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对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述 1
2.1 倾销的定义 1
2.2 反倾销的定义 2
2.3 WTO下的反倾销协议 2
3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现状 3
3.1 全球遭遇反倾销案数量居高不下,中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 3
3.2 反倾销税率大幅上升,涉案金额和规模不断扩大 4
3.3 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国家多以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逐渐增多 4
3.4 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种类增多并向高科技产品转移 5
4 反倾销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5
4.1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6
4.2 我国出口贸易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6
5 我国出口贸易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对策 8
5.1 从政府角度看,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8
5.2 从行业角度看,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9
5.3 从企业角度看,努力加强出口企业经营实力 10
6 案例分析:以光伏企业为例 11
6.1 案例回顾 11
6.2 案例分析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些国家开始滥用反倾销措施,用来限制国外产品,因此反倾销成了其他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法律武器。
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反倾销一直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对外贸易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迅猛增加,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也逐年上升,而且发起的国家不仅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在增多,这种现象并且在一直在持续加剧。反倾销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运用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外贸的发展,这使得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作为连续18年来遭遇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我国出口企业必须认真总结各种与反倾销有关的经验与教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对于这一现象,我国贸易界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积极应对及研究反倾销的策略。由此来改善我国企业目前频频面临反倾销调查的被动局面,更好的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
2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述
2.1 倾销的定义
倾销的原意是指出口国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低价抛售他们商品,通过这个方法给进口国或同类型的生产者带来损害,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是被WTO所禁止的,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个国家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的强有力借口和理由。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倾销最早产生于商品市场交易中。现代意义上的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用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均价甚至是低于成本价向另一国市场销售他们产品的行为[1]。
2.2 反倾销的定义
反倾销也称为反倾销措施,是一种针对倾销行为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指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损害后果的行为。由于倾销本身是一种价格歧视,它不仅破坏了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而且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或者主要支柱产业而对外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使其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以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对于来自其他国的倾销行为都采取坚决反对和禁止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反倾销。在进行反倾销措施时,反倾销立法是反倾销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各国国内反倾销法竞相出台,反倾销措施正随着反倾销立法的深入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
反倾销是WTO所规定的一种合法贸易救济措施,它最初是一种用来限制、抵制倾销,维护正常竞争秩序和公平贸易的手段。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腾飞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形成一种咄咄逼人之势,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加强贸易保护,并利用反倾销这一有效手段来保护本国产品及市场。因此,反倾销逐渐由消极的贸易防御措施演变为积极进攻的贸易保护武器。
2.3 WTO下的反倾销协议
2.3.1 反倾销的基本条件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但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时,成员国才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
1.倾销存在。是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而且倾销确实存在;
2.损害存在。是指产品的倾销对进口国的同类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指损害是因为进口产品的倾销所致,而不是由其他因素所致[3]。
2.3.2 反倾销程序规则
《反倾销协议》第5条到第13条主要介绍了WTO的反倾销程序规则。表1反映了反倾销程序的几个主要步骤:
表1 反倾销程序步骤
3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现状
各个国家实施反倾销法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WTO主要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制定的。
在这种潜规则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就显得相当多,尤其是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活动甚是频繁,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严重阻碍,使得经济损失巨大,所以我们急需认清中国遭受反倾销现状。
3.1 全球遭遇反倾销案数量居高不下,中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
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上反倾销和贸易保障措施案件平均每发生4起,其中一起就与中国产品有关,中国因此成为了被外国提起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
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件是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随后其他国家开始频繁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出口的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极速增加。根据图1可以得知,从2003年到2013年,世界范围内共计2127起反倾销案件,而我国受到的反倾销案件为636起,占总数的29.9%。2003年,世界遭遇反倾销数达到最高,为234起,同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数为53起,相比较其他年份是较低的。世界遭遇反倾销总数近数十年总体来说是在逐年减少,但在2008、2009、2012年又达到一个小高峰,分别为218、217、209起。而中国这十多年间遭遇的反倾销数却一直不稳定,在2008、2009年达到最高的78起,占当年总数的36%左右,是这十一年中最高的。
图1 2003-2013年中国遭遇反倾销案件调查数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3.2 反倾销税率大幅上升,涉案金额和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征收高税率的反倾销税,低的税率为百分之十几,高的能达到百分之百甚至是上千。例如,墨西哥曾经对我国出口鞋类征收高达1105%的税率。据统计,近20多年来的反倾销造成了我国直接损失高达100亿美元[4]。2012年,针对我国陶瓷餐具的反倾销非常突出,征收的税率为13.1%至36.1%,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2012年9月19日,欧盟就产于中国的彩涂板做出反倾销裁决,对中国彩涂板征收反倾销税,最低税率为13.2%,最高达57.8%。截止今年的7月,欧盟对我国自行车及零件等相关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已达22年,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达到了48.5%,涉案金额过亿。西方国家对我国征收的越来越高的反倾销税率意味着中国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将会失去在自身产品上继续努力的机会,一旦遭受反倾销,我国将长期甚至是永远失去已经辛苦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这对我们将是致命的打击。而今,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对反倾销诉是避不可免的。
