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知识资本正逐渐显现其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概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相关结论和建议五个方面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量化,选取1997-2016年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量的影响;分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三个产品类别,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的进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结构均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据此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优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改善我国进口贸易结构,提升我国进口贸易水平。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概述2
(一)文献整理2
1.国外学者研究 2
2.国内学者研究 2
(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经济学理论3
1.产品生命周期论3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分析4
(一)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衡量体系4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4
1.知识产权立法强度指标 4
2.知识产权执法强度指标 5
3.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 6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6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量的影响7
1.由需求引发的进口扩张效应7
2.由成本因素引发的进口扩张效应7
3.由垄断形成的进口抑制效应7
4.由进口替代引发的进口抑制效应7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影响8
1.各类产品进口贸易额8
2.初级产品进口份额,工业制成品进口份额8
3.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比,占进口总额比9
四、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0
(一)对我国进口贸易量影响的实证分析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引力模型的构建10
2.回归过程及检验结果10
(二)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11
1.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11
2.各变量符号预期11
3.回归结果及分析11
五、结论及相关建议12
(一)结论12
1.对我国进口贸易量12
2.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13
(二)相关建议13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13
2.加强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强度13
3.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国外进口依赖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两个特点,首先,我国虽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贸易顺差,并且经济发展较快已越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我国为其净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资本密集型产品有紧密联系,该类产品的大量进口必然会产生相关知识产权纠纷,由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我国的完善与否,将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次,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方面,立法时间较晚,虽然现在相关法律已经较为完善,但执法问题又随之出现,执法强度不高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进口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话题具有较大研究意义。知识产权保护体现在现代经济和对外贸易中,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在理论上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一直到今天还未有定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究竟孰多孰少?在理论研究中,主要关注点在于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在于,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对峙的关系,而是能够相互抵消,由此不确定性产生。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我国进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结构两个方面,量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在我国究竟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谁占主导?并结合理论预期与实证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优化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口贸易水平提升提出相关的合理建议。
一、知识产保护相关概述
(一)文献整理
1.国外学者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进口效应研究大多围绕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的强弱来进行分析,Maskus,Penubarli (1995)是首先提出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的学者。对于市场扩张效应,“扩张”是指出口企业对出口市场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原因在于,进口国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而这种模仿行为在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时被大大削弱,这使得出口企业的利润威胁降低,最终加大对出口市场的产品出口。市场势力效应,实则是一种“垄断”的加强,出口企业以垄断者的形象出现在进口国市场,当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时,通过缩减出口数量、提高出口价格而获得高额利润,这将不利于进口国的进口贸易。而之后的研究则探究了该效应组合的影响因素,Smith (1999)发现,进口国企业对进口产品的模仿能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Co(2004)发现,贸易产品的种类也影响着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垄断效应的大小,从敏感程度而言,敏感度较大的产品种类为研发密集型产品,有市场扩张效应;而非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对知识产权保护不敏感,有市场势力效应。Falvey , Foster与Greenaway(2006)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研究,从进口国的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模仿能力三个方面,探究对知识产权保护与进口贸易关系影响程度大小,最终得出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市场规模因素和模仿能力因素。
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贸易关系,研究多从发达国家角度出发,很少涉及以发展中国家为进口国的相关研究。在国外研究结论中,值得借鉴的为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的两大效应作用关系。而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口贸易影响的文献,国内较为多见。
2.国内学者研究
较早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贸易的国内学者为万君康、李华威(2005),利用中国1992—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用专利授权量代替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衡量指标,得出我国专利授权量与进口总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也阅读了相关文献,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除了对贸易总量会产生影响之外,对我国的贸易结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出口量和出口结构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同变量作用不同(梁红英、余劲松(2010)),这对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进口贸易关系具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国外学者研究类似,我国学者余长林(2010))以发展中国家19762000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东道国自身特征差异,模仿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口贸易影响大小。从模仿能力来看,具有较强模仿能力的国家比弱模仿能力国家的市场扩张效应更明显,因为高模仿能力代表着高模仿威胁,相应的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变化反应更为敏感。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对于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加强对进口产生了阻碍作用,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而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针对高技术产品,沈国兵、姚白羽(2010)以19952006年间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德国等24个国家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法国、中国的香港等20个国家或地区为数据样本,采用以及Pooled EGLS方法并结合引力模型,研究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关系中,就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反应敏感程度而言,存在国别性差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