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国际化俨然成为人民币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2015年粤闽津三大自贸区的筹建,表明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完善步入了崭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些经济要素将成为刺激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强劲助推剂,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香港与上海作为中国的两大金融中心,都拥有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最为活跃的金融市场,在未来必将成长为两座重要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桥头堡”。香港与上海虽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利益冲突,但其关系的主流与常态应该是合作与共赢。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沪港通,都已处于前期筹划或初步建设当中,沪港合作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不禁要问:应该如何在沪港通的大背景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首先介绍了货币国际化及离岸金融市场的相关理论知识,重点阐述了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对货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阐明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指出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应走“贸易+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道路。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论证出中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同时剖析了沪港合作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更明晰地把握了沪港合作的发展前景。再次,对沪港通的概念及现阶段的建设重点进行了阐述,并从香港与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互通互联方面入手对沪港通的发展现状有了清楚明确的认识,期间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估计法等实证分析方法对上海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从实证角度充分肯定了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实施。最后,在沪港通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能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对策及建议,即分别对上海与香港金融市场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又从建立经济循环与金融循环两个角度出发设计了沪港通合作框架结构。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1.2.1 研究思路 2
1.2.2 技术路线 3
第2章 货币国际化与离岸金融市场理论研究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1 货币国际化 5
2.1.1 货币国际化的概念 5
2.1.2 货币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5
2.2 离岸金融市场 6
2.2.1 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 6
2.2.2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征与发展模式 6
2.3 货币国际化进程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相关关系的理论综述 7
第3章 人民币国际化与沪港通分析研究 11
3.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11
3.1.1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 11
3.1.2 人民币在国际金融投资领域中的使用 12
3.1.3 人民币作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外汇储备货币币种的使用 15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7
3.3 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17
3.4 沪港通概念 21
3.5 现阶段沪港通的建设重点 21
3.6 沪港通的发展现状 22
3.6.1 香港离岸金融市场概况 22
3.6.2 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概况 25
3.6.3 从离岸金融市场合作角度看沪港通的发展现状 33
第4章 中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35
4.1 考察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35
4.2 计量模型的建立 36
4.3 实证检验 37
4.3.1 单位根检验 37
4.3.2 格兰杰因果检验 38
4.3.3 协整检验 39
4.3.4 残差检验 39
4.4 实证分析小结 40
第5章 沪港合作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41
5.1 沪港合作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优势与机遇 41
5.1.1 沪港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41
5.1.2 沪港间具有合作的现实需求 42
5.2 沪港合作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障碍与挑战 43
5.2.1 沪港间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关系 43
5.2.2 沪港间的经济背景差异较大 44
第6章 沪港通背景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对策及建议 45
6.1 针对上海金融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47
6.1.1 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47
6.1.2 加速实施利率市场化战略 47
6.1.3 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账户 47
6.1.4 加速完善金融税务制度 47
6.1.5 加速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48
6.2 针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48
6.2.1 持续推进离岸人民币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产品丰富度 48
6.2.2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完善人民币流入、流出机制 48
6.2.3 扩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提升人民币离岸市场活跃度 48
6.3 建立沪港通合作框架的对策建议 49
6.3.1 加强经济循环的对策建议 49
6.3.2 加强金融循环的对策建议 50
结 语 53
参考文献 54
附 录 57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国际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人民币走向世界舞台、成为硬通货的呼声日渐高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宣布正在考虑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此举是对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中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的再度认可。英、法、德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对此表示支持,这表明国际社会上已经形成了普遍看好人民币国际化的舆论环境。当前,在一系列旨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流通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区域化。值得指出的是香港离岸人民币相关业务的蓬勃发展和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都将把人民币国际化推向更深的层次。2015年3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广东、福建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建设方案,以及进一步深化完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方案。其中,广东自贸区将主打“港澳牌”,努力实现粤港澳金融合作体制的创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以及不断推动交易规则的对接。福建自贸区将聚焦台海交流,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服务。天津自贸区将致力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粤闽津三大自贸区的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的扩展完善是中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发展新途径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意在为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开放铺平道路。
尽管如此,现阶段改革开放尤其是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尚未完全开展,中国大陆的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市场化还在稳步推进当中,加之香港与上海也并未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合作达成有效共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人民币离岸金融网络,所以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任重而道远。因此,在中国大陆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且尚需时日的大背景下,加强上海与香港两大金融中心间的经济与金融合作对于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学术界已经提出了沪港通这一学术概念。狭义的沪港通指一种实现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通互联的新机制,2014年11月17日狭义的沪港通已正式开通运营。广义的沪港通指沪港两大金融中心在经济及金融领域所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完善金融体制、构建法律框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不断提升经济与金融整体发展水平的合作举措。广义的沪港通还处于前期筹备或初步建设当中,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沪港两地要想实现持续的繁荣稳定,中国要想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必须努力实现沪港间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广义沪港通乃大势所趋。
1.1.2 研究意义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尚未与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相匹配。受制于传统的较为僵化的经济体制,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曾一度遇到了瓶颈,停滞不前。随着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及汇率市场化、上海离岸金融中心的完善以及粤闽津三大自贸区的筹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国金融领域改革将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人民币国际化又迎来了新的契机。但金融改革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如何在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并选择正确的实施路径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步伐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应走“贸易+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并应将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人民币业务开展较早,现已初具规模且发展迅猛。上海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还处于规划、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前景广阔。如何建立起能够有效沟通沪港两大金融市场的合作共赢新机制,构建好内外联系的人民币离岸金融网络,从而实现广义的沪港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甚至对未来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与完善也有着积极的战略意义。因此,沪港通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研究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