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的关系研究
本论文依据我国2010-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动态平衡面板数据,以不良贷款率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代理变量,以银行资产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为银行集中度的代理变量,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对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是正向相关的关系,也就是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银行业的风险越大,支持集中脆弱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政府提供了对银行业采取提高还是降低其集中度的方针政策的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关系的理论基础2
1.集中度——脆弱性假说 2
2.集中度——稳定性假说2
(二)基于两种假说基础的研究进展2
1.集中脆弱论的研究进展 2
2. 集中稳定论的研究进展3
三、研究设计3
(一) 数据与变量3
1. 数据3
2. 变量选取4
(二)变量的描述性分析5
(三)模型的设定5
四、实证分析5
(一)ADF平稳检验6
(二)VIF共线性检验6
(三)SYSGMM估计6
五、结论与建议7
(一)结论7
(二)建议7
致谢8
参考文献8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的关系研究
引言
引言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一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在我国,银行业在整个金融行业起着主导作用,国内极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都是通过银行系统来进行分配的,因此,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必要支撑,进而对银行风险的深入探究,不仅关系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同样关系着我国经济金融的繁荣。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银行的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正逐步下降,银行业的竞争现象愈发激烈,目前已经呈现出比较紧张的竞争态势。由于已有研究表明,银行业的集中程度与其风险是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可分的,所以,政府为降低其风险水平,选择提高还是降低市场集中度的政策方针,就显得十分关键。而关于银行业垄断程度与银行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国内国外的众多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相悖的,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假说:一种为“集中度脆弱性假说”——银行的集中度与其稳定性是负向相关的,另一种为“集中度稳定性假说”——银行的集中度与其稳定性是正向相关的。因此争议,本文选取我国近7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动态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二、 文献综述
(一)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关系的理论基础
1.集中度—脆弱性假说
该假说认为,如果银行业的集中度过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过大,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将会提高客户的贷款利率,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会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同时,高额度的贷款利率也增大了客户贷款违约的风险,这两个倾向都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定与安全。再者,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若某大银行倒闭,可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政府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补贴来保证其平稳运行。政府这种“大而不能倒”的方针,将导致大银行高管对其银行承担风险能力的重新定位,加剧了大银行冒险激进的投资倾向,进而提高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水平。而且大银行由于规模大导致其复杂性高,政府对其监管更困难,由此漏洞,也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水平。
集中度一稳定性假说
该假说认为,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确实会提高市场的垄断程度,且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将会提高客户的贷款利率,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而高收益会给银行带来较高的资本缓冲,帮助银行缓冲不可预料的冲击,而且会使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的概率降低,进而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再者,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的,因此,获得客户更多的财务信息,有利于减少贷款违约发生的概率。而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关系型贷款,这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稳定性。最后是在政府监管方面,由于银行业的高集中度导致银行数量偏少,将更方便政府对其进行监管,这也利于降低银行业的风险。
基于两种假说基础的研究进展
1.集中脆弱论的研究进展
Keely(1990)认为较高的集中度,容易导致个体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而个体银行为了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进行冒险激进的投资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银行业风险的整体提升。Mishkin提出银行业较高的集中度,会使政府因为大银行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力而给予政策上的补贴——“大而不倒”的政策,导致银行业的高风险。Shaeck?and?Ckak(2007)对十个欧洲的国家,De?Nicolo?et?al.(2007)和Loukoianova (2007)对133个非工业化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都显示,银行的垄断程度越高,银行面临的风险就越大。Jimenez?et?al.(2008)以西班牙所有商业银行为研究基础,以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不良贷款率(NPL)为银行风险的代理变量,以银行集中度(CR)、赫芬达尔指数(HHI)和Lerner?Index等指标为银行业集中度的代理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同样支持了这一假说。Ande?Uhde和Ulrich Heimeshoff同样引用银行集中度(CR)为代理变量,以欧盟260个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基础,以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二者之间不仅仅是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他们的影响效果也很显著。Alimizaei,Tomoe?Moore和Guyliu以世界上发达地区的1929家银行为例,以1999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银行业的高垄断性,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Schaeck和Cikak(2007),Machrouh,Tarazi和Soedarmono(2013),分别利用了欧、亚部分区域银行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得到的结果均有力地支持了该假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关系的理论基础2
