东;蒋小莉;延安丘陵沟壑区苹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8]李永军;延安苹果“北扩”战略中的延长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9]刘双安,谢志军;延安南部苹果产业存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10]王兆华,张晓虎;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M](2009)致 谢本设计在老师的钟晓娜老师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钟晓娜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钟晓娜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目 录
re, in all of ou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pple is the only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to form a monopoly position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of Yanans rural econ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Bu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dvantage apple industry belt as well as the goal of Yanan apple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 the city of Yanan apple industry in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Yanan city is the first to achiev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face of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ata and information, apple planting area, yield, processing, storage and sales of Yanan city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uses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Secondly,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mainly include: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ing, storage, processing, sales and service of social aspects and problems. Finally,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1, in order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should be based on fruit and processed food production is dominant; 2, vigorously develop pollution-free high quality apple production, apple to achieve ec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3, strengthen propaganda, to the reputation of "Yanan apple" of the brand; 4, activel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an city marketing mode.Key wordsAppl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1 绪论 7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1.1.1 研究目的 71.1.2 研究意义 7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71.2.1 国外研究现状 71.2.2国内研究现状 81.3 主要研究方法 82延安苹果产业的基本概述 102.1 延安苹果产业的概念 102.2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 102.3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特点、模式及流程 103延安市苹果产业对延安市整体发展影响 123.1 对延安市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123.2 对当地农民的就业的促进作用 133.3 促进新农村建设 133.4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43.5 提升对外形象 144.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154.1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 154.2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54.3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17 5延安市苹果产业解决措施建议 185.1 继续调整品种结构 185.2 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提高优质果率 185.3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自然灾害 185.4 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195.5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195.6 继续加强果树技术、渠道力量 205.7 营销策略 20结 论 22参考文献 23致 谢 24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苹果产业已日益成为延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但是按照农业部建设优势苹果产业带的目标以及延安市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目标,延安市的苹果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如何推动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是延安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文中会就这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做出解释,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1.1.2 研究意义苹果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果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数量很少的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农产品。