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以为例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3
(一)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3
(二)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8
三、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10
(一) 三次产业产值的就业弹性分析 10
(二) 结论 12
四、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14
(一) 在农业充分发展前提下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转移 14
(二) 第二产业调整升级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相结合 14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15
(四) 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将经历一个关键时期,就业结构出现大幅度调整。在这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出现大量转移。产业结构的相关问题是多年来最热门、最急于解决却始终未能真正得到解决的难题。如何如应对这样大范围的转移,将是一个异常艰巨而充满挑战的任务。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政策,山东省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已经开始,立志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显示了实现“建设工业强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将是山东省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山东省是个集人口、经济和农业三方面于一体的强大省份,其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和探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完善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现实且有意义的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大学学报刊登了“无限劳动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在他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他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和探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完善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现实且有意义的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大学学报刊登了“无限劳动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在他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他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和带来的作用,同时还论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连接对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的重要指导和现实意义。
(2)托达罗发现,发展中国家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起到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以纺织业为典型的产业,对工人自身素质要求不高,就业门槛低,因此,多发展此类行业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的提高。
(3)英国经济学家配地-克拉克,通过推导出不同部门的对劳动投资和产出总值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获得行业生产率和经济发展。
(4)钱纳里—赛尔奎因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不符合自身的就业结构,因此造成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带动就业率能力较差,对产业结构进行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就业机会。
国内研究现状
就当前政策而言,鼓励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尤为重要。
(1)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2013)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报发表文章,基于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规模可变的 BCC 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对各省级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背景下,城镇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水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率上存在地理上的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各省发展现状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来提升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2)何璇,张旭亮(2015)基于浙江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产业结构的横向升级以及纵向升级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的实证分析。总之,产业结构升级,仍需要更多劳动力去完成结构升级。通过对动态趋势的分析,预测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逐渐下降,研究结论对产业升级即新型的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关海玲,丁晶珂,赵静(2015)基于山西 1979-2012 年11 个地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 DEA 的规模可变 BCC 模型,实证分析十一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农村劳动转移的影响。
(4)杜建军和孙君针对从1980到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人口与城镇劳动人口两者的工资水平有逐步趋同的发展走势。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分析
首先,根据《统计年鉴2015》整理出山东省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表格,如表1:
表1山东省2000年——2015年生产总值及构成(单位:亿元/年)
山东省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
年份
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 三 产
业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 三
产 业
2000
8337.47
1268.57
4164.45
2904.45
15.2
50.0
34.8
2001
9195.04
1359.49
4556.01
3279.53
14.8
49.5
35.7
2002
10275.5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3
(一)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3
(二)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8
三、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10
(一) 三次产业产值的就业弹性分析 10
(二) 结论 12
四、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14
(一) 在农业充分发展前提下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转移 14
(二) 第二产业调整升级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相结合 14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15
(四) 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将经历一个关键时期,就业结构出现大幅度调整。在这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出现大量转移。产业结构的相关问题是多年来最热门、最急于解决却始终未能真正得到解决的难题。如何如应对这样大范围的转移,将是一个异常艰巨而充满挑战的任务。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政策,山东省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已经开始,立志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显示了实现“建设工业强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将是山东省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山东省是个集人口、经济和农业三方面于一体的强大省份,其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和探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完善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现实且有意义的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大学学报刊登了“无限劳动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在他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他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和探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完善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现实且有意义的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大学学报刊登了“无限劳动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在他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他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和带来的作用,同时还论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连接对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的重要指导和现实意义。
(2)托达罗发现,发展中国家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起到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以纺织业为典型的产业,对工人自身素质要求不高,就业门槛低,因此,多发展此类行业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的提高。
(3)英国经济学家配地-克拉克,通过推导出不同部门的对劳动投资和产出总值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获得行业生产率和经济发展。
(4)钱纳里—赛尔奎因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不符合自身的就业结构,因此造成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带动就业率能力较差,对产业结构进行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就业机会。
国内研究现状
就当前政策而言,鼓励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尤为重要。
(1)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2013)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报发表文章,基于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规模可变的 BCC 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对各省级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背景下,城镇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水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率上存在地理上的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各省发展现状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来提升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2)何璇,张旭亮(2015)基于浙江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产业结构的横向升级以及纵向升级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的实证分析。总之,产业结构升级,仍需要更多劳动力去完成结构升级。通过对动态趋势的分析,预测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逐渐下降,研究结论对产业升级即新型的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关海玲,丁晶珂,赵静(2015)基于山西 1979-2012 年11 个地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 DEA 的规模可变 BCC 模型,实证分析十一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农村劳动转移的影响。
(4)杜建军和孙君针对从1980到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人口与城镇劳动人口两者的工资水平有逐步趋同的发展走势。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分析
首先,根据《统计年鉴2015》整理出山东省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表格,如表1:
表1山东省2000年——2015年生产总值及构成(单位:亿元/年)
山东省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
年份
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 三 产
业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 三
产 业
2000
8337.47
1268.57
4164.45
2904.45
15.2
50.0
34.8
2001
9195.04
1359.49
4556.01
3279.53
14.8
49.5
35.7
2002
10275.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