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结构分析[20191212135843]
摘 要
本文针通过对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了中国东盟创意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发展的必要性,确定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有其研究的意义;然后,结合我国创意商品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构、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结构,分别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测度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创意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创意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强于东盟,但中国-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小,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互补性较弱,双边创意商品贸易发展尚不完善。最后,本文从政府方面和企业方面分别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创意商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应策略。
摘 要 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IIT指数;TSC指数
目 录
ABSTRACT Ⅱ
目 录 Ⅲ
引 言 1
第1章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发展的必要性 1
1.1 创意产业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1
1.2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能够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
1.3 有利于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及东盟各国的产业升级,提升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 2
1.4 有利于提高中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软实力 3
1.5 有利于加强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 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3
第2章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结构分析 4
2.1 我国创意商品对外贸易结构 4
2.2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结构 5
2.3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结构指数分析 6
2.4 结论 10
第3章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对策 12
3.1 政府方面 12
3.2 企业方面 14
结 束 语 15
参考文献 16
引 言
创意产业是一种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家软实力、解放文化生产力、开发人类创造力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创意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纵观全球,创意商品、创意服务和创意营销模式已经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经济浪潮。具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需求急剧减少,2008年世界国际贸易值下降了12%,然而,对创意商品如,电影、动漫、网络游戏、广告设计、艺术收藏品等种类的商品贸易值却增长了14%。创意商品贸易成为当前全球经济最赋能量的贸易之一,为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1]近年来,虽然创意商品贸易有了空前的发展,创意商品贸易对全球经济复苏起着重大的影响, 但是,中国学术界对创意商品贸易的研究显得十分贫乏,对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研究更为稀少。鉴于现有文献对于创意商品贸易的研究及联合国创意产业数据库、中国外贸统计年鉴和目前东盟贸易网站南博网中中国东盟海关商品数据库所获取数据的基础上, 应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 揭示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创意产业各部门主要是创意商品各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和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从而为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第1章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发展的必要性
1.1 创意产业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2012年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创意商品贸易产值已经占世界GDP总份额的29%,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创意产业俨然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012年,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创意商品贸易额达到2921亿美元,占据了全球创意商品贸易额的43%。2002-2008年,发展中国家的创意商品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3.5%;同时,中国的创意商品出口额超过1426亿美元,占全球创意商品市场份额的近21%。[2]这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创意商品贸易的活力以及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力。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正式启动,将给中国东盟双边创意产品贸易提供一个飞速发展的空间。因此,对中国与东盟创意产品贸易的结构分析,对促进我国创意商贸易发展和推动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能够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东盟与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在地理区位上山水相依,各国的文化又人民的流动与杂居而交织在一起,因此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上表现出极其相似的特点,非常有利于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商品贸易的开展。同时,通过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更能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和环北部湾经济发展区的建立,加强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积极推动中国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为其赢得新市场,开辟新道路。西部各省市和东盟各国还可以通过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创意商品的生产和产品提供上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利用西部各省市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资源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提升创意商品对外贸易的附加值,创造出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著名文化产品品牌,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3]
1.3 有利于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及东盟各国的产业升级,提升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