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光华农场就开始种植苹果,所以说延安市生产苹果的历史很长,发展前景光明,可以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地形限制,品牌包装意识不够,都制约着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完善解决延安市苹果产业现状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了2010年底,延安市苹果面积已发展到300.7万亩,年产量221.5万吨,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中国的9.2%和6.7%,占陕西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产量的34.1%和26.1%。从2002年至今,苹果树小冠开心形在全国主要苹果产区试验中均显现出很多优点,成为目前全国大力推广的优良树形,但是栽植密度不合理 ,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深加工能力差,没有建立品牌优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得不到改善影响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因此国内外对此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2.1 国外研究现状华盛顿州立大学KateEvans教授认为,把国际上相关国家从事苹果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集中在一起,交流和探讨很有意义,让国内外科学家彼此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访问让我对中国尤其是陕西省苹果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美苹果栽培方式差别很大,但我很欣赏中国的栽培方式,我希望加强与在果树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大研究领域。 新西兰研究院植物和食品研究有限公司VincentBus认为,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很震惊——面积这么大,发展这样快。中国苹果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是一个巨大的成就,科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中国苹果产业相对国外先进国家来说,无论在产量、品质、树形、栽培方式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希望通过今后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1.2.2国内研究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永祥认为,延安市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 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使得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地级市,延安市在2011年经国家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延安把绿色农业定位为富民产业,把打造“世界名优苹果生产基地”作为发展 目标,研究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落叶果树》李春霞,罗富平,李宏飞认为,延安苹果生产、贮藏保鲜等现状,指出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优果率低、自然灾害严重、有机肥缺乏等问题,提出了苹果产业的发展建议:调整品种结构,进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名牌战略,预防霜冻雹灾,加强果树技术力量等 综上所述,如今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着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部分因素制约其发展,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使延安苹果产业能更加繁荣的发展迫在眉睫。关于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相关专业性问题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以及得出专业性结果,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些学者的成果论证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问题的解决以及衍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继续对此问题再次进行研究,进行深刻的剖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1.3 主要研究方法1.3.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1.3.2比较法分析法。比较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进行对比。2延安苹果产业的基本概述2.1 延安苹果产业的概念延安市因纬度、海拔、雨量、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适中,被评为世界公认的最佳苹果优生区。全市依托这一优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至2009年底,全市苹果总面积达254.03万亩。覆盖13个8县区、63.5%以上的农业人口,人均苹果面积达到1.6亩。其中挂果面积144.8万亩,预计总产量199.37万吨。总产值45.1亿元,果区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到2595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4268元的60.8%。重点县洛川苹果面积达50万亩,人均3亩,产量68万吨,产值16亿元,苹果收入人均5014元,占人均年收入的95%。培育和建成省级营销龙头企业4家,市级营销龙头企业16家,其中具有自营出口权营销企业14家发展和建立苹果专业合作组织172家;果汁加工企业3家,年果汁生产能力10万吨。年出口鲜果10万吨。鲜果总贮藏能力52.13万吨,其中冷(气)库容达32.5万吨。2.2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 我市果业经历了“由零星种植到集中发展,再由集中发展到大规模发展”的发展历程。传统种植导致果树种植密度过人、果园通风透 光条件恶化,苹果无形、无色、大小不匀,苹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较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现在,在政府积极的领导组织下,延安苹果产业技术不断革新进入产业链条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由一种产业发展成几种浓缩果汁、果干、苹果醋等等一系列产品走入零售点,完全打开了延安苹果的特色市场。现在延安苹果及其果汁、果干等制品已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和来延旅游观光人士馈赠礼品必购之物。 2.3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特点、模式及流程 特点大力继续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关键技术不断落实全面推行种植有机苹果、规模不断扩大、 模式统筹规划、集约管理、共同受益,探索出了一条从苹果种植、管理、储藏、包装、加工、销售直至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 流程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进行的苹果物质实体及其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转,它包括苹果的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转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其最终目标是增加产品附加值,节约流转费用和时间,提高流转效率,降低成本。