1 引言 1
2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述 1
2.1 倾销的定义 1
2.2 反倾销的定义 2
2.3 WTO下的反倾销协议 2
3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现状 3
3.1 全球遭遇反倾销案数量居高不下,中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 3
3.2 反倾销税率大幅上升,涉案金额和规模不断扩大 4
3.3 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国家多以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逐渐增多 4
3.4 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种类增多并向高科技产品转移 5
4 反倾销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5
4.1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6
4.2 我国出口贸易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6
5 我国出口贸易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对策 8
5.1 从政府角度看,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8
5.2 从行业角度看,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9
5.3 从企业角度看,努力加强出口企业经营实力 10
6 案例分析:以光伏企业为例 11
6.1 案例回顾 11
6.2 案例分析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些国家开始滥用反倾销措施,用来限制国外产品,因此反倾销成了其他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法律武器。
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反倾销一直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对外贸易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迅猛增加,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也逐年上升,而且发起的国家不仅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在增多,这种现象并且在一直在持续加剧。反倾销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运用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外贸的发展,这使得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作为连续18年来遭遇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我国出口企业必须认真总结各种与反倾销有关的经验与教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对于这一现象,我国贸易界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积极应对及研究反倾销的策略。由此来改善我国企业目前频频面临反倾销调查的被动局面,更好的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
2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述
2.1 倾销的定义
倾销的原意是指出口国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低价抛售他们商品,通过这个方法给进口国或同类型的生产者带来损害,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是被WTO所禁止的,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个国家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的强有力借口和理由。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倾销最早产生于商品市场交易中。现代意义上的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用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均价甚至是低于成本价向另一国市场销售他们产品的行为[1]。
2.2 反倾销的定义
反倾销也称为反倾销措施,是一种针对倾销行为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指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损害后果的行为。由于倾销本身是一种价格歧视,它不仅破坏了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而且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或者主要支柱产业而对外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使其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以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对于来自其他国的倾销行为都采取坚决反对和禁止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反倾销。在进行反倾销措施时,反倾销立法是反倾销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各国国内反倾销法竞相出台,反倾销措施正随着反倾销立法的深入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
反倾销是WTO所规定的一种合法贸易救济措施,它最初是一种用来限制、抵制倾销,维护正常竞争秩序和公平贸易的手段。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腾飞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形成一种咄咄逼人之势,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加强贸易保护,并利用反倾销这一有效手段来保护本国产品及市场。因此,反倾销逐渐由消极的贸易防御措施演变为积极进攻的贸易保护武器。
2.3 WTO下的反倾销协议
2.3.1 反倾销的基本条件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但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时,成员国才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
1.倾销存在。是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而且倾销确实存在;
2.损害存在。是指产品的倾销对进口国的同类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指损害是因为进口产品的倾销所致,而不是由其他因素所致[3]。
2.3.2 反倾销程序规则
《反倾销协议》第5条到第13条主要介绍了WTO的反倾销程序规则。表1反映了反倾销程序的几个主要步骤:
表1 反倾销程序步骤
3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现状
各个国家实施反倾销法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WTO主要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制定的。
在这种潜规则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就显得相当多,尤其是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活动甚是频繁,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严重阻碍,使得经济损失巨大,所以我们急需认清中国遭受反倾销现状。
3.1 全球遭遇反倾销案数量居高不下,中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
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上反倾销和贸易保障措施案件平均每发生4起,其中一起就与中国产品有关,中国因此成为了被外国提起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
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件是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随后其他国家开始频繁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出口的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极速增加。根据图1可以得知,从2003年到2013年,世界范围内共计2127起反倾销案件,而我国受到的反倾销案件为636起,占总数的29.9%。2003年,世界遭遇反倾销数达到最高,为234起,同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数为53起,相比较其他年份是较低的。世界遭遇反倾销总数近数十年总体来说是在逐年减少,但在2008、2009、2012年又达到一个小高峰,分别为218、217、209起。而中国这十多年间遭遇的反倾销数却一直不稳定,在2008、2009年达到最高的78起,占当年总数的36%左右,是这十一年中最高的。
图1 2003-2013年中国遭遇反倾销案件调查数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3.2 反倾销税率大幅上升,涉案金额和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征收高税率的反倾销税,低的税率为百分之十几,高的能达到百分之百甚至是上千。例如,墨西哥曾经对我国出口鞋类征收高达1105%的税率。据统计,近20多年来的反倾销造成了我国直接损失高达100亿美元[4]。2012年,针对我国陶瓷餐具的反倾销非常突出,征收的税率为13.1%至36.1%,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2012年9月19日,欧盟就产于中国的彩涂板做出反倾销裁决,对中国彩涂板征收反倾销税,最低税率为13.2%,最高达57.8%。截止今年的7月,欧盟对我国自行车及零件等相关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已达22年,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达到了48.5%,涉案金额过亿。西方国家对我国征收的越来越高的反倾销税率意味着中国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将会失去在自身产品上继续努力的机会,一旦遭受反倾销,我国将长期甚至是永远失去已经辛苦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这对我们将是致命的打击。而今,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对反倾销诉是避不可免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