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产品的碳排放问题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对外贸易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出口贸易的产业规模方面,江苏省的出口贸易总额在全国各省份中一直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江苏省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也正不断加大。尤其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引起了全球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国以及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在现今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我国所面临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就目前而言,科学、客观地认识和探究江苏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的关系和问题,可以有效地为为江苏省出口贸易的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成果,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关于出口贸易与碳排放问题的观点。然后,论文对江苏省近年来出口贸易的情况进行仔细描述,通过对历年数据的对比分析,探究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和特点。在定量计算方面,论文利用KAYA的模型完成从2002年至2013年江苏省各年度碳排放量的测算,并采用单位根检验与EG两步检验法来进行实证分析来证明江苏省出口贸易规模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探究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出江苏省碳排放与出口贸易额和万元GDP碳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为江苏省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提出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意义 2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综述 2
1.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3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5
第2章江苏省出口贸易现状 6
2.1江苏省出口贸易的规模变化 6
2.2江苏省出口贸易产品的结构特点 7
2.3江苏省出口贸易的贸易方式和经济类型的特点 8
2.4江苏省出口商品主要国家和地区 10
第3章江苏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相关性分析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碳排放的测量方法 12
3.2测算结果 12
3.3江苏省出口贸易规模与碳排量的相关性研究 15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19
4.1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19
4.2进一步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 19
4.3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20
4.4促进清洁生产 20
4.5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低碳减排互利双赢 21
4.6建立中国的碳税制度和相关法律 21
4.7落实加工贸易转型战略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高速攀升,逐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在作用。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出口贸易更是以大踏步的姿态持续向前迈进,不断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江苏,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东南沿海的经济前沿阵地,在出口贸易方面,素来走在各省的前列。据统计,仅在2013年,江苏省的出口总额就达到了3288.57亿美元,是全国当年出口总额的14.887%。
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令人欣喜的巨大经济效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着实令人忧心。由于江苏出口贸易的发展长期倚重于制造加工业,大量的加工工厂在江苏集聚,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 SO2等气体远远超出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再加上近年来较为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江苏省,尤其是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时常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大大降低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给他们的生命安全带了较为严重的威胁。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人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已经将节能减碳、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到了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庄严的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意味着我国必须加速转变经济的增长模式、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和力度,促使整个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新模式进行转型升级。
2014年的5月15日,为了确保“十二五”节能降碳目标的顺利实现,国务院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并明确了相应工作目标即在2014至2015年这段期间内,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项任务仍旧十分艰巨,要想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指标,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1.2 意义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低碳、可持续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是大势所趋,未来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江苏,作为坐落于长三角经济区的沿海经济大省,不但是出口贸易大省,同时也是碳排放大省,其面临的节能减碳任务十分严峻,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把单位GDP的碳排放值降下来,促使经济在转型升级的同时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当下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江苏省在构建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出口贸易产业,向来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把握和调整好出口贸易在新经济常态下的定位和结构,将给江苏的经济改革提供强大助力,同时也会给正面临着巨大经济下行压力的江苏经济打上一支有力的强心剂。
所以,对江苏省出口贸易产品的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江苏省的出口产品碳排放测算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同时还可以为江苏调整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制定相应的低碳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和解决策略。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理念日益被全世界人们所接纳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日益频繁,贸易壁垒也被逐步放开。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粗犷式发展,地球的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经济模式已经成了大势所趋。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探究出口贸易和碳排放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客观规律对推动我国经济的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先行者。
“Low Carbon Economy”(低碳经济)——源于英国发表的一份以“我们的能源未来——构筑低碳经济”为主题的能源白皮书,自此,经济学家们开始了对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进行大量的学术研究。
在探究低碳经济与出口产品结构的关联方面,Mauricio Tiomno Tolmasquim 与Giobani Machado(2003)[1]运用了投入产出法,通过对各种不同出口产品的总产出耗能与碳排放量进行定量计量,发现仅在1998 年中,各类出口商品就使巴西的能源消耗量增加了 6.1%,碳排放量增加了 7.1%。
Hayami and Nakamura(2002)[2]对日本和加拿大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双边贸易使得日本和加拿大两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大降低。
当拥有先进技术的日本在生产其占相对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时碳排放量较低,相应的,当加拿大生产一些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较低,因而加拿大和日本可以通过双边贸易降低来本国的碳排放量。
Shnehez.Cho1iz and Duarte(2004)[3]以部门为单位测算了西班牙对外贸易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比较、分析西班牙18个部门各自二氧化碳的净出口量,从部门层次的角度评价了进出口贸易对西班牙碳排放量多产生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