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202004282319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其中,核桃因具有生态与经济多重效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随着全球对核桃需求的增长,中国核桃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进一步拓展。然而,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不容乐观,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策略来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核桃产业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去壳核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为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筛选出影响出口的主导因素,通过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对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最后,从农民、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对策,为中国核桃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出口现状;影响因素;随机效应模型;发展对策
目录
摘 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文献综述 2
1.关于国内生产情况的研究综述 2
2.关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
3.关于核桃发展策略的研究综述 2
4.研究评述 3
二、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
(一)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3
1.核桃产品全球贸易情况 3
2.中国核桃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数量情况 4
3.中国核桃产品出口情况. 5
4.中国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5
(二)中国核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
(三)中国核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
1.模型设定 7
2.数据说明 7
3.模型结果 7
三、总结与对策 8
(一)结论 8
(二)发展对策 8
1.重视科技,提高核桃产量 8
2.优化产品及出口市场结构 9
3.加快经济发展,健全国内外信息反应与服务机制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指导老师 虞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之王,不仅果仁营养价值丰富,果木也是优良的用材,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是当今世界最有加工优势的果品之一。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对核桃认识的加深,世界核桃市场的销量呈迅速上升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10年世界核桃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我国具有丰富的核桃品种资源,在绝大多数省区都有种植,年产核桃70万吨左右,位居世界第二位。核桃作为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在60年代,我国核桃产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40-50%,进入70年代后,美国进行品种改良,质量和产量迅速提高,一跃成为世界核桃出口大国。2008年以后我国核桃产品的出口量逐渐减少,仅占世界核桃产品出口量的15-20%。生产与贸易的不协调将限制核桃产品的经济价值,如何逆转出口量下降,国际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问题,不仅关系着核桃贸易的发展,也将影响产地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研究分析核桃产品出口及贸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是提升核桃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也将为推进我国农业结构改革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现实依据,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核桃国内生产情况的研究综述
邓中美(2012)在宜昌县的调查中,针对我国技术落后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从农民这个角度,提出各县对农民培训时间短,而且实践不足,在实施过程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发挥效用,而且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核桃成活率不高。高宇列(2009)通过近几年种植成本的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户均农资投入成本2007年较2000年上涨了2489.99元,增长幅度是2000年投入成本的1.73倍,而投入产出比却下降了44%。种植成本的直线上升,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生产量的扩大。王炜(2007)和俞飞飞(2011)对管理机制不完善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盲目种植和管理不当。研究表明农户因山核桃价格上升加大山核桃种植密度,林地被逐渐改造成纯山核桃林,农民在管理过程中广泛使用除草剂,林间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不少核桃树从不进行抚育管理,农民“只收果,不管树”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损失。陈礼清(2003)进一步提出退耕还林区经营不善,往往会引起核桃园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吴伟文(2003)从林权改革这个角度,提出大部分山区的林地经营权承包期每两三年要变动一次,承包期过短,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发挥。
2.关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翁克瑞(2004)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总结。国内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规模经营以及国内竞争这七个方面,国际因素包括政府和突发事件这两方面。刘义(2013)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模型分析和检验。文章最后提出进口国或地区GDP、国内茶叶产量、汇率、中国与主要进口国或地区距离、及农药残留标准是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并且从出口市场结构、产量、技术经营和农药残留标准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对策。宋莎(2013)在分析评价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对象国的GDP、人口数、是否为WTO 成员国是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显著性因素。而出口对象国农药残留最高限量则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显著性因素。孙巍(2008)在比较分析汽车产业低档、中档、高档市场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购买力水平、产品价格指数和燃料价格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销售价格是决定汽车需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林崇建(2012)对宁波水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GDP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宁波水产品的出口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汇率及贸易环境对宁波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并针对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Jung和Marshall(1985)通过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技术对3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究GDP和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16个国家支持GDP和出口相互促进,其他国家支持两者没有关系。Liu Y (2007) 通过对加拿大橙汁进口需求的分析,结果显示,广告需求弹性为1.2,广告是影响加拿大市场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
