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健康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两年调查数据,通过OLS回归、IV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新农合对农户的医疗支出、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细致考察。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新农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和收入水平有明显影响;(2)相对于常年患有多种慢性病的群体,新农合有助于增加不患病群体对医疗服务的利用;(3)新农合对农村居民的客观健康(ADL)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参加时间越长,改善作用越大。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背景介绍及文献综述 2
(一)新农合背景及实施情况 3
(二)新农合对医疗支出的研究 3
(三)新农合对参合者健康状况的研究 4
(四)新农合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4
(五)总结 5
(六)述评 7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7
(一)研究方法 7
1.工具变量法 8
2.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8
(二)数据与来源 9
(三)变量选取 10
1.新农合 11
2.收入 11
3.健康状况 11
4.医疗支出 11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一)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11
(二)分组讨论的描述性统计 12
五、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讨论 14
(一)计量经济模型评估 14
(二)新农合对住院医疗支出及自付医疗支出的影响 15
(三)新农合对参合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16
(四)新农合对参合者个人收入的影响 16
(五)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18
六、讨论与总结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目录
表1 重要文献分类列表 5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10
表3 参合和非参合者主要特征比较 12
表4 按年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分组参合组和非参合组主要特征比较 13
表5 按慢性病数量分组参合组和非参合组主要特征比较 14
表6 新农合对参合农户影响的OLS估计结果汇总表 17
表7 新农合对参合农户影响的IV估计结果汇总表 17
表8 工具变量回归第一阶段结果 18
表9 全样本及不同分组下新农合对参合者的影响 20
表10 参合时间对参合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21
附表1 新农合对农村居民住院医疗支出的影响 27
附表2 新农合对住院自付医疗支出的影响 29
附表3 新农合对自评健康的影响 31
附表4 新农合对客观健康(ADL)的影响 33
附表5 新农合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35
新农合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健康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自2003年推行以来,参加人数以年均34%的速度迅猛增长。截止2015年底,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数达6.7亿人,参合率为98.8%(2015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此外,2015年,根据卫生部通知,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50%和75%左右(2015,卫生计生委)。
然而,新农合的“高速”扩张和筹资金额的不断增加,是否有助于实现它的政策目标呢?现有的文献还有很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新农合对改善参合者健康状况和降低自付医疗费用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颜媛媛等,2006;解垩,2008;Lei&Lin,2009),还有一些学者却研究发现,参加新农合能够显著降低自付医疗费用(王翌秋、雷晓燕2011),并通过增加医疗服务利用改善健康水平(程令国、张晔,2012;李湘君等,2012;张琳,2013;黄晓宁、李勇,2016)。此外,新农合作为一项医疗保障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合者的收入,例如齐良书(2011)研究表示,新农合对农户的收入有正向影响,并证明参加新农合能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约4%,但也有学者认为新农合会使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的人群受损(白重恩等,2013),或其调节收入再分配作用不明显(申曙光等,2009;徐强、叶浣儿,2016)。因此,其增收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现有评估新农合影响的研究中很多认为新农合没有明显影响,并且普遍存在较大分歧,这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很大关系。首先,现有文献大多都是针对全体样本,或只选取老年样本,没有对样本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组讨论,而年级较大者或本身患有疾病的者可能对医疗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导致新农合的实施效果比其他组更加显著。因此,如果不分组进行研究,这种显著的效果就很有可能会被掩盖;其次,新农合开展初期,由于“广覆盖、低补偿”的原则,不仅筹资金额低、封顶线低,而且共付率高,因此,缓解高额医疗负担的作用十分有限。2009年新医改后,不仅进一步加大了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支持力度,也逐步提高了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同时扩大和提高门诊报销范围和比例(张广科,2010)。但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所用数据都在2009年之前,无法较好地反映新医改后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因此也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重新探讨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和影响。重点考察新农合对参合者医疗支出、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选为农村地区过去一年有住院支出或根据医生建议应该住院却没有住院的群体,这主要考虑到虽然新农合补偿政策包括住院、普通门诊、特殊门诊、重大疾病等内容,但目前还是以住院补偿为主,仅在少数省份开展了试点,增加了其他补偿内容(许庆、刘进,2015),而且“是否住院”和“需要住院”的群体可能对医疗服务需求更为强烈,从而导致新农合的影响更显著。此外,为了更进一步探讨新农合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本文在考察新农合对全体样本影响的同时,按照60岁和患有慢性病的数量为基准分组讨论新农合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