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模式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保税区也渐渐地发展起来,成为了经济水平提升的产物。从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立至今,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也有了近30年的历程。保税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取得优异成绩、积累成功经验的同时,随之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我国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给予成员国优惠的关税政策,保税区与区外的关税落差也逐步减小,这就相对削弱了保税区的“保税”优势。这都将使保税区迎来新的挑战。本文以张家港保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保税区的定义、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保税区功能进行转型升级的原因和实现保税区功能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重点是根据张家港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和功能定位特点,来给张家港保税区的功能转型指明方向,并提出张家港保税区功能转型需要拓展国际物流功能、加强吸引外资能力和创新海关监管等对策。关键词 保税区,发展现状,张家港保税区,功能转型
目 录
1 引言 1
2 张家港保税区概况 1
2.1 张家港保税区发展历程 2
2.2 张家港保税区发展现状分析 5
2.3 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发展及功能转型存在问题分析 6
3 张家港保税区功能转型依据 9
3.1 实现江苏省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9
3.2实现张家港地区拥有卓越的国际物流水平的需要 9
3.3 实现张家港保税港区经济实力提升的需要9
4 张家港保税区功能和发展模式转型方向 10
5 张家港保税区功能转型具体对策10
5.1 培养保税区主导产业,实现转口贸易的提升 10
5.2 吸引高质量的外商投资,提升利用外资额 11
5.3 完善离岸金融市场,实现保税区功能升级 11
5.4 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发展国际物流 12
5.5 提升监控管理质量,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保税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事物,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自由程度最大的经济区域。保税区主要用来仓储、物流转口和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其中物流最为重要。我国保税区尽管在保税仓储、转口贸易、产品加工等功能上有了一定的进步,渐渐走向了国际物流模式。随着保税区的不断发展,既面临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又在功能拓展中遇到了困难。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充分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开放我国经济,使得保税区所享有的优惠的外汇和关税政策开始弱化,保税区内外关税相差的程度逐步减小,因此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当今国际间经济交流愈加频繁,保税区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的情况下,的我国保税区一些优势逐步丧失。保税区现行的框架和运作模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制约了保税区的发展。因此保税区需要在竞争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生存坏境。同时,在功能升级和发展模式更新中谋发展,这就迫切需要保税区在业务和功能转型上作出调整和改变。
2 张家港保税区概况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交了两份申请张家港保税区的请示。1992年,张家港经政府同意在金港镇设立了保税区,此时的张家港撤县建市仅仅只有6年时间,建立保税区是张家港市乃至整个苏锡常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其与全国其他保税区比较起来有两大特点,第一点是它的设立地点,设立在县级市口岸,且是全国首创。第二点是它的保税区性质,是唯一的一个内河港型保税区。在4.1平方千米保税区土地上, 保税仓储、产品加工和现代物流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保税区的发展路径一般是从保税区到区港联动型发展再到保税港区,这正是张家港保税区目前的状态,最后是发展为自由贸易区,这是结合例如香港自贸区这种成功的保税区发展经验得出的。在2008年,经过整合张家港保税区区域和保税物流园区区域,张家港保税区负责部门向国务院提出申请,将保税区升格保税港区。至此,张家港保税区实现了由区港联动型保税区至保税港区的成功过度。同样在08年,区镇按照六个统一的原则进行体制管理调整,分别是园区规划、人力资源、发展经济、审批授权、日常工作、财政开支这六个方面。由于区域整合,报税港区的设立,张家港保税区的园区面积从建区之初的4.1平方公里扩大为147平方公里,涵盖了整个金港片区。目前的张家港报税港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载体发展格局,包含了保税港区、扬子江化工园、资源再生示范园、环保新材料产业园、滨江新城、重型装备工业园、双山香山旅游区等区域,该格局内主要发展物流、钢铁、粮油、纺织和产品加工业。
在地理条件上,张家港保税区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位于苏州市张家港市长江路,距离长江口岸仅有一点五公里的路程,十分适合设置码头,安放泊位。高速公路直线相连,周边有张家港市的主要公路,长江路、中圩路和中华路,途径沈海高速,车程大约为两个小时。通过江阴市芙蓉大道,前往常州高铁站也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地理条件上优越性,为便利加工出口和拓展转口贸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其主要的地理优势还是水路航运比较发达,在长江南岸,设置码头泊位,完全有利于保税区建设和张家港市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城市的国际贸易发展。
在开发建设方面,张家港保税港区提出了四项超历史的指标,分别为载体投入、物流发展、项目落实和面貌变优这四项超历史的任务。近几年,保税区对吸引外资这方面十分重视,利用外商投资新建优质项目,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保税区经济实力显著上升,发展前景也是一篇光明。2016年张家港保税区总纳税额达到了44.30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8亿元,进出口总额165亿美元,工业开票销售182亿元.通过对区内人员的不懈努力,张家港保税区生产总值不断的再创新高,主要的经济指标在全国报税区中也名列前三,综合实力也是名列前茅。所以张家港报税区是在全国保税区中都是政策较优势明显、功能更齐全的特殊经济区域。
2.1 张家港保税区发展历程
经过近二十五年的发展,张家港保税区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了报税港区。保税港区利用多元化载体联动发展的格局,使其形成了国际先进的商品仓储、商品分拨、商品配送的现代物流中心,经济实力也是今非昔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