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农林类高校为例
大学生作为不可缺少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基与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收入消费调研,探究大学生不同收入来源对各类消费支出以及消费结构的不同影响。同时,本文还将农林类高校中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大学生群体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回归分析发现,收入来源对于消费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不同的收入来源对于消费结构的影响不同,工资性收入、奖助学金收入对于农业户口学生的消费结构影响更为显著。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消费函数理论2
(二)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2
(三)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3
(四)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的影响3
三、实证分析3
(一)理论框架3
(二)模型设定4
(三)变量选取4
(四)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5
(五)实证结果分析6
四、讨论与总结9
(一)总结9
(二)启示9
(三)进一步研究方向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A调查问卷 12
大学生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以农林类高校为例
引言
引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在波动中持续放缓。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消费状况是整个社会消费状况的缩影,在高校不断扩展的今天,大学生肩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大学生作为不可缺少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消费结构对于了解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社会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趋势等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不断提髙,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多元化趋势,对于大学生群体,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髙,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能够反映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状态,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有利于校方对学生校园生产进行科学和有效地管理,也有利于企业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从积极角度来看,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代表着国民未来消费趋势,其强烈的消费欲望、注重享受的消费观念,以及追求时尚、浪漫、快捷和方便的消费偏好,都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开发,影响着未来消费市场的走向;从消极角度来看,大学生消费具有从众性、炫耀性、超前性等特征,若是没有正确的消费引导,则可能养成奢侈消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的习惯,有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业,助长道德迷失,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目前,许多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居民的总体收入状况与消费增长的关系,但是,其研究主要都是在总量的基础上来探讨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大多没有将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考虑进来。众所周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除了收入的绝对高低,收入来源的构成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其消费结构。所以,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收入和消费情况,并实证考察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大学生不同的收入来源对于其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影响。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考虑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实证研究的关键性变量为大学生收入来源(收入结构),将性别、恋爱、年级、消费观念等影响因素纳入控制变量,以提高模型估计能力。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相关教育管理与后续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 文献综述
(一)消费函数理论
经典的消费函数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 朱信凯等,2011) 。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者(Stone,1954;Lluch,1973;Deaton,1980;Banks,1997)相继采用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LES)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 、理想需求系统模型( AIDS) 、恩格尔系数法等对消费结构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从国内研究看,近年来有关消费水平和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基于消费函数理论,一般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价格、人口特征以及不确定性等角度来研究居民消费行为。刘雪梅(2013)认为收入、城镇化、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社会保障体系及消费环境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储德银、经庭如( 2010)发现,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方匡南、章紫艺(2013)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 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发现,有社会保障家庭的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温涛、孟兆亮( 2012) 采用 ELES 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缓慢、消费结构仍然不合理,居民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郭爱君(2008)、彭海艳(2009)认为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
(三)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收入来源
任翔(2012)指出在大学生收入来源中,家庭提供经费是关键的、首要的,其次是亲友提供的一些资助,国家的助学贷款资助范围有限。周丽(2007)指出,大学生的收入(生活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供给,亲朋好友资助、国家奖、助学贷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消费函数理论2
(二)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2
(三)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3
(四)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的影响3
三、实证分析3
(一)理论框架3
(二)模型设定4
(三)变量选取4
(四)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5
(五)实证结果分析6
四、讨论与总结9
(一)总结9
(二)启示9
(三)进一步研究方向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A调查问卷 12
大学生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以农林类高校为例
引言
引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在波动中持续放缓。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消费状况是整个社会消费状况的缩影,在高校不断扩展的今天,大学生肩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大学生作为不可缺少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消费结构对于了解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社会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趋势等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不断提髙,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多元化趋势,对于大学生群体,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髙,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能够反映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状态,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有利于校方对学生校园生产进行科学和有效地管理,也有利于企业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从积极角度来看,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代表着国民未来消费趋势,其强烈的消费欲望、注重享受的消费观念,以及追求时尚、浪漫、快捷和方便的消费偏好,都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开发,影响着未来消费市场的走向;从消极角度来看,大学生消费具有从众性、炫耀性、超前性等特征,若是没有正确的消费引导,则可能养成奢侈消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的习惯,有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业,助长道德迷失,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目前,许多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居民的总体收入状况与消费增长的关系,但是,其研究主要都是在总量的基础上来探讨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大多没有将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考虑进来。众所周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除了收入的绝对高低,收入来源的构成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其消费结构。所以,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收入和消费情况,并实证考察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大学生不同的收入来源对于其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影响。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考虑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实证研究的关键性变量为大学生收入来源(收入结构),将性别、恋爱、年级、消费观念等影响因素纳入控制变量,以提高模型估计能力。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相关教育管理与后续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 文献综述
(一)消费函数理论
经典的消费函数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 朱信凯等,2011) 。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者(Stone,1954;Lluch,1973;Deaton,1980;Banks,1997)相继采用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LES)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 、理想需求系统模型( AIDS) 、恩格尔系数法等对消费结构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从国内研究看,近年来有关消费水平和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基于消费函数理论,一般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价格、人口特征以及不确定性等角度来研究居民消费行为。刘雪梅(2013)认为收入、城镇化、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社会保障体系及消费环境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储德银、经庭如( 2010)发现,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方匡南、章紫艺(2013)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 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发现,有社会保障家庭的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温涛、孟兆亮( 2012) 采用 ELES 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缓慢、消费结构仍然不合理,居民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郭爱君(2008)、彭海艳(2009)认为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
(三)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收入来源
任翔(2012)指出在大学生收入来源中,家庭提供经费是关键的、首要的,其次是亲友提供的一些资助,国家的助学贷款资助范围有限。周丽(2007)指出,大学生的收入(生活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供给,亲朋好友资助、国家奖、助学贷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