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俄贸易结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摘 要中俄两国相互毗邻,政治关系稳定,地理优势明显,2012年8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同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和俄罗斯在双边贸易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截止到2015年2月,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然而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生产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对外商品进出口结构等方面两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中俄两国具备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在自由贸易化的大趋势下,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的研究会对未来中俄双边贸易合作起到积极的指作用。本文在结合现有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的研究基础上,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的阐述;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这一部分简述了本文所需要用到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三部分: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及现状。这一部分对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及其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包括中俄贸易发展历史和中俄贸易结构现状两部分; 第四部分: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采用显性比较优势 指数和产业内贸易 指数对中俄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并总结出中俄贸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贸易结构发展方向及相应对策。这一部分首先进行劳伦斯指数分析,从而总结出中俄贸易结构方向,最后提出发展对策,促进中俄贸易的开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1
1.3 创新与不足 2
第2章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2
2.1 对外贸易结构界定 2
2.2 相关贸易理论 3
2.2.1 比较优势理论 3
2.2.2 产业内贸易理论 4
第3章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 5
3.1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5
3.1.1 19921999 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缓慢阶段) 5
3.1.2 1999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快速阶段) 6
3.2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 7
3.2.1 中国向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罗斯出口商品结构 7
3.2.2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8
3.2.3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总体分析 9
第4章 中俄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10
4.1 国际贸易产品分类标准 10
4.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0
4.2.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0
4.2.2 显性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11
4.3 产业内贸易指数 13
4.3.1 产业内贸易指数 13
4.3.2 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14
4.3.3 产业内贸易分析 14
4.4 中俄贸易结构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16
第5章 中俄双边贸易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 17
5.1 中俄贸易发展方向 17
5.1.1劳伦斯指数 17
5.1.2 贸易结构发展方向 19
5.2 中俄贸易发展对策 19
5.2.1 政府着力解决贸易结构单一和贸易壁垒 19
5.2.2 科学技术的提高与交流 20
5.2.3 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20
5.2.4 增强投资和投资多元化 21
结 论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2011年和2014俄罗斯加入WTO以及俄罗斯公布了“进口限禁令”等事件的发生,对于加强中俄双边贸易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长期以来,中国和俄罗斯就有着政治、经济、贸易的往来,中国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裕且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产业结构早已经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发展成为制造业为主,同时辅以其他产业。近年来,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尤其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884.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29.4%。然而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比较,中俄双边贸易仍然处于低水平的层次,比如2014年中国和美国双贸易进出口额为5906.8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为884亿美元。除此之外,中俄双边贸易额占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额比重极低,据官方统计2014年俄罗斯进出口总额为7828.6亿美元,出口额4969.3亿美元,进口额2859.3亿美元,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为375.1亿美元,占俄罗斯出口总额7.6%,自中国进口508.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7.8%,这与中俄两大经济体日益紧趋的国际关系以及具有互补的双边贸易性质不相符。
针对中俄两国贸易现处于低水平、低层次贸易关系和中俄具有很强互补性等问题,采用比较利益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俄两国双边贸易互补性及双边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将理论与中俄贸易情况以及双边贸易数据,进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模型分析,对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的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策略,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发展有现实而又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查阅相关研究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的书籍、报纸、杂志、联合国贸易商品数据库,得到了相关研究中俄贸易结构的数据和文献资料。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的阅读、对获取的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及总结了他人有用的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本文相关的数据资料、研究模型、分析手段以及有价值观点,从而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二) 实证分析法
通过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务部、国别报告、WTO网站上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劳伦斯指数进行简单的测算,进而对中俄双边贸易发展提供分析和对策。