3延安市苹果产业对延安市整体发展影响3.1 对延安市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延安市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使得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地级市,延安市在2011年经国家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苹果产业的效益是粮食产业效益的20几倍,真正地圆了果农想都不敢想的富裕梦。促进了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土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也更为密切。现在外界就流传一种说法“吃山地苹果,感悟延安精神,来延安不吃山地苹果,就等于没到过延安。”充分说明了外界对延安苹果的肯定和高度赞扬,推动着延安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外来参观考察者,也给延安人带来了先进的产品生产理念、科技管理理念和销售经营理念等等,从而促使延安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站在地畔看市场,瞄准市场巧务果。延安市苹果产业所占比重大60%,其中服务业和农业占比在相同10%,旅游业比重20%。3.2 对当地农民的就业的促进作用 苹果产业的大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尤其在果树生产环节中的冬季修剪、施肥、收放防雹网、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品采收、销售环节中的苹果分级、包装以及加工企业大量用工,都为农民就业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据调查统计,这几年随着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同时还吸纳了更多周边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年份/年20112012201320142015增加就业数量/个20502185284729203145同比增长量/%41.36.6130.37.811.133.3 促进新农村建设 洛川县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把培育苹果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腾飞的“活水”,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措施,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洛川县认准提升苹果产业质量是关键。近年来,在提高产业化水平上狠下功夫,高度重视建园规模扩张和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重点抓老园改造,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在延长果树产值年限上下功夫,新园建设不断研究开发适合当地生产管理的技术,在做精、做细、做深上加大技术投入;在分级采收、包装、销售上求突破,在延长产业链条上要效益;同时,加紧发展储藏加工及果袋、包装与配套产业,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上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环境方面给予支持,不断完善“企业+协会+基地”的产业体系建设,积极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果农协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洛川苹果推向了国际市场。3.4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以洛川县为代表,苹果产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有助于促进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束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和和和谐统一。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给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拉动了延安市的经济指数,提倡果树种植,符合了延安市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要求,同时安置了部分的闲置劳动力,降低了社会不安因素的发生,解决了生态环境束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和和和谐统一。3.5 提升对外形象 延安市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使得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第八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博览会在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产业园区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向世界展示了延安市苹果文化的魅力。新丝路苹果产业(洛川)联盟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中国洛川苹果城举行,成立了新丝路(洛川)苹果产业联盟不仅是一个向外的宣布信息,更是一个打造苹果全产业链的新起点,是一份新的责任。联盟将与洛川县政府一同携手洛川苹果企业、延安苹果企业以及全国和世界苹果企业共建苹果文化,开展苹果外交,繁荣苹果贸易,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助推“洛川苹果”以更加优良的品质、更加鲜亮的品牌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一带一路。 4.延安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及问题4.1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 运用SWOT分析法对延安市苹果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包括苹果的生长环境,苹果品种结构管理,市场需求、自然条件、管理技术、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势,整合内部资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营销措施。 优势1、延安市是完全符合世界七项气候指标的最佳苹果优生区。2、延安是中国山地苹果示范基地。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4、苹果色彩艳丽、果面光洁、个大型端、汁多味甘、含糖量大、便于储存,深受消费者喜爱。 劣势1、降雨量偏少,有冰灾、冻灾、雪灾的发生。2、地形复杂,土地有机质含量低,3、苹果的生产成本高4、果农的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速度慢。5、苹果包装低级。6、营销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7、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机遇1、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2、省、市、区都把苹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政策、资金、物质扶持力度大。