长期以来,东盟各国均为农业大国,而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都是依赖农业作为支撑的,其出口产品中大多是农产品,经济效益特别低。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为东盟国家及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创意商品贸易可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创造出居于产业链高端的新型产业——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把知识、创意和社会文化需求有效结合创造出经济价值的。创意产业推崇创新,尊重人的创意灵感,强调人的参与,将个人的才智发挥转换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产业。因此,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增强西部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4 有利于提高中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软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也逐渐趋向于同质化,我国现存的文化也存在向商品文化、广告文化靠拢的危机,我国多样性的文化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传统文化将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凭借着发达的文化教育体制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其在多媒体、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等发面的强大优势,积极将本国的文化创意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在全球形成一股“欧美”“哈日”“哈韩”文化流行风,同时在中国的传播也愈演愈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在这种渗透和融合中保持着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独立自强,就要充分挖掘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属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创意品牌。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我国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增强与国际的合作和竞争,提升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创意商品的国际化市场占有率,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打破西方、日韩文化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4]
1.5 有利于加强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 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发展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我国今年来与东盟的外交重点,同时,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全面深入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议题。中国东盟的创意产业交流与合作为双方的友好往来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中国-东盟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双方通过文化层面的沟通与合作, 可以大大促进中国与东盟间的友好理解和政治互信。同时,开展中国东盟在文化领域的创意产业合作, 即是正确落实“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体现, 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古国选择和平发展之路的一个窗口。由此可见,中国东盟发展创意商品贸易不仅可以提高中国创意商品贸易的市场份额,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友好“和谐”发展,是一举两得之举。
第2章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结构分析
2.1 我国创意商品对外贸易结构
2.1.1 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设计类产业无法通过创意获取商品价值
我国创意商品的对外贸易各项占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的创意商品出口额比重最高的是设计类产品,占比达81.96%,事实上设计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从02年以来就一直居于较高地位;而音乐、视听、视觉艺术等创意商品出口额比例不足1%,见表2.1。然而,占比最高的设计类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并非依赖创意本身,大都是得益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具深入了解,我国设计类创意商品中出口额占比最大的小类是时装。在这些出口的时装中,不等不承认其中仍然存在大量凭借自身优秀的创意来获利的,但是其中更多的却是依赖廉价劳动力。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服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占领着绝对的市场。而在我国创意商品中的小类时装大都是以廉价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来增加出口的。[6]
表2.1 我国创意商品对外贸易各项占比
项目 出口占比(%) 进口占比(%)
创意商品 设计 81.96 79.03
新媒体 14.47 6.63
出版物 1.16 3.59
工艺品 0.97 0.77
音乐 0.82 1.53
视听 0.36 0.82
视觉艺术 0.20 0.55
资料来源:根据2012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2.1.2 对“欧美”“日韩”文化过度崇拜,我国创意商品在影视、书籍等贸易中出现极大逆差
影视动画和书籍的对外贸易中,2011年我国的贸易出口总额是2.41亿美元,而进口总额竟然高达5.1亿美元,贸易出现了极大逆差。研究当中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我国对英语教育的推广和热忱,使得国内的“80 后”、“90 后”甚至是新一代的“00 后”都对西方文化过度崇拜,甚至被西化。人们愈来愈能接受和喜爱西方的文化产品,以至于美英为首的文化商品如,好莱坞电影、迪士尼动画片、NBA等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韩国的游戏、电视剧、电影和音乐等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发展的异常迅猛,国内涌现出大批的“哈韩族”、“哈日族”, 因此,国内对日本、韩国的影视动漫等创意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影视作品和书籍的进口大大高于出口。
2.1.3 产业规模覆盖过小和产业生态链条不完整,创意商品种类太少且形式简单
近年来,特别是从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创意产业各部门更注重其自身产品的创意研发,缺少对创意产业完整生态链条的建设,也忽视各个产业间的联系以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的创意商品在出口中往往只能通过单一类型的商品获取利润,无法促进同一产业链上的其他类型商品的出口和获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的网游产业的产业链的到了较良好的衔接。例如,一部网络游戏的兴起带动了以网游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的出版或者一系列周边产业的比如网游服饰、cosplay与网游人物相关的工艺品的发展。然而,其他类别创意商品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
2.2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结构
2.2.1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增长速度快
2008年中国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额是38.42亿美元,出口额占创意商品总额近84.31%,为32.39亿美元,进口额仅6.03亿美元;然而,到了2011年,中国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额增至8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额增至70.75亿美元,出口额占创意商品总额达80.39%,年均增速达29.75%,进口额达17.25亿美元,年均增速将近41.20%,中国东盟间的创意商品贸易的发展速度相当快。[7]
2.2.2 我国创意商品贸易出口与进口比例失衡
虽然中国与东盟创意商品贸易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对东盟主要国家的创意商品贸易顺差越来越大:2011年数据中,中国与东盟双边创意商品贸易额为88.00亿美元,而出口尽然高达75.1亿美元,出口额占进出口贸易额的85.34%,可以看出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进出口比重极不和谐。与东盟国家庞大的创意商品进口量相比, 中国是消费东盟国家创意商品的小国,中国对东盟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能力与意愿很低。这与我国的出口能力和相应的人均GDP 水平均不相称, 出口与进口相比极度失衡,长期以往将不利于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正常发展。
2.2.3 中国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结构不均匀
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创意商品的构成是相当不均匀的,2005年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创意商品贸易出口结构比重中,设计类和工艺品商品的出口额占比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超过了80%;而视听商品、新媒体、表演艺术、出版物、视觉艺术其他种类创意商品出口额比重中,新媒体、出版物和视觉艺术所占的比重虽有所提高,但各类商品的占比依然很低,尤其视听商品的出口额比重小到几乎为0。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的创意商品出口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设计和工艺品为主,创意含量和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占比较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