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共享单车为例

共享经济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从交通领域开始逐渐发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中国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典型,共享单车行业秉承的共享经济理念能为当今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做出助力。本文基于共享单车行业相关数据,指出行业当前现状为高速发展,规模扩大迅猛,竞争激烈,并有产能过剩的态势。通过对行业、企业、用户三方分析,揭示共享单车对社会的正效益为总体上便利了交通出行,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推动节能减排,拉动就业;针对共享单车的负效益需要企业加速创新;政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用户提高素质。关键词 共享单车,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2 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 3
3 共享单车行业、企业、用户分析 5
3.1 共享单车行业分析 5
3.2 共享单车企业的商业模式 6
3.3 共享单车使用用户分析 7
4 共享单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8
4.1 对交通的影响 8
4.2 对经济的影响 10
4.3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1
5 共享单车发展对策的建议 12
5.1 企业方面 13
5.2 政府方面 13
5.3 用户方面 13
6 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共享经济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从交通领域开始逐渐发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形式为物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动,而使用权暂时转移,由各个物品使用者支付使用的费用,从而使物品所有和物品使用或获得不同程度的利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了社会中的闲置资源的所有者和各领域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人们参与共享经济的动力和兴趣,从而推动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作为共享经济的一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以现代互联网科技为载体,从2014年出现至今获得了较大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也快速扩大,随之而来的交通压力也日益增长,交通拥堵得不到城市缓解,公交、地铁等无法解决的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成为了人们的痛点所在。再者,机动车的日益增加也加剧了城市尾气和噪声的污染。种种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自2007年开始,政府就开始引进一些有桩公共自行车作为便民工程,市民可以通过刷卡的方式来使用政府提供的自行车作为短距离的代步工具。但作为便民工程,公共自行车的自由度并不高,没有资本的支持,仅仅依靠政府机构,其活力也明显不够。
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共享单车横空出世,与公共自行车相比之下,其使用的自由度更高,完全实现了无桩化,并且因其绿色出行、节能环保与快捷实用的特性,以摩拜、ofo等为主的共享单车迅速走进广大群众与企业的视野。
1.1.2 研究意义
作为中国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典型,研究共享单车对共享经济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随着共享经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共享单车行业秉承的共享经济理念能为当今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做出助力。通过数据和资料分析,以判断共享单车的发展能否实现人们出行的难题,以及是否为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做出贡献。同时,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产业,共享单车是否影响到了相关传统行业的正常发展,对相关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影响能有多大。对此,本文将做出一系列的探究。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关于共享经济和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董思琪(2017)把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以创意取胜,但是遭复制的风险高;发展阶段,竞争激烈,需占有新标签;成熟阶段,技术为王,拼服务与体验,共享经济在发掘闲置资源的方式会存在长期激烈的竞争,在创新技术和服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所以,建立与消费者的双向“互信互惠”机制将成为共享经济模式的企业能否获得市场收益与认可的决定性因素[1]。Juho Hamari etc.(2015)通过调查认为参与共享经济所带来的乐趣是共享经济最主要的因素,参与共享经济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如其可持续性、活动带来的方便和愉悦以及经济收益,如果把共同消费视作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参与度,也会使我们对共享经济有更正面的评价,但是他们的结果也表明这些积极态度可能不会转化为行动,共享经济也有“搭便车”的外部性问题,会导致部分人无偿地付出,而很多人无偿地享受到来的好处;作者认为“搭便车”的问题可以通过信任系统或游戏化(创造一个人们愿意参与来获得乐趣的环境)来得到缓解,甚至可以采用更严格的资源分配机制来强制每个人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参与消费[2]。
关于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徐惠芳(2017)提及,在短期内依靠单车租金,很难收回成本,在共享单车投入市场一年之内,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现阶段依靠押金来获得盈利不现实,而另一种盈利方式是企业通过沉淀的大量押金额和融资进行风投,这是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方式,而作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扎实的盈利模式[3]。白婉莹(2017)也提到,共享单车的主要收入来源有租赁收入,广告商投资的广告收入以及押金收入,再加上流量流通也为企业运营提供了保障,总的来说,当前的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在于押金的收取,由于人们使用时间并不长,租金微薄,大多城市主要靠广告收入和政府资助来维持生存[4]。骆秀(2017)指出,共享单车企业有获取活跃用户量的“用户即财富”模式和押金投资两种盈利模式[5]。屠西伟(2017)总结了三种盈利模式:第一,“分时租赁+押金”模式,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第二,广告盈利模式,可在共享单车APP上进行广告代理,从而盈利;第三,大数据盈利模式,通过注册掌握用户相关信息,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作出合理的商业决策从而实现盈利[6]。
关于共享单车发展影响中,珊珊(2017)的报告中指出了,共享单车发展带来的多方面积极影响:共享单车行业2017年共为全社会带来2213亿元经济社会影响,拉动社会就业39万人;推动传统自行车产业智能化发展,带动直接产出454亿元;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为消费者和社会创造福利1759亿元[7]。杨树燕(2017)则认为,共享单车对交通产业有影响,对原本以盈利为目的网约车、出租车主产生产生冲击;另外,共享单车的缺乏规划和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交通无序,破环交通安全等问题[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86.html

好棒文