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粗放农业已经不再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农业品牌化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系统地对山西省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进行整理分析,在总结相关经验与问题基础上,了解农产品品牌的内涵,分析山西省农产品品牌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通过典型案例,对目前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推进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以期对农业及农产品品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文献综述2
(一)农产品品牌内涵2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影响因素分析2
1.区位因素 3
2.品牌规模3
3.支持因素3
4.科技创新条件 3
山西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3
(一)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4
1.区位因素 4
(1)特色资源情况4
(2)地理位置情况5
(3)文化内涵5
2.品牌规模5
3.支持因素5
(1)政策支持5
(2)资金支持6
4.科技创新条件 6
(二)案例分析6
1.原材料生产 6
2.品牌建设7
(1)品牌数量及规模7
(2)品牌知名度8
(3)品牌竞争力8
三、山西省农产品品牌提升策略10
四、结论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图1 电商平台中小米销售方式占比7
图2各省小米产品销售占比9
表1 山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4
目录
表3 2007年2014年山西省谷子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6
表4 单位面积产量比7
表5 “吴阁老”与“沁州”品牌电商数据对比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6五大省份小米品牌价格与销量对比9
山西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引言
引言
对于农产品品牌,前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对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受到的外在影响因素单方面或多方面的研究。例如,Perez和Martinez(2007),奚国泉和李岳云(2001)以及张可成和王孝莹(2009)等学者认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不仅要扶持品牌建设还要加强监管,企业则要借鉴服务业、工业品牌建设的经验,从多方面提高品牌运作水平,龙头企业更是要起带头作用,以其对品牌的塑造和开发为核心,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统一管理,带动周边地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罗高峰(2010),沈欢(2011)则是单独从政府财政支持政策角度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角度更为细化。他提出国家应在农产品生产技术、用地等方面扩大支持力度。第二类则是对于特定区域或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分析研究,主要以区位因素结合当地政策、企业发展状况等当地农产品品牌发展环境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探析。例如赵晓华(2009)以普洱市为例,分析了当地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汪希成(2006)则是通过SWOT分析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分析,郑瑞(2016)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各影响因素分析权重,提出集群化发展、构建区域品牌伞和加大调控与扶持力度等解决方法。第三类以Laura等(2005),李建军(2015),魏文川(2011),钱淼(2008)和赵春燕(2015)等学者为代表,他们基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或部分环节,部分结合案例研究,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探析,得出在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将如何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
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对山西省农产品品牌问题进行研究:农产品品牌的内涵;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山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山西小米这一农产品,分析其品牌建设中的相关内容;针对目前的状况,对山西省农产品品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并对未来山西省农产品品牌发展做出展望。
一、 文献综述
(一)农产品品牌内涵
农产品品牌内涵可分为广义农产品品牌和狭义农产品品牌。其中,狭义的农产品品牌是指从事农业行业的企业为自己企业的产品注册的产品品牌,简称为农产品品牌。广义的农产品品牌是指所有能够体现农产品功能价值等属性的标志,包括:农产品的高质量价值、高品质种类、集合品牌以及包括狭义的产品品牌内涵等[12]。(张晓娟,2013)在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当中,一般所指的农产品品牌是广义上的农产品品牌。李敏(2008)则认为农产品品牌是品牌这一概念在农产品中的延伸和运用,是指农产品经营者及其产品产地和质量识别标志。代表着农产品经营者的信誉及其对消费者的承诺,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农产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11]。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罗高峰(2010)从品牌生态系统模型角度分析,认为在其中,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法规、自然资源等生态因子都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品牌的建设[4]。张晓娟(2013)主要是基于帕克战略品牌概念视角来定位农产品品牌,以生态理论为基础,结合品牌形象理论,从农产品的抽象传播(健康、营养、和谐及环保等),具体传播(农产品的源产地、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农产品的食品添加剂等)两方面调研研究各个因素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影响。李建军(2015)借鉴Aaker品牌评估系统和Keller品牌资产建设和品牌系统中的指标,设定了农产品品牌建设要素的理论指标体系,包括5个品牌要素维度(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质量与品质认知、价格合适度和品牌忠诚)和15个分析指标[3]。从5个品牌要素维度出发,分析其在农业产业链有何关联。部分学者针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因素做了细节的研究。李德立(2013)提出了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4大因素,即品牌资源力、品牌基础力、品牌支撑力和品牌发展力[15]。郑端(2016)在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中,认为区域因素、品牌因素、产业因素、支持因素将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有影响。通过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模型构建,将定性指标量化,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度,得到陕西特色农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提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权化并构筑农产品区域品牌伞来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完善农产品品牌建设[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