3、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出口数量每年都在增长。 威胁1、可能产生替代效应,苹果价格逐年增高。受效益驱动,栽植苹果树的果农越来越多。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不具有规律性,自然灾害频繁。4.2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 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种植面积苹果品种市场需求早熟(优良)偏少藤牧1号供不应求中熟偏少千秋、嘎拉、津轻供不应求晚熟过多千秋、嘎拉、津轻供不应求 苹果品种构成是早、中熟品种面积偏少,晚熟品种面积过多。优良早熟品种像藤牧1号仅限于一些示范园,没有大面积栽培,中熟、中晚熟品种千秋、嘎拉、津轻虽有一定数量,但还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实到核桃大小甚至在套袋时就被果商预定空,千秋2.6元/kg嘎拉3.0—3.6元/kg津轻3.0元/kg。农家庭院里保留的甜黄魁、旭等老品种一进入市场就被每千克4元抢购一空。这说明早熟品种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另外,鲜食品种与加工品种结构不合理,加工品种生产量不足。 2) 果品质量整体不高,优质果率较低 与国际市场苹果质量相比,延安苹果质量还有一定差距,一般果园优果率只有40%~50%示范园优质果率也只有65%~75%。高质量的苹果生产量与国内外高档苹果市场的需求量相比还相差甚远。果品质量关键是外观质量影了整体苹果质量。 3) 自然灾害严重,防御设备问题 早春霜冻、冰雹等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据调查,近3、4年由于苹果面积扩大,形成了近似于森林的气候,加之地形复杂、塬沟交错、山大沟、冰雹比过去增加30%。先进的防雹网成本高而推广慢、且面积小,已建立的防雹体系起到了一定防御效果,但与德国等西方国家的防雹体系比还相差很远。延安南部苹果主产区防雹还是多用高射炮打散预示冰雹云。早春霜冻也影响苹果生产。2006年4月13日的大雪和霜冻使延安苹果损失达1亿多元。果园预防晚霜还不够,多用烟熏,很少用喷水。 4) 管理技术问题 果农普遍文化程度低,大都是农民,对于科学知识方面有欠缺,接受新事物速度慢,学习能力交差,种植技术落后,所以挂果率低,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而且果农都是以户为单位,不便组织管理。 5) 品牌意识问题 目前,延安苹果的品质虽好,近些年也创出一些地方品牌,如‘洛川苹果’、‘宝塔区山地苹果’,可是这仅仅带动了个别县区苹果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整个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发全力打响‘延安苹果’这个大品牌才是当务之急。当前,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一些苹果批发商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明明是延安产的苹果缺贴着烟台等地苹果的标签,盗用别人的名牌商标去销售延安的优质苹果,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损害了‘延安苹果’的品牌形象。 6) 技术力量欠缺问题 近几年出现果树技术人员断层现象,全市除洛川在各乡镇设立果树技术服务站外,其余县区技术服务体系普遍滞后,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北部山区县的果树技术力量更薄弱。经计算得知2010年延安市的苹果加工量约占苹果总产量的4.5%,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用于苹果浓缩支的,所以说,延安市苹果深加工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加工产品单一。延安市苹果加工品主要是苹果浓缩汁,而且规模小、产量低,目前延安市有苹果浓缩汁生产厂5家,其中,洛川县有3家,富县2家,浓缩汁加工能力远远不足。苹果酒&苹果醋虽然有所发展,但仅仅是起步阶段,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苹果脆片等休闲食品市场还尚未形成规模。二是加工品种少。由于品种结构原因,当前延安市用于苹果浓缩汁加工的品种主要是富士,而富士最大的缺点是酸度地,糖酸比例不合理,适用于加工的金冠、国光、红玉和澳洲青苹果等品种,栽培面积和产量比例都很小,这些都已经制约延安市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必须积极引导果农做出调整。 7)营销渠道问题过去多数是以户为单位种植苹果,种植规模小,家家户户为了谋取私利,降低价格,使得延安苹果逐渐没有竞争力,失去在市场中的竞争机会。销售渠道窄,产量低,技术落后,没有具体统一的营销策略,所以只能在周边地区销售,很难走出去。4.3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从目前的现状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质量效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全国发展较快的产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从发展优势和潜力看,苹果产业基础已经形成,苹果品市场需求看好,国家和省上升价重视苹果产业发展。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光华农场就开始种植苹果,所以说延安市生产苹果的历史很长,发展前景光明。5延安市苹果产业解决措施建议5.1 继续调整品种结构 进一步调整苹果品种结构,适当增加早、中熟品种,发展和推广鲜食与加工兼用的名优新品种。 全面提升果品的质量,对延安苹果进行市场定位,深入研究市场和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整合资源,实行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延伸苹果的内涵,生产特色的苹果标签,每一颗苹果都要贴字,并把黄土高原地域特色和延安的文化内涵都融入到苹果的包装箱中。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顾客人群,在销售服务供给链的各个环节,不同层次上营销,把果品要分批分等级。进高端市场的苹果,要精品包装,个性包装,文化包装,“买苹果就是买文化,吃苹果就是感受延安精神”等。在中低端市场上,也要保持产品的特色,让人一提到苹果,就能跟延安苹果联系起来。5.2 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提高优质果率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产量不断增加,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可从两方面着手全面提高苹果质量一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配方施肥,果园生草、覆草,精细花果管理。建立“果、沼、草、畜、窖”五配套生态园,全面提高果实品质。二是在病虫害防治上建立健全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注重生物防治,注意施药时间、种类减少残留量,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优质无公害生产使之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 5.3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自然灾害 继续扩大防雹网建设规模,通过高射炮和防雹网预防冰雹,早春防霜冻时进行果树喷水或烟熏,夏季温度过高时,喷水或浇水降温。通过各种措施和引进新抗灾体系,将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5.4 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提高果农集约化管理水平,科、教、产密切结合。