3.关于核桃发展策略的研究综述
胡开波(2013)以小金县核桃为例,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合理规划,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对策。苏丽琼(2008)以宁蒗县核桃为基础,提出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石漠化现状调查及评估,因地制宜等建议。余建军(2008)以山阳核桃为例,提出从投入、采摘、良种等方面实施核桃产业化发展。张丽梅(2012)在分析核桃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宣传、科学规划、建设种苗基地、重视科技和品牌、加大资金投入及扶持企业这六个角度提出发展策略。谢琼(2009)则提出应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结合栽培适时进行科技培训,让广大群众有技术后盾。鲁定伟(2009)认为只有了解核桃生产和发展现状,才能更加适应市场,促进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优化品种、加大投入、加强推广、加快原产地认证等发展措施。费喜敏(2009)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C-D生产函数分析,研究提出政府要从技术、管理、服务等角度要加大投入和引导,但切勿盲目。宁志恒(2012)通过系列调研,在分析山西核桃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管理创新、前言技术创新和原创科学研究加强这三个发展策略。
4.研究评述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核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桃行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这两方面,很多学者从定性的角度研究国内核桃生产成本上升、技术落后、管理不当对核桃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学者都提出了核桃国内发展策略,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核桃产品的出口,并对核桃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地建议。另外,通过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早就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通过科学适用模型的建立深入分析了进出口现状、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国内学者大多也是通过建模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但均未涉及核桃产品。
本文在借鉴前人分析的影响贸易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核桃产品的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以此制定针对性地发展策略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1.核桃产品全球贸易情况
中国核桃贸易的主要产品是带壳核桃和去壳核桃,本文的统计分析将围绕这两种产品展开。
表1 2001-2011年核桃产品全球贸易情况(单位:吨)
产品分类 带壳核桃产品 去壳核桃产品
年份 最大出口国及出口量 最大进口国及进口量 中国出口量占最大出口国比例 中国出口排名 最大出口国及出口量 最大进口国及进口量 中国出口量占最大出口国比例 中国出口排名
2001 美国 49391 西班牙 17755 2.27% 9 美国 24660 日本 8846 38.00% 2
2002 美国 48061 西班牙 27720 3.77% 7 美国 29955 日本 9935 22.40% 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其中,核桃因具有生态与经济多重效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随着全球对核桃需求的增长,中国核桃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进一步拓展。然而,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不容乐观,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策略来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核桃产业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去壳核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为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筛选出影响出口的主导因素,通过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对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最后,从农民、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对策,为中国核桃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出口现状;影响因素;随机效应模型;发展对策
目录
摘 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文献综述 2
1.关于国内生产情况的研究综述 2
2.关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
3.关于核桃发展策略的研究综述 2
4.研究评述 3
二、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
(一)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3
1.核桃产品全球贸易情况 3
2.中国核桃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数量情况 4
3.中国核桃产品出口情况. 5
4.中国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5
(二)中国核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
(三)中国核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
1.模型设定 7
2.数据说明 7
3.模型结果 7
三、总结与对策 8
(一)结论 8
(二)发展对策 8
1.重视科技,提高核桃产量 8
2.优化产品及出口市场结构 9
3.加快经济发展,健全国内外信息反应与服务机制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指导老师 虞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之王,不仅果仁营养价值丰富,果木也是优良的用材,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是当今世界最有加工优势的果品之一。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对核桃认识的加深,世界核桃市场的销量呈迅速上升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10年世界核桃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我国具有丰富的核桃品种资源,在绝大多数省区都有种植,年产核桃70万吨左右,位居世界第二位。核桃作为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在60年代,我国核桃产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40-50%,进入70年代后,美国进行品种改良,质量和产量迅速提高,一跃成为世界核桃出口大国。2008年以后我国核桃产品的出口量逐渐减少,仅占世界核桃产品出口量的15-20%。生产与贸易的不协调将限制核桃产品的经济价值,如何逆转出口量下降,国际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问题,不仅关系着核桃贸易的发展,也将影响产地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研究分析核桃产品出口及贸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是提升核桃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也将为推进我国农业结构改革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现实依据,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核桃国内生产情况的研究综述
