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自贸区对江苏外贸经济的影响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海自贸区的概述 1
2.1 基本简介 1
2.2 理论基础 2
2.3 成立背景 3
2.4 具体措施 4
2.5 成立意义 5
3 江苏外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6
3.1 江苏外贸经济发展现状6
3.2 江苏外贸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8
4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江苏外贸经济的影响 11
4.1 示范效应 11
4.2 辐射效应 11
4.3 溢出效益 13
5 江苏应对上海自贸区的措施 14
5.1 借鉴上海政策经验,更新政府管理理念14
5.2 错位发展竞争产业 14
5.3 积极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 14
5.4 借力发展优势产业 15
5.5 探索本地自贸区建设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表1 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8
表2 2012年江苏省外贸区域分布情况表9
表3 2012年江苏外贸经济类型情况表 11
1 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世贸组织一直十分关心中国是否可以建立达到国际标准的市场机制。为了进一步创造贸易便利,我国把已有的保税区转型成为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物流、贸易和关税自由,以放松管制为核心,加快货物进出、资本流动、信息传递、人员往来。与“境内关内”相比,这种“境内关外”毫无疑问可以更大限度地缩减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与交流,这是符合发展趋势的一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措施。2013年7月1日,杭州、宁波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它与沪宁、沪杭高铁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铁三角网络,中国长三角进入同城圈的经济生活,相对而言,它更需要新的工商业活动来刺激发展,这也呼唤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诞生。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的成功开发,为创新上海对外开放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储备了大量人才,建立上海自贸区,不仅顺应了我国目前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中的发展形势,也是一项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要真正建立一个公平、自由、创新的市场环境,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突破口,然后将成功的经验复制。上海自贸区将全方位向企业提供与国外资本和市场对接的窗口,它必将成为一个支点,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所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不仅可以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
长三角地区是上海自贸区成立后最有直接影响的地区,长三角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片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可能会充分利用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平台。财经大学孙元欣教授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整个长三角地区。因为从地缘上看,上海自由贸易区并非单独是上海市的一个“试验田”,而是属于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群。江苏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省城、上海的近邻,应如何应对上海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机遇?值得理论界及业界给予广泛深入地研究。
2 上海自贸区的概述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产物。
2.1 基本简介
自由贸易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国际公认的“自由贸易区”,是广义上的自贸区,是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形成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即是广义自贸区。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1]。上海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自由贸易园区,在国际上被称作小自由贸易区(FTZ),与国内的100多家海关特殊监管区性质相同。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包含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设立的一个很小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实施特殊的关税政策,如货物进出免关税等。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大大提升服务贸易,使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更加国际化,投资自由度大幅提升,外资可在园区设厂,可能带来更多资源。
2.2 理论基础
传统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最佳贸易政策应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出和输入,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导致的结果是世界福利最大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符合自由贸易偏向。在上海自贸区内,商品进出口自由,通过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上海可以获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更大的利益。
巴拉萨(Balassa,1961)提出“动态效应”假说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动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创造大市场效应,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二是加剧合约方之间企业竞争的激化;三是产生间接引向作用,吸引非合约方的直接投资;四是导致贸易创造的利益集中于某一合约方,引起收益分配不均;五是使企业的经济外部性对成本结构产生递减影响[2]。上海自贸区提供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吸引了更多加工、制造、贸易、仓储物流企业聚集,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但同类企业在自贸区内聚集,也会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上海自贸区由于政策、区位、配套等优势,吸收人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资源,作为全国唯一的贸易实验区,其经济发展必会领先于全国。上海自贸区的效应符合自贸区的“动态效应”假说。
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GATT/WTO已把关税保护和进口配额纳入规则之中,在国际贸易保护政策中,非关税措施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护的重点逐步转向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保护渐渐弱化。此外,政策法规的间接限制也逐渐代替了过去的行政性限制[2]。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用政策红利代替以往的行政手段,这正是符合了这一趋势。
2.3 成立背景
2.3.1 上海自贸试验区花落上海并非偶然
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位于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上海口岸服务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达3.6亿吨,同比增长5.9%,上海港继续保持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外高桥港区完成15360000标准箱,连续八年荣获全国国际船舶最高吞吐量的港区。因国务院的批准,上海自贸区定将成为促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