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为了推动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对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的竞争力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作者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对子长烈士纪念馆、瓦窑堡革命旧址、毛泽东旧居等代表性景区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子长县的红色旅游产业走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子长县本身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宏观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较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是,子长县的红色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红色旅游表示形式单一、旅游营销效率低下、游客集中来源于陕西省及周边地区、对外吸引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功能长期缺位、旅游附属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在同业竞争方面处于落后地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大力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新媒体营销、大力聚集旅游人才、创新旅游产业融资渠道、创新红色旅游表现形式、加快旅游附属产业发展等建议,以期推动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3
2 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竞争力分析背景 4
2.1子长县概况 4
2.2 子长县红色旅游资源概述 4
3 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现状分析 5
3.1基于调查问卷对子长县红色旅游现状的分析 5
3.2基于钻石模型对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的竞争力分析 7
4 制约子长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4
4.1旅游接待能力差 14
4.2新媒体营销发展落后 14
4.3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资金缺乏 14
4.4产业链条短,旅游附属产业发展缓慢 14
5 发展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的建议 15
5.1大力建设基础配套设施 15
5.2大力发展新媒体营销 15
5.3创新旅游产业融资模式 16
5.4创新红色旅游表现形式,加快旅游附属产业发展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关于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的问卷调查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我本次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的竞争力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及对策研究。通过在国内外红色旅游业竞争力相关专题的基础上,进行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的研究,对有关红色旅游产业的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掌握提升区域红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和分析路径。其次对制约区域红色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突破口所在,然后指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竞争力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1.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截至目前国内红色旅游业已经高度发达,要想在众多地区的红色旅游业中脱颖而出,首要解决的就是红色旅游业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对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式,实证分析了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竞争力,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除此之外,本文为区域红色旅游业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通过对子长县红色旅游业内在、外在竞争力的深入分析,能够发现制约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因素所在,对子长县红色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做出进一步地挖掘,最终找到进一步促进子长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这对于子长县红色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学者葛留克斯曼[德国](1935)在其著作《旅游总论》一书中提出,旅游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通过对旅游经济效应的论证,葛留克斯曼提出旅游业是国家的外汇收入来源的重要一极,认为旅游业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出口产业。[1]英国学者布伦?阿切尔(1973)和沃恩(1975)运用量化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旅游乘数效用的影响尺度。[2]Kaye、seongseop Kim以及Kyu Yoop chung(2003)借助产业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模型深入研究了韩国的旅游经济,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外汇收入等角度研究了旅游产业如何影响经济发展。[3]Derek J.wade 等(2001)基于塔桑尼亚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市场现状,认为塔桑尼亚的旅游业具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4]Mackina(2002)从劣势因素的角度着手,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旅游对印尼的巴厘岛的内在文化的影响程度,Mackina认为巴厘岛的当地居民将印尼土著文化搬上表演的舞台,把自己文化传承中的雕塑、纺织品、烛染布等肆意售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巴厘岛的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5]Lemmetyinen A和Frank M. Go(2009)基于方法论——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研究了旅游网络管理需要的最主要的能力是什么,Lemmetyinen A和Frank M. Go认为理顺旅游业务网络合作活动是提高与巩固旅游品牌认同感的重要前提条件。[6]
1.2.2国内研究现状
耿改智(2010)基于延安市红色旅游产业的现状,从观念、环境、人才结构、管理体制、金融、营销管理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延安红色旅游业。[7]任婕(2013)在《延安市红色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研究》中指出,延安的红色旅游产业对游客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对红色延安精神的一种传承氛围,目前延安的红色旅游业呈现季节旅游特点明显、以自主式家庭出游是延安红色旅游的游客主体类型、旅游自驾游趋向日渐凸出等特点,此外,延安旅游业存在游客的停留时间长度较短、旅游总体消费水平仍在低位运行、旅游满意度部分方面急需改善等问题。[8]徐礼志(2014)则认为当前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主要问题是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程度尚显不足、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相关附属产业以及支持性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较为低下、运作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等问题,延安的红色旅游产业应通过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延伸旅游相关产业链的长度、规范行业运作制度等措施来解决延安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问题。[9]党星(2015)认为制约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在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相对不高、旅游的客源来源较为较窄、产品的深度开发行为还处于低位、发展环境滞后、旅游专业人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等问题,同时党星还提出了进一步挖掘延安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项目的谋划行为;对延安的旅游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延伸产业链条的长度;加大延安旅游产业的营销推广力度,提高其海内外的影响力;加快旅游产业的相关基础性配套设施与软环境建设等建议。[10]刘延平(2017)指出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的形式相对单调、产品的开发深度较浅、产品结构存在不协调现象等问题,并就此深入分析了制约因素的产生原因。[11]
1.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搜索法,对子长县红色旅游业以及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