邓中美(2012)在宜昌县的调查中,针对我国技术落后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从农民这个角度,提出各县对农民培训时间短,而且实践不足,在实施过程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发挥效用,而且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核桃成活率不高。高宇列(2009)通过近几年种植成本的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户均农资投入成本2007年较2000年上涨了2489.99元,增长幅度是2000年投入成本的1.73倍,而投入产出比却下降了44%。种植成本的直线上升,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生产量的扩大。王炜(2007)和俞飞飞(2011)对管理机制不完善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盲目种植和管理不当。研究表明农户因山核桃价格上升加大山核桃种植密度,林地被逐渐改造成纯山核桃林,农民在管理过程中广泛使用除草剂,林间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不少核桃树从不进行抚育管理,农民“只收果,不管树”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损失。陈礼清(2003)进一步提出退耕还林区经营不善,往往会引起核桃园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吴伟文(2003)从林权改革这个角度,提出大部分山区的林地经营权承包期每两三年要变动一次,承包期过短,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发挥。
2.关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翁克瑞(2004)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总结。国内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规模经营以及国内竞争这七个方面,国际因素包括政府和突发事件这两方面。刘义(2013)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模型分析和检验。文章最后提出进口国或地区GDP、国内茶叶产量、汇率、中国与主要进口国或地区距离、及农药残留标准是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并且从出口市场结构、产量、技术经营和农药残留标准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对策。宋莎(2013)在分析评价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对象国的GDP、人口数、是否为WTO 成员国是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显著性因素。而出口对象国农药残留最高限量则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显著性因素。孙巍(2008)在比较分析汽车产业低档、中档、高档市场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购买力水平、产品价格指数和燃料价格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销售价格是决定汽车需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林崇建(2012)对宁波水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GDP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宁波水产品的出口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汇率及贸易环境对宁波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并针对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Jung和Marshall(1985)通过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技术对3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究GDP和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16个国家支持GDP和出口相互促进,其他国家支持两者没有关系。Liu Y (2007) 通过对加拿大橙汁进口需求的分析,结果显示,广告需求弹性为1.2,广告是影响加拿大市场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
3.关于核桃发展策略的研究综述
胡开波(2013)以小金县核桃为例,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合理规划,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对策。苏丽琼(2008)以宁蒗县核桃为基础,提出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石漠化现状调查及评估,因地制宜等建议。余建军(2008)以山阳核桃为例,提出从投入、采摘、良种等方面实施核桃产业化发展。张丽梅(2012)在分析核桃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宣传、科学规划、建设种苗基地、重视科技和品牌、加大资金投入及扶持企业这六个角度提出发展策略。谢琼(2009)则提出应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结合栽培适时进行科技培训,让广大群众有技术后盾。鲁定伟(2009)认为只有了解核桃生产和发展现状,才能更加适应市场,促进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优化品种、加大投入、加强推广、加快原产地认证等发展措施。费喜敏(2009)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C-D生产函数分析,研究提出政府要从技术、管理、服务等角度要加大投入和引导,但切勿盲目。宁志恒(2012)通过系列调研,在分析山西核桃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管理创新、前言技术创新和原创科学研究加强这三个发展策略。
4.研究评述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核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桃行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这两方面,很多学者从定性的角度研究国内核桃生产成本上升、技术落后、管理不当对核桃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学者都提出了核桃国内发展策略,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核桃产品的出口,并对核桃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地建议。另外,通过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早就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通过科学适用模型的建立深入分析了进出口现状、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国内学者大多也是通过建模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但均未涉及核桃产品。
本文在借鉴前人分析的影响贸易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核桃产品的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以此制定针对性地发展策略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中国核桃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1.核桃产品全球贸易情况
中国核桃贸易的主要产品是带壳核桃和去壳核桃,本文的统计分析将围绕这两种产品展开。
表1 2001-2011年核桃产品全球贸易情况(单位:吨)
产品分类 带壳核桃产品 去壳核桃产品
年份 最大出口国及出口量 最大进口国及进口量 中国出口量占最大出口国比例 中国出口排名 最大出口国及出口量 最大进口国及进口量 中国出口量占最大出口国比例 中国出口排名
2001 美国 49391 西班牙 17755 2.27% 9 美国 24660 日本 8846 38.00% 2
2002 美国 48061 西班牙 27720 3.77% 7 美国 29955 日本 9935 22.40% 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