1.集中度——脆弱性假说 2
2.集中度——稳定性假说2
(二)基于两种假说基础的研究进展2
1.集中脆弱论的研究进展 2
2. 集中稳定论的研究进展3
三、研究设计3
(一) 数据与变量3
1. 数据3
2. 变量选取4
(二)变量的描述性分析5
(三)模型的设定5
四、实证分析5
(一)ADF平稳检验6
(二)VIF共线性检验6
(三)SYSGMM估计6
五、结论与建议7
(一)结论7
(二)建议7
致谢8
参考文献8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的关系研究
引言
引言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一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在我国,银行业在整个金融行业起着主导作用,国内极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都是通过银行系统来进行分配的,因此,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必要支撑,进而对银行风险的深入探究,不仅关系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同样关系着我国经济金融的繁荣。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银行的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正逐步下降,银行业的竞争现象愈发激烈,目前已经呈现出比较紧张的竞争态势。由于已有研究表明,银行业的集中程度与其风险是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可分的,所以,政府为降低其风险水平,选择提高还是降低市场集中度的政策方针,就显得十分关键。而关于银行业垄断程度与银行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国内国外的众多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相悖的,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假说:一种为“集中度脆弱性假说”——银行的集中度与其稳定性是负向相关的,另一种为“集中度稳定性假说”——银行的集中度与其稳定性是正向相关的。因此争议,本文选取我国近7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动态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二、 文献综述
(一)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关系的理论基础
1.集中度—脆弱性假说
该假说认为,如果银行业的集中度过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过大,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将会提高客户的贷款利率,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会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同时,高额度的贷款利率也增大了客户贷款违约的风险,这两个倾向都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定与安全。再者,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若某大银行倒闭,可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政府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补贴来保证其平稳运行。政府这种“大而不能倒”的方针,将导致大银行高管对其银行承担风险能力的重新定位,加剧了大银行冒险激进的投资倾向,进而提高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水平。而且大银行由于规模大导致其复杂性高,政府对其监管更困难,由此漏洞,也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水平。
集中度一稳定性假说
该假说认为,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确实会提高市场的垄断程度,且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将会提高客户的贷款利率,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而高收益会给银行带来较高的资本缓冲,帮助银行缓冲不可预料的冲击,而且会使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的概率降低,进而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再者,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的,因此,获得客户更多的财务信息,有利于减少贷款违约发生的概率。而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关系型贷款,这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稳定性。最后是在政府监管方面,由于银行业的高集中度导致银行数量偏少,将更方便政府对其进行监管,这也利于降低银行业的风险。
基于两种假说基础的研究进展
1.集中脆弱论的研究进展
Keely(1990)认为较高的集中度,容易导致个体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而个体银行为了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进行冒险激进的投资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银行业风险的整体提升。Mishkin提出银行业较高的集中度,会使政府因为大银行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力而给予政策上的补贴——“大而不倒”的政策,导致银行业的高风险。Shaeck?and?Ckak(2007)对十个欧洲的国家,De?Nicolo?et?al.(2007)和Loukoianova (2007)对133个非工业化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都显示,银行的垄断程度越高,银行面临的风险就越大。Jimenez?et?al.(2008)以西班牙所有商业银行为研究基础,以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不良贷款率(NPL)为银行风险的代理变量,以银行集中度(CR)、赫芬达尔指数(HHI)和Lerner?Index等指标为银行业集中度的代理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同样支持了这一假说。Ande?Uhde和Ulrich Heimeshoff同样引用银行集中度(CR)为代理变量,以欧盟260个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基础,以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二者之间不仅仅是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他们的影响效果也很显著。Alimizaei,Tomoe?Moore和Guyliu以世界上发达地区的1929家银行为例,以1999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银行业的高垄断性,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Schaeck和Cikak(2007),Machrouh,Tarazi和Soedarmono(2013),分别利用了欧、亚部分区域银行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得到的结果均有力地支持了该假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