1.3 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第一,运用多种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分析理论和模型,对中俄贸易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第二,在分析的数据选择上,数据较新,比较全较;第三,本文采用了修改后的第四版《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能明显表现出中俄两国在各类货物大类别上具有的比较优势和以及其对两国贸易结构发展的影响。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语言的关系,在俄罗斯官网上的资料没办法进行阅读和收集整理;第二,文章的深度和准确度不够,在数据的处理上有所欠缺,在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升级、未来发展方向上对策考虑可能不周到。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2.1 对外贸易结构界定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对外贸易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开展贸易以来,我国的外贸结构在不断的优化,本文根据张曙宵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进行对外贸易结构理论界定。对外贸易结构指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构成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及要素之间相互的联系,其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活动的主体与主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和主体与客体间的要素比例关系,主分为以下几方面: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等。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俄双边贸易模式结构和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两国各类别商品进出口额占整个进出口额的比例,通过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知道两国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1
1.3 创新与不足 2
第2章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2
2.1 对外贸易结构界定 2
2.2 相关贸易理论 3
2.2.1 比较优势理论 3
2.2.2 产业内贸易理论 4
第3章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 5
3.1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5
3.1.1 19921999 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缓慢阶段) 5
3.1.2 1999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快速阶段) 6
3.2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 7
3.2.1 中国向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罗斯出口商品结构 7
3.2.2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8
3.2.3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总体分析 9
第4章 中俄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10
4.1 国际贸易产品分类标准 10
4.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0
4.2.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0
4.2.2 显性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11
4.3 产业内贸易指数 13
4.3.1 产业内贸易指数 13
4.3.2 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14
4.3.3 产业内贸易分析 14
4.4 中俄贸易结构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16
第5章 中俄双边贸易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 17
5.1 中俄贸易发展方向 17
5.1.1劳伦斯指数 17
5.1.2 贸易结构发展方向 19
5.2 中俄贸易发展对策 19
5.2.1 政府着力解决贸易结构单一和贸易壁垒 19
5.2.2 科学技术的提高与交流 20
5.2.3 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20
5.2.4 增强投资和投资多元化 21
结 论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2011年和2014俄罗斯加入WTO以及俄罗斯公布了“进口限禁令”等事件的发生,对于加强中俄双边贸易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长期以来,中国和俄罗斯就有着政治、经济、贸易的往来,中国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裕且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产业结构早已经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发展成为制造业为主,同时辅以其他产业。近年来,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尤其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884.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29.4%。然而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比较,中俄双边贸易仍然处于低水平的层次,比如2014年中国和美国双贸易进出口额为5906.8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为884亿美元。除此之外,中俄双边贸易额占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额比重极低,据官方统计2014年俄罗斯进出口总额为7828.6亿美元,出口额4969.3亿美元,进口额2859.3亿美元,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为375.1亿美元,占俄罗斯出口总额7.6%,自中国进口508.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7.8%,这与中俄两大经济体日益紧趋的国际关系以及具有互补的双边贸易性质不相符。
针对中俄两国贸易现处于低水平、低层次贸易关系和中俄具有很强互补性等问题,采用比较利益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俄两国双边贸易互补性及双边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将理论与中俄贸易情况以及双边贸易数据,进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模型分析,对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的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策略,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发展有现实而又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查阅相关研究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的书籍、报纸、杂志、联合国贸易商品数据库,得到了相关研究中俄贸易结构的数据和文献资料。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的阅读、对获取的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及总结了他人有用的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本文相关的数据资料、研究模型、分析手段以及有价值观点,从而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二) 实证分析法
通过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务部、国别报告、WTO网站上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劳伦斯指数进行简单的测算,进而对中俄双边贸易发展提供分析和对策。
1.3 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第一,运用多种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分析理论和模型,对中俄贸易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第二,在分析的数据选择上,数据较新,比较全较;第三,本文采用了修改后的第四版《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能明显表现出中俄两国在各类货物大类别上具有的比较优势和以及其对两国贸易结构发展的影响。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语言的关系,在俄罗斯官网上的资料没办法进行阅读和收集整理;第二,文章的深度和准确度不够,在数据的处理上有所欠缺,在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升级、未来发展方向上对策考虑可能不周到。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2.1 对外贸易结构界定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对外贸易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开展贸易以来,我国的外贸结构在不断的优化,本文根据张曙宵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进行对外贸易结构理论界定。对外贸易结构指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构成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及要素之间相互的联系,其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活动的主体与主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和主体与客体间的要素比例关系,主分为以下几方面: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等。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俄双边贸易模式结构和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两国各类别商品进出口额占整个进出口额的比例,通过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知道两国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