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附件)

摘 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世界各国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变成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二十一世纪开始,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减少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全方位、多层面的了解老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本文将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现实出发,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老年产业发展等建议;针对劳动力资源供给方面,给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表现出来的弊端,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政策建议;针对老龄化社会下扶养人负担增加的情况,对现行政策提出建议,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 录
引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三)国内研究现状 1
(四)国外研究现状 2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现状 3
(一)人口老龄化及相关定义 3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3
(三)中国人口年龄现状 3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4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6
(一)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6
(二)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6
(三)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7
(四)增加扶养人负担 8
四、针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 9
(一)推进产业结构发展,扩大老年产业 9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
(三)调整生育政策 10
(四)延迟退休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引 言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全国范围之内,人口平均寿命逐年增加,再加上人口政策的共同影响,导致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老龄化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并且影响在不断加深。
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要更甚于其他国家。它既标志着我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正在不断发展且日益强大,另一方面,它对经济的发展又产生着不利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不足以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媲美,但是老龄化发展的程度却和发达国家一致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我国人口老龄问题的严峻性可见一斑。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7年首届金砖国家会议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这个五个国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4亿,约占世界老龄人口的42%。而在这五个国家中,中国的形势最为严峻。作为当前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的唯一一个国家,中国的老龄化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趋势日益明显等诸多问题,这让我国老龄化问题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更为棘手。
人口老龄化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要克服的一大难关,对于正处于社会化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要想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来源、方法、现状和趋势。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洞悉它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供给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克服人口老龄化困难的同时,实现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许金声等学者在我国建国初期的时间段里提出,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并不一定会降低人口收入。这些观点正好符合当时我国发展的现状,依靠大量劳动力的堆叠来建设新中国,也正好符合当时“人多力量大”的社会观念,因此,在这一期间,我国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1999年,李竟能对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一次分类,并且对各省人口增加的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人口数量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导致人均收入出现明显的增加或者减少,得出了人口增长率对人均收入没有直接影响的结论。
蔡防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得出,由于“人口红利”带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才能得以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到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比重减少,“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这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国外研究现状
老龄化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比较早,因此,西方各国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也要早于中国。国外学者将储蓄与人口年龄结构作为重点,是因为储蓄率的高低对资本积累规模起决定性作用,而后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
Katerina Lisiankova(2010)发现,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劳动力,而在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减少。因此,该研究提出可以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老年劳动参与率和移民等措施来减轻劳动力削减带来的影响。而对于那些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国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劳动力供给优势快速发展经济,同时,这些国家也将成为劳动力出口国,为发达国家输送大量劳动力。然而,各国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低的原因是多重的。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及相关定义
人口老龄化,它指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增加的一种趋势。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达到10%或者以上的时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严重老龄化。
表1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表
老年型
成年型
年轻型
老龄中位数
30岁以上
2030岁
20岁以下
老少比
30%以上
15%30%
15%
十四岁少儿人口系数
30%以下
30%40%
40%以上
六十五岁老年人口系数
7%
4%7%
4%以下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总的方针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鼓励生育;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应运而生;在21世纪,我国出现了独立的二胎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统计资料落后于现实和“人多力量大”观念的影响,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导致中国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剧增,从 1949年的5.4亿增加到1965年的7.3亿。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高达6的总生育率下降到了2.4,人口生育率得到强有力的控制。随着人口生育率的不断降低,低龄人口的比重不断减少,劳动人口的比重也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老龄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