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地位与产业结构变迁

农业是人类的“基础产业”,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生存的基础。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第三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农业的功能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从产业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四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农业发展现状极其制约因素,农业在当今时代的地位,农业未来理想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做深入探析。关键词 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生产地位
目 录
1引言..2
2相关文献综述..2
2.1有关农业生产地位的文献研究.3
2.2有关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研究.3
3农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面临的问题.................................4
3.1农业生产方式单一..............................................................................................................................4
3.2产业生产技术落后.5
3.3农业生产效率低6
3.4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
3.4.1产业结构发展方向.7
3.4.2产业结构变迁存在的问题8
3.4.3产业结构变迁与农业劳动生产力..8
4从劳动力方面对农业生产与产业结构分析.9
4.1农业产业中劳动力现状分析..9
4.2农业产业比重低原因分析.10
4.3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影响.10
4.3.1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10
4.3.2劳动力转移对工业、服务业的影响..11
5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变迁的对策及建议..11
5.1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因地制宜..11
5.2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打造区域农产品基地..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5.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12
5.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13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图一...................................................................6
表一...................................................................9
1 引言
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中国的人口接近十四亿,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在传统的意义上,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农业是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基础。农业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战略性产业,因此农业的发展和稳定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农村改革始村的改革总体上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不仅突破传统农业体制在历史上的束缚,大大解放了我国农业的落后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的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力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释放农业经济的生产力,支持经济快速增长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以来,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巨大挑战,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的同时,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各种各样的挑战摆在了农业面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我国从一个粮食出口国逐渐转变为粮食进口国,农业劳动力质量不高也大大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因此,针对这种种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农业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深化产业结构改革,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注重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培养,同时,我们知道这个时代给我国的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尽最大努力去掌握它的规律。
2相关文献综述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工业之母”,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工业的进步,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原始的方式生存着,农业存在的意义往往是最原始的,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反人性的威胁,人们通过种植一些植物和打猎来获得基本的生存资料,简单的说农业就是为了人能更好的活着,没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以农业和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的发展完全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1 有关农业生产地位的文献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对农业生产地位进行了研究。孙哲(2001)强调,必须保住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才能谈得上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实现GDP的进一步跨越。张凤玉(1995)认为,农业关系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甚至于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政权的巩固,要想维护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关键在与逐步促使农业产业化,使农业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李康(1999)谈到农业生产的时候说过: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历史起点的一切起点和先决条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据相关专家测算,农业增加值每增加百分之一,全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就可以下降百分之0.46,农民收入每提高百分之一,国民生产总值上涨百分之0.51,由此可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