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态势分析与场监管(附件)【字数:13376】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金融方面的业务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相比于国外的电子金融市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比较晚,存在着非常大的市场挖掘潜力,而且现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各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互联网金融作为后起之秀,需要加快其自身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使之适应国家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本文围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利用SWOT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通过对内容的研究得出监管缺失是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紧接着叙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对我国传统金融的发展造成影响。再次,以余额宝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余额宝发展优势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及发展趋势 3
2.1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3
2.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3
2.3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3
2.4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融合 7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存在的风险因素 8
3.1 SWOT分析 8
3.2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10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12
4.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支付方式的冲击 12
4.2“长尾效应”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利差影响 12
4.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2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案例分析:在线理财基金—余额宝 14
5.1余额宝简介 14
5.2运作优势 14
5.3余额宝的风险 15
5.4余额宝监管的缺失 15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16
6.1推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16
6.2以差异化的商业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促进市场繁荣 16
6.3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 16
结束语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被普及。到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随着余额宝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生长,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继诞生,比如众筹、P2P借贷等。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不仅创新了融资模式,同时也使融资的渠道更加宽广,为金融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金融产业生机勃勃,甚至改变了以往以银行及投资机构为融资主体的金融市场体制,开启了网络金融新时代。但是,互联网融发展的同时,信誉度一直在下降,以互联网融资平台的网络金融在给人们带来高利率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受更高的风险。而且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传统金融造成了冲击。所以,互联网金融应该如何稳步发展、如何创造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稳定空间、如何提升互联网金融信誉度以及它最终是否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互联网金融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现有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文献和资料相对较少,而且所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彻,很大一部分资料都是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概述和介绍,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都只是以简单列举的方式进行总结,至于其发展趋势的叙述更是模糊不清。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对其主要的运营模式进行系统地分析,同时运用了案例分析——余额宝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以及监管对策。本文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开拓了金融业发展的渠道,在很多方面弥补了传统金融发展的不足,同时,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金融的发展,冲击着我国金融体系。所以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应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大局,使之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金融时代,企业“跑路”现象频繁发生,导致互联网金融的信誉度急剧下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加强监管,提升互联网金融抵御风险的能力,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本文所提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谢平(2012)是我国学者中,第一个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的发展基础上,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吕建志(2014)研究指出,银行客户的全方位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获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同时有效减少了运营管理成本,所以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肖镇国(2015)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运营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的主要风险类型,并对主要风险类型提出可行性防控措施,为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杨再平(2016年)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与传统金融融合发展,才更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很早就有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近几年又提出了新的理论。
Agrawaletal(2013)详尽阐述了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概况,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众筹模式机制构建理念。
Ramsey和Labored (2014)提出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逐渐得到完善,提高了借贷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实行的监管制度,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稳定发展。而且互联网金融所设计的业务范围基本涵盖传统金融业务,在金融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及发展趋势 3
2.1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3
2.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3
2.3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3
2.4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融合 7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存在的风险因素 8
3.1 SWOT分析 8
3.2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10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12
4.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支付方式的冲击 12
4.2“长尾效应”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利差影响 12
4.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2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案例分析:在线理财基金—余额宝 14
5.1余额宝简介 14
5.2运作优势 14
5.3余额宝的风险 15
5.4余额宝监管的缺失 15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16
6.1推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16
6.2以差异化的商业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促进市场繁荣 16
6.3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 16
结束语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被普及。到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随着余额宝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生长,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继诞生,比如众筹、P2P借贷等。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不仅创新了融资模式,同时也使融资的渠道更加宽广,为金融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金融产业生机勃勃,甚至改变了以往以银行及投资机构为融资主体的金融市场体制,开启了网络金融新时代。但是,互联网融发展的同时,信誉度一直在下降,以互联网融资平台的网络金融在给人们带来高利率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受更高的风险。而且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传统金融造成了冲击。所以,互联网金融应该如何稳步发展、如何创造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稳定空间、如何提升互联网金融信誉度以及它最终是否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互联网金融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现有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文献和资料相对较少,而且所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彻,很大一部分资料都是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概述和介绍,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都只是以简单列举的方式进行总结,至于其发展趋势的叙述更是模糊不清。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对其主要的运营模式进行系统地分析,同时运用了案例分析——余额宝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以及监管对策。本文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开拓了金融业发展的渠道,在很多方面弥补了传统金融发展的不足,同时,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金融的发展,冲击着我国金融体系。所以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应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大局,使之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金融时代,企业“跑路”现象频繁发生,导致互联网金融的信誉度急剧下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加强监管,提升互联网金融抵御风险的能力,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本文所提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谢平(2012)是我国学者中,第一个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的发展基础上,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吕建志(2014)研究指出,银行客户的全方位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获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同时有效减少了运营管理成本,所以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肖镇国(2015)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运营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的主要风险类型,并对主要风险类型提出可行性防控措施,为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杨再平(2016年)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与传统金融融合发展,才更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很早就有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近几年又提出了新的理论。
Agrawaletal(2013)详尽阐述了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概况,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众筹模式机制构建理念。
Ramsey和Labored (2014)提出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逐渐得到完善,提高了借贷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实行的监管制度,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稳定发展。而且互联网金融所设计的业务范围基本涵盖传统金融业务,在金融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