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1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 1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
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
3.1 消极影响 4
3.2 积极影响 6
4 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8
4.1 外部原因 8
4.2 内部原因 9
5 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11
5.1 企业微观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10
5.2 政府宏观可采取的措施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表1 2004-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走势 4
表2 2005-2014我国茶叶出口情况 5
图1 2014年我国农产品区域出口情况 5
1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态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的生态化使得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意识到因为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而导致环境严重破坏,为弥补这些过失,各国开始使用绿色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兴的贸易保护手段,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但最近10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不仅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还遭受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限制,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额的比重在上升,但是其增长速度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数据统计,纵观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1945.0亿美元,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比增4.2%。其中,出口719.6亿美元,同比增6.1%;进口1225.4亿美元,同比增3.1%;贸易逆差505.8亿美元,自2004年起农产品进口额始终大于农产品出口额,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出口始终是处于贸易逆差,而且近7年来逆差越来越大。在这种迫切的情况下,必须深入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有针对性的解决农产品项目出口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国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
2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指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名义,凭借经济、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严格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繁杂的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以及利用国际社会已经制定的多边环境保护公约中的贸易措施,对来自外国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限制和制裁的一种手段。这些措施如果科学合理,符合国际标准和指南,则可改善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植物卫生状况;否则,可能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的限制[1]。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广泛,使得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2.2.1 绿色关税制度
绿色关税制度,发达国家对一些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及破坏的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和禁止商品进口,甚至对其实行贸易制裁,但是,在标准的实行上常常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的规定,可以说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2]。
2.2.2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进口产品不分国别一律采取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事实上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2.2.3 绿色环境标准制度
绿色环境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签,是环保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发展中国家产品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绿色环境标志。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2.4.4 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发达国家制定了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是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事实上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
2.4.5 绿色补贴制度
绿色补贴制度,发达国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内部采用比较宽松的环境标准,这些国家的产品就不必支付高昂的环境成本,与本国产品竞争时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实质是政府在对企业及其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所以进口国基于保护环境和本国的利益而有权征收反补贴税。
2.2.6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3.1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合法性和隐蔽性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合法性。它是以国际国内的一系列公开立法作为根据的。这些协议包括:《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20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14条等。但其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绿色壁垒以环境保护为保护色,通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它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通常掩盖在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对所有国家产品一视同仁的名义下,因而要明确鉴别其真实动机是非常困难的[1]。
2.3.2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歧视性和不公正性
在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上,各个国家主要是根据其国内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以及国内生产者的生产水平,各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些条件是专为出口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制定的,甚至有一些一些明显或隐蔽的双重环境标准,而这些结果通常是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对外国出口商不利。而且对各种不同级别国家的产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这是很不公平的,并且环境技术法规规定本身也可以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这些规则的实现过程也渐渐成为外国产品进人市场的严重障碍,因而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歧视性和不公正性[2]。
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保护原则和技术标准的发展,以各种方式,增强我国农民的环保意识, 在生产生活中注意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安全等级。在客观上可以预防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由最近几年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
3.2.2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技术水平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结 论
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抢占国际市场,设立绿色贸易壁垒。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打起精神迎接新的挑战。作为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为出口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贸易发展平台。作为出口企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此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1 引言 1
2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1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 1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
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
3.1 消极影响 4
3.2 积极影响 6
4 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8
4.1 外部原因 8
4.2 内部原因 9
5 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11
5.1 企业微观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10
5.2 政府宏观可采取的措施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表1 2004-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走势 4
表2 2005-2014我国茶叶出口情况 5
图1 2014年我国农产品区域出口情况 5
1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态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的生态化使得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意识到因为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而导致环境严重破坏,为弥补这些过失,各国开始使用绿色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兴的贸易保护手段,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但最近10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不仅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还遭受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限制,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额的比重在上升,但是其增长速度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数据统计,纵观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1945.0亿美元,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比增4.2%。其中,出口719.6亿美元,同比增6.1%;进口1225.4亿美元,同比增3.1%;贸易逆差505.8亿美元,自2004年起农产品进口额始终大于农产品出口额,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出口始终是处于贸易逆差,而且近7年来逆差越来越大。在这种迫切的情况下,必须深入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有针对性的解决农产品项目出口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国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
2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指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名义,凭借经济、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严格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繁杂的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以及利用国际社会已经制定的多边环境保护公约中的贸易措施,对来自外国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限制和制裁的一种手段。这些措施如果科学合理,符合国际标准和指南,则可改善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植物卫生状况;否则,可能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的限制[1]。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广泛,使得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2.2.1 绿色关税制度
绿色关税制度,发达国家对一些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及破坏的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和禁止商品进口,甚至对其实行贸易制裁,但是,在标准的实行上常常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的规定,可以说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2]。
2.2.2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进口产品不分国别一律采取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事实上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2.2.3 绿色环境标准制度
绿色环境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签,是环保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发展中国家产品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绿色环境标志。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2.4.4 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发达国家制定了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是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事实上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
2.4.5 绿色补贴制度
绿色补贴制度,发达国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内部采用比较宽松的环境标准,这些国家的产品就不必支付高昂的环境成本,与本国产品竞争时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实质是政府在对企业及其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所以进口国基于保护环境和本国的利益而有权征收反补贴税。
2.2.6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3.1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合法性和隐蔽性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合法性。它是以国际国内的一系列公开立法作为根据的。这些协议包括:《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20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14条等。但其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绿色壁垒以环境保护为保护色,通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它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通常掩盖在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对所有国家产品一视同仁的名义下,因而要明确鉴别其真实动机是非常困难的[1]。
2.3.2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歧视性和不公正性
在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上,各个国家主要是根据其国内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以及国内生产者的生产水平,各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些条件是专为出口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制定的,甚至有一些一些明显或隐蔽的双重环境标准,而这些结果通常是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对外国出口商不利。而且对各种不同级别国家的产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这是很不公平的,并且环境技术法规规定本身也可以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这些规则的实现过程也渐渐成为外国产品进人市场的严重障碍,因而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歧视性和不公正性[2]。
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保护原则和技术标准的发展,以各种方式,增强我国农民的环保意识, 在生产生活中注意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安全等级。在客观上可以预防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由最近几年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
3.2.2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技术水平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结 论
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抢占国际市场,设立绿色贸易壁垒。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打起精神迎接新的挑战。作为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为出口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贸易发展平台。作为出口企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此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