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风险实证研究分析

摘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它的提前偿付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根据2008年1月年到2015年12月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受托机构公开报告的原始数据逐月计算出该资产池中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率,并引入衡量经济周期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衡量利率水平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以及衡量房地产市场状况的国房景气指数,进行多元时间序列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结果表明,变量对条件提前偿付率(CPR)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内,对滞后第3、4期的影响尤为显著。其中,国房景气指数与条件提前偿付率(CPR)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当月国房景气指数的上升会导致提前偿付率在未来1到4个月之内缓慢增加;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对条件提前偿付率(CPR)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当月得到的正向冲击会使得提前偿付率在未来短期内小幅度增加,但在第4个月时突然降低,出现负增长。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4
一、文献综述 4
(一)国外研究现状 4
1.利率和贷款年限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4
2.借款人及其家庭特征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4
3.其他金融变量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5
(二)国内研究现状 5
1.借款人及其家庭特征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5
2.抵押住房特征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5
3.房地产行业景气程度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5
(三)小结与评述 6
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的实证分析 6
(一)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6
1.数据的选取 6
2.平稳性检验 7
(1)自相关检验 7
(2)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7
(二)解释变量的选择与预处理 8
1.解释变量的选择 8
2.Johansen协整检验 8
(三)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9
1.选择滞后期数 9
2.建立4阶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9
3.模型检验 10
(1)平稳性检验 10
(2)残差独立性检验 10
4.Granger因果检验 10
5.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11
三、结论与建议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风险实证研究
——基于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的分析
引言
引言
2001年末2002年初我国央行连续降息,降息引发的提前还贷款热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商业银行在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业务的积累中投入了大量的管理和服务成本,而日益增加的借款人提前偿付行为的发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息损失,使回报率降低,增加了经营管理的不确定性和盈利能力的不稳定性。此外,本金的提前偿付使得大批资金提前回笼,为了不让资金闲置,商业银行需要面临再投资风险,这也会对盈利水平造成直接影响。例如,当利率处于下行的趋势中,银行再投资的收益率将低于贷款收益率,在此种情况下银行将承受损失。
随着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逐渐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相应的其提前偿付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因此对提前偿付率进行适当的预测和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商业银行应在货币紧缺、信贷紧缩时期适当鼓励提前偿付行为,加速资金回笼、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货币量充足的时期尽量避免提前偿付行为的发生,减少因提前偿付带来的利息损失,稳定自身的盈利能力、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研究提前偿付行为与各经济金融变量的关系,掌握提前偿付率变动的机理并能够进行良好地预测,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对提前偿付行为发生概率变化的影响,以及研究哪些个人特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导致提前偿付行为的发生,是近年来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利率和贷款年限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Green and Shoven (1986)基于对加州19751982年间近3938笔住房抵押贷款数据的分析,认为提前偿付风险与利率的锁住效应成比例,即与以资产价值的百分比衡量的抵押贷款的面值和市场价值的缺口相关。
除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外,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出现了很多针对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研究。Vanderhoff (1996)和Green 、Shilling (1997)用1984年美国的数据对浮动和固定利率抵押贷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贷款提前偿付风险相对较小。2001年Brent W. Ambrose和Michael LaCourLittle采用Deng,Quigley and Van Order (2000)提出的竞争风险方法分析微观数据,研究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行为,发现其提前偿付风险与贴现率相关,并且得到和Vander,Hoff相反的结论。此外,Brent W. Ambrose和Michael LaCourLittle(2001)的研究还揭示了贷款特征中贷款年限对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风险有负面的影响。
2.借款人及其家庭特征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Quigley (1987)在PSID调查的基础上,对1991、1992年间收集的4147个有效的住房抵押贷款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充分考虑偏好抵押贷款期限对流动性行为的影响随住房持有期的变化而变化,认为允许抵押贷款期限价值与住房流动性的非比例关系可以显著增强模型的统计学上的说服力。因此,除了抵押贷款的现金价值,其他影响风险率的因素还有家庭收入、家庭中扮演领导者角色的成员的个人特征等。
3.其他金融变量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除去对美国市场的研究,Piyush Tiwari(2001)以Cox比例风险模型为基础,分析印度的贷方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和违约行为,结论指出金融变量,例如期权价格、贷款价值比、每月本金和利息收入比率,是除了住房持有者特征之外的重要决定因素;Zorn P M.和Lea M J.(1989)采用Logit模型,研究浮动利率贷款条件下加拿大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和违约行为,发现提前偿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与住宅在短期内的投资收益率呈现显著相关。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借款人及其家庭特征对提前偿付风险的影响
在国内早期对抵押贷款提前偿付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中,李馨萍(1997)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建立Logistic模型的方法对提前偿付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判断,对日后的研究影响颇深。刘疆(2007)采用Logistic模型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6个有关借款人个人和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财务状况的变量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对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马钦玉(2008)对山西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风险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借款家庭中男性受教育程度、家庭总收入、借款人婚配情况等借款人及其家庭特征,该笔贷款月还款额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贷款期限、贷款运行期数等贷款特征,以及房地产价格、贷款利率等市场特征显著相关。同样采用相似的研究方式和模型分析,何姗、顾金宏(2009)对苏北某商业银行某一级支行的1032个样本进行分析,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借款人性别、借款金额、房屋面积、房屋类型等自变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