自1995年以来,延安农校园艺专业实模块教学,与延安市果树试验场(陕西省优质示范园),市老区办果园(延安市级优质示范园)及北京中日友好观光果园建立基地合作关系,十多年来每一级学生毕业前一年在教学基地果园实习一年,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果园每一项技术管理。实践证明这是最快掌握和普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方法,推进了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果品商品化水平。如延安果树试验场、延安市老区办果园苹果商品率在65%~75%,北京中日果园达到95%以上。 5.5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将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和苹果产区自身优势相结合促进优势产区苹果生产、销售。建立观光采摘园,果品结合民间文化艺术进行包装,发展名牌产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搞好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一是自觉在苹果包装上注明‘延安苹果’,群心群力努力把‘延安苹果’打造成‘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通过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产品专卖店,向来延安参观旅游的游客介绍山地苹果,把延安苹果做成旅游纪念产品。二是政府与组织,利用各种力量与有关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效沟通,使延安苹果生产基地成为这些单位或关系伙伴学习和培训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三是交通运输企业,与国内重要的交通运输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充分利用其销售渠道(如航空公司的办事处)、信息载体,拓宽促销途径,提高促销能力,以多种渠道向大众。四是民间力量,充分利用在外经商、工作、学习的延安老乡宣传家乡,帮助销售苹果。五是境外销售合作,要与外界苹果产区进行包装或销售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共享。六是对外协作,积极的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其他地区开设延安苹果专卖店和营销窗口。5.6 继续加强果树技术、渠道力量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延安苹果产业,以洛川国家级千亩无公害苹果示范园和市果树试验场专家培训基地为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不断壮大果树专业队伍,提高果树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对果农科学务果技术培训,提高果农整体素质。目前延安市苹果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产业内的合作社各自经营物流,没有形成经济规模,造成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而发展现代协同物流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令产业内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延安市要充分发挥火车站,汽车站、机场、210国道、高速公路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建立全市统一的、高标准的苹果贸易市场,建立苹果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机制,培植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使延安市在苹果的质量认可、营销上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扶持苹果包装系列的产品企业,把延安市变为全市苹果包装的生产基地;建设大型气调库、水果仓储中心、质检中心或水果配送中心,集采后处理、冷藏运输、物流配送于一体,使延安市成为陕西省苹果的物流中心。5.7 营销策略 一是策划组织宣传促销活动及节庆活动,建立重大事件跟踪宣传推广机制,在每年的苹果采收期间广泛的宣传,继续做大、做强延安苹果文化艺术节、采摘节和摄影节,把艺术节变成一种定期的招商引资的活动。二是积极联系外界,承办、协办会议,利用活动,组织与会者现场参观果园、品尝苹果、现场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延安苹果的好感和认可。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力争在全省举办一次“苹果展览会”,促进苹果行业交流。并扩大参展规模,提高参展水平。还要在沿海大城市举行苹果展示推荐会,加强与外界重要经销商的合作,建立广泛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延安苹果代理机构,提高知名度。 在本地销售时,制定统一的价格,一定要有竞争优势。制定前要对产品进行分级,分析目标市场的购买力,苹果成本投入,品质等实际情况,并结合竞争对手的价格定价,最好采用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在对外设立专卖店和营销窗口的时候,制定出的价格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 结 论延安苹果产业既适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又是带动了延安市经济的发展。延安市苹果发展速度势不可挡,随着国家和延安市政府对其的重视,在基础建设,政策法规的完善,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后,延安市苹果产业会变为陕西经济的支柱,将成为延安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拉动延安经济的同时对发展新产业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延安市苹果产业是延安经济未来发展迅速的强大支柱力。参考文献[1]何文元,激光雕花技术在毛纺织业的应用[J]. 毛纺科技.(2009)[2]霍学喜,刘军第. 2010年度苹果生产与销售形势[J]。技术简报.(2010)[3]张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0)[M].财经界.(2011)[4]高文胜,苹果,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05) [5]赵政阳,陕西苹果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6]孙智辉,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苹果产业发展的气候分析[J];陕西省气象学会(2006)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7]孙智辉;王晓东;蒋小莉;延安丘陵沟壑区苹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8]李永军;延安苹果“北扩”战略中的延长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9]刘双安,谢志军;延安南部苹果产业存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10]王兆华,张晓虎;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M](2009)致 谢本设计在老师的钟晓娜老师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钟晓娜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钟晓娜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